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發集團加強員工技能培訓

5月2日晚,中央電視臺2007勞動榜樣演播大廳,一位普通的縫紉女工正在飛針走線,縫制T恤衫。快速移動的手指、弧線優美的接縫,令人目不暇接,現場的觀眾不時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這位普通的勞動者名叫范玫苓,來自青島即發集團。“我們鼓勵技術人員參加各種技能的比賽,不僅激發了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術人才,還提高了我們的知名度。對于人才的重視,讓我們企業獲益匪淺。塑造品牌,就要腳踏實地,提高員工的素質是基礎。”青島即發集團總經理宋延亮這樣說。
源于一次比賽
即發集團原來也舉辦過一些技術比賽,但只是把它作為例行的技術練兵活動來抓。現在他們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就不一樣了。“現在,我們的鼓勵措施比原來多了,參加的人也比原來多了,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們的技術水平。”宋延亮說。
說起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去年那場歷時半年的大賽——中國針織工業協會舉辦的全國針織行業服裝制作工(T恤衫制作)職業技能大賽。全國共有60萬制作工參與,從200家企業中選拔出3000名選手,在7個分賽區進行初賽,最終,來自9省市60家企業的81名選手進入總決賽。范玫苓與層層選拔出的80名高手同場競技,一舉奪魁。
競爭風氣正濃
前不久,即發集團一年一度的職工技術比武總決賽在該公司落下帷幕。此次比賽共有來自即發20多個子公司的168名選手參加了角逐,這些選手是從6000多名縫紉機工中層層選拔出來的。經過激烈的比賽,有42名職工刷新了12個單項記錄。這是即發集團積極搭建比武平臺,用競技方式提高員工實際操作技能的一個縮影。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該集團管理層認為,技術比武是加強職工素質工程建設的有效載體,通過經常性地開展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爭創學習型班組等活動,能夠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基于此認識,該集團在年初就確立了技術比武“基層分頭賽,年度總決賽”的方案。一年來,在各公司、分廠成功開展了群眾性技術比武和勞動競賽等活動,各工序不斷涌現出技術精湛、質量過硬、產量領先、品德高尚的優秀縫紉技工。
即發集團技術比武的花樣也在不斷增多,以爭創活動為載體開展各種競技活動,比如爭創“崗位紅旗崗”、“萬米無織疵”、“百鍋無回修”等競技活動成效顯著,共涌現出技術能手、質量標兵106人,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生產工作效率。
硬品出自硬功
即發集團對產品質量要求十分嚴格,一件衣服在縫制中錯一根紋路都要重新返工。現在,即發集團有70%以上的職工熟練地掌握了5種以上的縫制設備的操作,在難度大的T恤衫樣品制作上,制作手法新穎,縫制出的T恤衫美觀大方。
在即發集團,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是頭等大事。公司專門為中高級管理人員舉辦了MBA進修班,還安排專項資金,選送那些有潛質的職工到國外深造。而對于農民工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即發集團來說,發揮農民工的創造力,提升他們的素質,培養他們的敬業精神,對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即發集團各級組織從農民工個人需求出發,鼓勵農民工在提高勞動技能的同時,加強理論學習,并從政策上給予一定照顧,鼓勵每位農民工發揮自身的專長,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農民工崗位成才的風氣日益濃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