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人人看人人艹,亚洲一区二区中文,99精品视频99,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色
主辦單位:全國創爭活動指導協調小組 中華職工學習網首頁 情景站 聯系電話:010-68232149

田雄:堅持創業精神,堅定富裕之路

  2009/8/5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字體顏色
《尋找中國特色》系列訪談欄目
堅持創業精神,堅定富裕之路
——訪韓建集團董事長田雄
 
 
田雄簡介:
 
     田雄,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鎮韓村河村黨委書記,北京韓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1946年10月生,1984年10月入黨。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帶領群眾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把貧窮的韓村河建成了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989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199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199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199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199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建筑企業家”,1997年被選為北京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1998年被選舉為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被評為全國農村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層干部標兵”,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1978年帶領30多個泥瓦匠走出韓村河;是他,在1984年率領韓村河建筑隊闖進北京建筑市場;是他,使一個小小的建筑隊發展成特級資質的大型建筑企業——韓建集團;是他,帶領韓村河人艱苦奮斗,鑄造了韓村河富裕、文明的今天。
 
 
始終堅持創業精神 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
     很多外國友人說:“中國有個韓村河村,了不起!”
     很多國內朋友說:“京郊有個韓村河村,村民真幸福!”
     季夏時節,走進韓村河,登上觀景臺:寬敞潔凈的街道,掩映在生機勃勃的鮮花綠樹叢中;風格各異的村民別墅樓,鑲嵌在綠色的園林中;京郊農村最大的水上公園,游船穿梭往返,碧柳簇擁著碧波蕩漾的湖水……
走進展覽廳,走進村民家:新農村建設前后的天壤之別,展現著韓村河村村民的驕傲,整齊劃一的二層村民住宅別墅樓樣式新穎,人均68平方米的別墅住宅面積,洋溢著村民內心的自豪;安居樂業村風純樸的和諧生活,煥發著村民不斷提升的生活向往……
     多么富裕文明的韓村河村,多么靚麗溫馨的韓村河村!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活景象!
     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韓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雄和眾多鄉親靠瓦刀起家,經過30多年的辛勤勞作,使韓建集團由十幾人的小施工隊成長為資產數十億元的建筑集團;讓遠近聞名的“寒心河”變成了如今的京郊首富村。撫今追昔,這個村莊的發展歷程無處不閃耀著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光輝;無處不奏響著田雄及父老鄉親們譜寫的科學發展,堅持走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的華彩樂章。
     時值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7月末的一天,“尋找中國特色”欄目組記者一行人來到韓建集團的大本營韓村河,韓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雄欣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首先請您介紹一下30年前的韓村河村是什么樣子的?和現在看到的韓村河有什么不同?
     田雄: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年,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是29年,從改革開放到今年是31年。走過改革開放30年,我們更深刻體會到了新中國成立和新中國成立以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意義。沒有新中國成立和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發展,就沒有韓村河村的今天。
     改革開放前的韓村河,生產力水平低,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低,全村人貪黑亮晌鼓搗那點地,一個汗珠掉八瓣,一年到頭糧食不夠吃。那時的分配原則很嚴格,交足公糧,留足儲備糧、飼料糧和種子,剩下的糧食才能人口工分二八開,家家糧食不夠吃。村里沒有礦、沒有企業,一個勞動日值幾毛錢。家家土坯房。改革開放前的韓村河村,社員都住在幾個黃土土崗子上。那時,雨水多,牤牛河常流不斷,從韓村河穿村而過。年年夏季,洪水狂暴村里被沖出十幾條洪水溝,人稱“七溝八坑”。新中國成立前就留下的幾句順口溜,雖然說得是新中國成立前的事,但村里的基礎建設還是那樣:“幾條大溝穿村過,墩臺上面搭土窩”,“七賢的籃子沿村的筐,韓村河挖野菜結成幫”。因為路不好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下雨天走街道上的偏坡子都發怵,生怕一不小心摔個跟斗,就連村里的人逢雨天也是兩三天不敢出門。非出門不可的有的把剝棒子剩下的棒子皮抱出幾大抱,鋪在門前的路上;有的把爐灰渣撒在黃土泥上,湊合著出門走路。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創業發展,我們終于徹底改變了韓村河的面貌,家家戶戶都從世世代代的土坯房,搬進了現代化的小別墅,過上了現代化的新生活。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這都是新中國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共產黨好。
 
