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賢濤可謂身兼數職:既是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金工一車間中車班班長,又是數控加工技術攻關小組組長,還是黨小組長、工會委員。
盡管“頭銜”頗多,但他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在技術革新方面的成就。
全面發展的崗位能手
34歲的吳賢濤技術全面,是分廠新產品試制、技術攻關的帶頭人。
參加工作后,吳賢濤曾先后榮獲公司先進工作者、十大青年創新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紅旗機臺、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在質量誠信活動中,他獲得質量誠信“3A”免檢個人稱號,獲公司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成果A等獎3項,B等獎1項。他帶領的班組,始終是分廠“班組精細化生產管理”、安全、現場管理及“創爭活動”的示范班組。
2007年度,吳賢濤共完成工時10296小時,比上年同期增長12%。同時,回用僅0.3%、工廢僅0.22%。
敢于攻關的崗位能手
在同事的眼中,吳賢濤是個“別人能干的活,他都能干;別人干不了的活,他總能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的能人。
2007年,吳賢濤共提出產品工藝改進建議20余條,完成質量改進項目12項,其中5項質量改進獲得分廠A級獎勵。
吳賢濤編制的《閥碟內孔型線加工規范化操作指導書》在分廠推廣后,同類零件加工效率提高50%;他主動聯合鉗工、銑床等多工種合作,完成了M109.511.100A D600B.511300B端蓋的質量攻關,解決了該零件多年來在裝配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他協助磨床班設計改制砂輪修磨器,提高GH901高溫合金材料閥桿磨削效率20%,顯著減少磨床對吊車的占用……
IGV導葉是公司燃機國產化進程中的重要零件,分廠接到試制任務后,將這一攻關項目交給吳賢濤負責。他帶領技術攻關小組一班人連續奮戰20多天,經過無數次的改進探索,終于完成了試制攻關任務,現已進入批量生產。
善于學習的崗位能手
吳賢濤是分廠第一個數控操作工,能熟練操作西門子、法拉克兩種數控系統,熟練使用CAD編制數控加工程序。
在技術上,吳賢濤從不保守,總是熱情解答新上數控操作人員的疑問。他利用自己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較為熟練的優勢,對分廠其他班組開展培訓,使分廠各班組都能用多媒體演示推廣質量改進成果。作為班長,他還努力提高班組職工整體素質,在班組中開展了團隊素質、數控知識、數控刀具培訓以及鉆頭刃磨、機床聯網應用、CAD知識培訓等活動,為中小件加工方式數控化轉型作出突出貢獻。他積極投身“導師帶徒”活動,2007年度帶出的2名數控操作工都能獨立操作,被分廠評為“優秀師傅”。
在吳賢濤的帶領下,中車班先后榮獲“四好班組”、“先進工會小組”、“青年安全監督示范崗”、“十佳青年文明號”、“講誠信、樹精品”的先進班組、“安全生產示范崗”、“公司紅旗班組”、“黨員示范班組”等光榮稱號。 本報記者 張洲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