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鄉鎮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09/6/15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黨的十七大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黨的共同任務,更是鄉鎮企業的重要職責。在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今天,不僅要看到鄉鎮企業取得的成績,也要看到鄉鎮企業發展中的不足,更要明確今后發展的任務和思路,在新的形勢下取得更大的發展。
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中央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戰略布置,要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切實把握發展規律,真正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創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鄉鎮企業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克服發展中的各種限制因素,規模小,經營分散,不能發揮規模優勢就比較突出。雖然通過股分制改造和聯合、兼并等形式,已經形成一批規模較大, 生產技術先進的企業和企業集團,但就整體來看,全國規模以上鄉鎮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所占比重還不到1%,其中資產億元以上企業所占比重更小,應該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二、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中央指出:“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目的就是推動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 集聚,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鄉鎮企業要落實中央提出的創新要求,任務是十分艱巨的。目前鄉鎮企業經營的,多數仍然是傳統產業,采用的也是傳統技術或傳統技術的更新,產品基本上處于世界產業鏈的末端,名牌產品和高科技產品不多。30年鄉鎮企業的發展,主要是以數量取勝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千方百計的培養和吸引人才,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三、 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企業的任何經營成果都是人創造的,生產的產品也是為人服務的,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就是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發揮職工的首創精神,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為此,要克服權位觀念,健全民主制度, 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提高職工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同時要對社會負責,真正為顧客服務,這也是落實“以人為本”經營理念的重要內容,要讓顧客得到更多的實惠。應該說,有不少鄉鎮企業已經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得到職工和社會的好評,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己在全球興起,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該把履行社會責任做得更好。鄉鎮企業一定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多方面的,除自身必須承擔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外,還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反哺農業、支持農村小城鎮建設,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壯大縣城經濟;二是救助社會弱勢群體,捐獻慈善事業,改善農村教育衛生交通設施,抗災救災和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鄉鎮企業過去在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尤其是今年的南方雪災和四川地震中表現得十分突出,今后應繼續發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