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工會“大學!弊饔 扎實推進“大學習、大培訓、大提高”活動
2009/8/6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把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的要求,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的目標要求,進一步推動職工素質工程深入開展,今年以來,市總工會在全市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中深入開展了“大學習、大培訓、大提高”活動,現就前一階段工作做一小結,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一、切實發揮工會“大學!弊饔,“大學習、大培訓、大提高”活動成效顯著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高度重視,把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提高”活動作為落實市委九屆五次全會、天津市工會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列為各級工會工作重點,納入領導議事日程,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整合培訓資源,創新活動載體,建立完善保障措施,“三大”活動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加強領導,在強化推動上制定新舉措。全市召開三大活動啟動大會后,南開區、河西區、河東區、西青區、漢沽區等分別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企業,通過下發調查表、召開座談會了解職工培訓需求,制定培訓方案。和平區、河北區把活動開展情況做為對基層工會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坻區組成8個巡回授課組,深入全區百余個鄉鎮街,對1500余名工會干部進行輪訓。武清區確定評選十名首席員工、建成百個培訓基地、培訓千名工會干部和萬名職工的目標。截至目前,全市19個區縣及機電、冶金、紡織、天鐵、電力、鋼管、金耀、郵政、煙草、城建、園林等工會聯合同級黨委宣傳部、人事、勞動、教育等部門共同成立推動工作領導機構,制定實施方案,確定目標任務,召開啟動會、現場會、推動會、經驗交流會56次。
二是,夯實基礎,在整合培訓資源上取得新突破。加強工會自有陣地和培訓基地建設。市總工會扶持9個區縣工會建立了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河北區、西青區、靜?h等把工會俱樂部作為職工培訓基地,北辰區利用工人俱樂部配房建成職工下崗再就業培訓中心,局總公司(集團)充分利用本單位技能培訓鑒定中心、職業院校、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培訓資源和陣地,開展多種形式教育培訓。天津石化采取公司、作業部、基層班組三級培訓方式,開展萬名職工大培訓活動。一輕集團建立職工再就業培訓中心和5家職工技能實訓基地,搭建送文化、送學習等“十送”工作平臺。天津石油公司針對企業點多面廣、戰線長的特點,今年新建18個培訓基地,使培訓成為常態工作。
利用社會資源擴大培訓覆蓋面。南開區、河東區、大港區等利用職業院校、社區教育學院、黨校政校、市民學校及職能局培訓中心、基層培訓站開展培訓。開發區建立了“職工素質教育資源庫”,匯集包括學歷、技能、法律等培訓師資和場地,并和天津科技大學、南開大學泰達學院等機構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截至目前,全市19個區縣共建立培訓基地210個,其中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基地174個。
三是,圍繞主線,在凝心聚力上發揮新作用。堅持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主線,在全市職工中開展了“做時代先鋒,當行動楷模”主題教育活動,編發職工每周一題讀本,發到近4萬個基層班組,全市80%區縣局的170萬名職工參與活動。組織開展了“鑄信念、渡難關、促發展”演講比賽,全市近40萬職工參與演講活動,135名職工參加了全市復賽決賽。弘揚勞模精神,在全市舉辦了由職工藝術家自編自演的“勞動者之歌”大型文藝演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全市職工觀看電影《鐵人》,舉辦首映式,宣傳鐵人精神,截至目前,全市觀影人數達7萬人。在全市部署開展迎慶建國六十周年職工感言寄語征集活動,截至目前已征集1500余篇。開展職工書屋創建工作,今年新建全國職工書屋示范點30個,市級職工書屋155個,為職工提升素質搭建平臺,激發和調動了廣大職工獲取知識的積極性。
四是,堅持“五個不分”,在擴大參與面上實現新拓展。各區縣局堅持不分行業、不分所有制、不分企業規模大小、不分層次和群體、不分形式,企事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職工需要什么,就講什么。南開區鼓樓街、學府街、河西區大營門街、下瓦房街等把培訓重點向外來工集中的項目工地延伸,向街域內規模小、職工人數少的非公企業延伸,搭建培訓交流平臺。紅橋區在萬隆大胡同置業公司、華躍模具、正本電器、敬一堂藥業等不同類型企業抓示范引領。河東區、塘沽區、津南區、寧河縣把活動向鄉鎮街延伸,向基層單位和班組延伸。天津港整合勞模先進資源,傳承勞模先進技能,發揮勞模引領示范作用,建立“勞模大講堂”,為一線工人送知識、送技術。
五是,突出重點,在加強分類指導上產生新成效。圍繞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市技協全力打造“一十百千”工程,即組織一場全國職工技能大賽、舉辦十項技能賽前培訓、培訓百名技協干部、培訓千名高級藍領技師和技術能手。全市各系統各單位分別組織開展了“創新能手”、“創新示范崗”、“創新成果”選樹和職業技能大賽、“金點子”大賽、技術比武等活動。公交集團在職工中開展“向領軍人物學習,做智能型職工”活動,市政公路管理局啟動了“新科技服務新藍領”活動,實施以“金牌技工”為引領的青工振興計劃。住宅集團工會開展的爭創“明星班組”和“明星員工”活動。鐵路集團以提高職工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發動職工挖潛提效、增運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培訓在崗職工60.8萬人次。圍繞待崗、轉崗、下崗再就業培訓,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和市職工技協開辦了兩期19個專業的培訓班,受到待崗、轉崗、下崗職工歡迎。市總工會成立女職工培訓中心,開辦了利于下崗女職工創業和再就業的培訓項目。部分區縣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共同創辦下崗再就業培訓中心,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免費培訓與就業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培訓待崗、轉崗、下崗職工3.1萬人。圍繞農民工培訓,職工經濟技術大學聯合市建委開展“創建和諧工地”活動,利用農民工業校,對全市重點項目工地農民工進行培訓。部分區縣與區建委、農委等部門聯合開展外來務工和失地農民工培訓。天津港、一航局、漢沽鹽場、長蘆海晶集團等勞務工較多單位,通過開辦勞務員工大專補習班、優秀勞務工評選、建設農民工書屋等措施提高農民工素質。截至目前,全市培訓農民工7.8萬人。圍繞工會干部業務培訓,全市先后舉辦了新任工會主席培訓班、工會業務輪訓班、專題培訓班,近5000名工會干部參加了培訓,各級工會和工會干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