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議"洛陽'創衛'運動怪現狀:打死只蒼蠅獎五毛錢"

為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洛陽市從今年初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創衛”運動。隨著各項工作緊鑼密地開展,尤其是檢查組評估日期的臨近,洛陽城里卻發生了一些外人看不太懂的“怪事”:先是某街道辦事處出臺措施,群眾每打死一只蒼蠅獎勵5毛錢;再就是“瓜果直銷點”的瓜農被強制要求把西瓜從地上挪到車上賣;在有的居民區,就連糧油店也一度被迫關門,市民買掛面不得不到很遠的超市去;街頭巷角的便民早點,也不知被趕到哪里……
從有獎滅蠅到強令西瓜放到車上賣
本月初,洛陽市一街道辦事處出臺措施,向轄區群眾承諾每打死一只蒼蠅獎勵5毛錢。該辦事處主任胡貴生說,全市都在為“創衛”獻計獻策,作為基層組織,在嚴格執法的前提下,想不通過罰款的辦法把滅蠅工作推向深入,后來大家一合計,覺得獎錢更容易調動市民滅蠅積極性。這項措施從7月1日起實施,當天上午9:00至11:30,這個辦事處共收購蒼蠅2000多只,支出1000多元。
2006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河南視察時,對農民賣瓜賣桃難問題十分關心,洛陽市隨即設立“瓜果直銷點”。眼下時值瓜果大量上市,記者卻接到瓜農反映,洛陽市城管人員以要接待上級領導檢查為名,強令各直銷點的瓜農把西瓜放在車上賣。
7月16日下午,在洛陽市澗西區豫北二路的“瓜果直銷點”擺攤賣瓜的李修會說:“這兩天總下雨,西瓜不好賣,現在還剩下1萬多斤。可是最近幾天城管人員要求西瓜不能擺在地上,必須要放到車上賣。”
在長春路直銷點,宜陽縣瓜農付金牛剛拉了一車西瓜進城。他說:“‘瓜果直銷點’是去年設立的,按規定瓜農只要持有‘直銷許可證’就能進城賣瓜。可現在要求一律放到車上賣,賣西瓜利潤本來就不大,這一下更掙不到錢了。”
旁邊一位賣桃的婦女說,把西瓜放到車上賣,大車一天要多花100塊錢,即使小車一天也要多花七八十塊,更何況對于很多沒有農用車的農民來說,臨時租車也很不容易。
接受記者采訪時,澗西區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稱,政府設立“瓜果直銷點”,既方便了農民賣瓜,也方便了市民買瓜,還方便了執法部門的日常管理,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但該工作人員同時告訴記者,作為“創衛”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市里要求對直銷點加強管理,按要求西瓜必須要放到車上賣。由于市里會派人不定期檢查,如果發現瓜果梨桃一堆堆地放在地上,管理人員不但會被通報批評,而且還要在績效考核中被扣分,“這都是和工資掛鉤的。”
“罰款、撤職”,行政推動下的“創衛”總動員
據了解,洛陽市提出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已有11年,今年3月份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4月底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專家組經過暗訪后,對其“創衛”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目前整個創建活動已進入第二階段,正等待下一步的技術評估。
有關材料顯示,洛陽市為“創衛”,不但制定了明確的指導方針,要求政府組織、分級負責和全民參與,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為了加大力度,加強領導,一個月前,洛陽市還將市愛衛會的成員進行了臨時調整。記者注意到,現有的36名成員中超過三分之二都來自相關單位的“一把手”。
據了解,洛陽市西工區為了“創衛”去年已投入1000多萬元,今年截至3月底又投入600多萬元。該區還制定了一整套績效考評辦法:干部任職期間一年受到三次通報批評立即停職;每半月組織一次“創衛”評比,搞得好的掛紅旗,搞得差的掛黑旗,為了督促搞得差的單位懸掛黑旗,還由社區老人組成了“護旗班”。
除了申報國家級衛生城市之外,洛陽市還將申報和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有關材料顯示,為了搞好“五城聯創”工作,洛陽市成立了“五城聯創”指揮部,由主要領導擔任政委和指揮長,下設創建辦公室,工作人員50多人。創建效果和年度績效考核掛鉤,第一名獎10萬元,最后一名罰10萬元,創建不力或失職瀆職的干部將嚴肅處理。
洛陽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中實行責任追究的通知》,明確要求把“創衛”工作與領導干部考核結合起來,對在“創衛”工作中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要優先提拔重用,對不履行職能、失職瀆職的干部,予以責任追究。
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有關匯報材料顯示,洛陽市已經先后有30多名縣、科級干部因為“創衛”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
管理城市重在關注民生
為了推動“創衛”工作深入開展,洛陽市重點實施了河渠治理、舊城改造、城市綠化、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九大工程。在事關社會衛生和群眾健康等細節方面也頗見成效,比如投資建設無害化垃圾處理場、繁華地段和沿街單位廁所全部對外開放、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強力推行餐具集中消毒、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等。洛陽市民在接受采訪時普遍表示,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洛陽確實變得干凈、整潔、漂亮了。
然而,不少市民和網友對洛陽“創衛”過程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提出異議,有的人擔心創建工作流于形式,得到榮譽后一切又恢復原樣;有的人則認為,和市容市貌的整潔衛生比起來,發展經濟、關注民生對老百姓而言更加實在。
洛陽市一位出租車司機說,“‘創衛’后市容市貌是看著比以前舒服多了,但是老百姓關心的還是基本生活問題。”
實際上,洛陽仍然算不上一個富裕的城市。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洛陽市財政收入為150多億元,而在其所轄的8個縣中5個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1個縣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市有近700個貧困村。
自1996年提出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目標至今,洛陽市歷屆政府在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諸多方面已先后投入資金高達數百億元,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陸續投入約300億元。
還有群眾反映,為了應付暗訪組,有些居民區附近的小吃店和菜市場一度被關門,這已經影響到了大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洛陽市中心醫院一位護士介紹,現在醫院的工作除了治病救人,還有好多額外“業務”。為了應付包括“創衛”在內的各種檢查,醫院給每人發了本知識手冊,要“天天考,天天問”。“每天交接班,我們都要互相提問,比如‘八不準’是哪‘八不準’,‘四害’是什么?醫生還要到病房里去考病人。想想都有點好笑!”
不少網友發出疑問:到底是在“創衛”,還是在擾民?針對洛陽“創衛”中出現的種種現象,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謝志強說,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是件好事,但應該處理好和百姓生活的關系。如果“創衛”變成了擾民,這就扭曲了國家開展這類評比活動的初衷。
有關專家也表示,“創衛”本身并沒有錯,在此過程中出現一些影響市民生活的事情也在所難免,但如果要畢其功于一役,甚至為了“創衛”不惜采取一些過激行為,就值得商榷了。
巧合的是,就在記者采訪此事期間,河南濟源市傳出消息,經過9年努力,該市于2006年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稱號,但僅僅時隔一年,濟源市容出現臟亂差的反彈局面。為此,市委書記和市長向全市人民道歉并自罰1000元。或許,這對正在忙于“創衛”的洛陽是一個及時的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