江西遂川“素質工程”提升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能力
2009/4/16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江西遂川縣有近8000名農民工返鄉回流,其中返鄉黨員378人。針對這一情況,該縣通過實施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素質工程”,提升了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就業創業本領,激發了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帶頭創業、帶動就業的熱情。目前,全縣舉辦返鄉農民工培訓班260余期,培訓返鄉農民工1.2萬余人次,涌現出創業能人820多名,創辦經濟實體250多家,使6000余名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找到了致富門路。
整合部門資源三級聯動推進
“素質工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與農工部、人事勞動局、黨校、教育局、農業局、工業園區、職業中專等12個相關成員單位聯合實施。同時,在全縣23個鄉鎮設立返鄉農民工監測站,308個行政村設立返鄉農民工情況監測點,每村落實1名村干部,負責將村內每名返鄉農民工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聯系電話、技術特長、就業動態等信息登記并建卡,做到村有卡、鄉建檔、縣設庫,保證縣、鄉(鎮)、村三級數據聯網暢通。
構建三級培訓網絡實現培訓全覆蓋籌資160多萬在遂川縣職中創辦“遂川縣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中心”,在各鄉鎮、村創辦“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學校”360多所,縣里選派66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各鄉鎮擔任科技副職和兼職教員,各鄉鎮以農村中小學教師、農技人員和農村經濟能人為骨干,組建了返鄉農民工素質工程培訓的師資隊伍。目前建立了縣、鄉“素質工程師資庫”,入庫人員達1178人,同時組織專業人員根據編寫了《遂川縣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教材》。
拓寬培訓渠道注重培訓實效性
實行“訂單”培訓。縣里制定培訓需求登記表,由鄉、村干部入戶調查摸底,統計信息到戶到人,準確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培訓需求情況。按照“農民點單、部門做單、政府買單”的辦法,實行“培訓需求報告制”,各鄉鎮每隔15天向縣返鄉農民工培訓中心上報一次,然后由縣里調派專業教師,赴各地舉辦培訓班。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由縣各涉農單位及圍繞當地主導產業進行農業科技培訓,使其成為農業生產能手;縣返鄉農民工培訓中心開設了機械模具、縫紉、計算機、電子、電工、廚師等20余個專業,由愿意從事工業和服務業的人員自由選擇。示范基地培訓。依托全縣50個科普示范村,100個 “三培兩帶” 示范服務基地,組織返鄉農民工到科普示范村、示范服務基地參觀學習,讓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在看中學、學中看,請專家、技術員現場進行講解,增強了培訓的直觀性和實效性。目前全縣舉辦示范基地培訓班120期,發放資料3萬余份。 遠教培訓。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優勢,根據廣大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需求,通過互聯網、播放光盤等形式進行培訓,使85%的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掌握了一門以上實用技術。 (劉劍銳 肖春明)
整合部門資源三級聯動推進
“素質工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與農工部、人事勞動局、黨校、教育局、農業局、工業園區、職業中專等12個相關成員單位聯合實施。同時,在全縣23個鄉鎮設立返鄉農民工監測站,308個行政村設立返鄉農民工情況監測點,每村落實1名村干部,負責將村內每名返鄉農民工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聯系電話、技術特長、就業動態等信息登記并建卡,做到村有卡、鄉建檔、縣設庫,保證縣、鄉(鎮)、村三級數據聯網暢通。
構建三級培訓網絡實現培訓全覆蓋籌資160多萬在遂川縣職中創辦“遂川縣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中心”,在各鄉鎮、村創辦“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學校”360多所,縣里選派66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各鄉鎮擔任科技副職和兼職教員,各鄉鎮以農村中小學教師、農技人員和農村經濟能人為骨干,組建了返鄉農民工素質工程培訓的師資隊伍。目前建立了縣、鄉“素質工程師資庫”,入庫人員達1178人,同時組織專業人員根據編寫了《遂川縣返鄉農民工素質培訓教材》。
拓寬培訓渠道注重培訓實效性
實行“訂單”培訓。縣里制定培訓需求登記表,由鄉、村干部入戶調查摸底,統計信息到戶到人,準確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培訓需求情況。按照“農民點單、部門做單、政府買單”的辦法,實行“培訓需求報告制”,各鄉鎮每隔15天向縣返鄉農民工培訓中心上報一次,然后由縣里調派專業教師,赴各地舉辦培訓班。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由縣各涉農單位及圍繞當地主導產業進行農業科技培訓,使其成為農業生產能手;縣返鄉農民工培訓中心開設了機械模具、縫紉、計算機、電子、電工、廚師等20余個專業,由愿意從事工業和服務業的人員自由選擇。示范基地培訓。依托全縣50個科普示范村,100個 “三培兩帶” 示范服務基地,組織返鄉農民工到科普示范村、示范服務基地參觀學習,讓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在看中學、學中看,請專家、技術員現場進行講解,增強了培訓的直觀性和實效性。目前全縣舉辦示范基地培訓班120期,發放資料3萬余份。 遠教培訓。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優勢,根據廣大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需求,通過互聯網、播放光盤等形式進行培訓,使85%的返鄉農民工黨員群眾掌握了一門以上實用技術。 (劉劍銳 肖春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