     記者:在1978年,當您帶領30多個泥瓦匠走出韓村河的時候,您當時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做到的?
     田雄:我是1966年的高中生,那時的高中生在農村就算知識分子了。那時興一句口號:知識青年到農村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那時我的學習成績好,一心想報考大學,為國家多做貢獻。由于搞“文化大革命”,不能考大學了。又由于我家的成分比較高,上工農兵大學也沒有機會。雖然不能上大學,但我還是有抱負有理想的。我與田興從小兒一起長大,一起讀高中,一起回鄉。
     有一次我和田興在生產隊拔草。拔草這活大人小孩都能干,但三伏天,棒子地里又悶又熱,透不過氣來,身上的汗一抹一把。我和田興我們倆很有感慨:這農村非得搞農業機械化不行。只有農業機械化,才能把鄉親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生產隊時,泥瓦匠是手藝人,東家蓋房,西家上瓦,很是吃香。我拜師學徒,通曉了泥瓦匠手藝。
     1978年,我征得村領導同意,成立了韓村河村建筑隊,幾把瓦刀、三四輛小推車,十幾把鐵锨鐵鎬,加上幾把大鏟,開始在房山攬活干。如在紅光機械廠挖溝,在周口店825部隊油庫砌護坡、建食堂、蓋車棚子。在燕山曙光廠,東方紅煉油廠壘圍墻,修墻頭兒、打水泥地面兒。在琉璃河水泥廠修建車間等雜活兒。逮著什么活干什么活兒。干了幾年,我就領著建筑隊,進城攬工程,還真有點劉姥姥近大觀園的感覺,但我們下決心,要立足北京的建筑市場。
     1984年我們承接了紫玉飯店工程,苦戰165天,一座富麗堂皇的中式飯店,以優異的質量提前半個月,勝利竣工。我們靠顧客至上、質量第一,在首都建筑市場闖出了名聲,站穩了腳跟,為建筑隊的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
 
     記者:可以說韓建集團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我相信韓建集團也是在摸索和探究中發展前進的,經過30多年的辛勤勞作,使韓建集團由十幾人的小施工隊成長為資產數十億元的建筑集團,那么韓建集團是如何披荊斬棘,勵精圖治,艱苦創業的?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并且成功帶動農村經濟的?
     田雄:那時候,成立的農民建筑隊不少,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掙倆分倆,掙仨分仨。一種情況是立足長遠,適應行業發展,不斷擴大再生產。我們韓村河村建筑隊堅持了三個不斷:一是抓人才建設,不斷提高整體技術能力和水平。分批把建筑隊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送到國營大建筑公司學習,選派業務干部參加北京建工學院等高等院校舉辦的業余函授班,每年花幾十萬到上百萬元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拔年輕人到大學學習建筑專業知識,打造了自己的技術骨干隊伍。二是堅持制度管理,不斷建立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我們適應企業的發展,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如領導班子職責、工地核算辦法等一系列制度,不斷提高了企業的制度管理水平。三是不斷加大投入,購置運輸機械、鏟土機械、鋼筋混凝土機械、焊接設備等,提高設備水平。三件事一抓,建筑隊的技術裝備、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施工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
     不斷加強企業自身建設,是韓建集團發展的內在動力,善于抓住發展機遇,則是我們韓建集團加速發展的動力。
     1988年9月,房山區組建建筑集團公司。韓村河村建筑隊主動申請,借船出海,第一批加入集團,掛上了“房建集團第二工程公司”的大牌子,經過驗收升為國家二級企業,奠定了發展的資質起點。在發展建筑主業的同時,韓建集團成立了建材總廠、構件廠、設備安裝、裝飾裝潢和房地產開發公司,從單一的建筑施工,到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實現了一條龍配套生產,增強了企業的整體能力,并使企業管理實現了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并且建筑施工業務也進入了海外市場。
     隨著企業規模和生產能力的提高,1994年,韓村河村建筑隊又適時從房建集團分離出來,組建了獨立的“韓村河村建筑集團總公司”,并成為建設部批準的國家一級建筑企業。
     2003年,我們抓住南水北調發展機遇,果斷投資研發生產PCCP管材,打造出韓建集團的新產業。2006年8月,我們召開了隆重的“二次創業”動員大會,果斷提出了韓建集團新的發展戰略,即以房地產業為龍頭,以建筑施工和工業項目為龍身,以三產項目為依托,加快韓建集團的發展步伐,努力推進韓村河中心小城鎮建設,為推進房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我們一方面是做大做強PCCP技術項目,一方面是進軍房地產市場,又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水平。
     目前,韓建集團所屬100多個項目經理部,擁有6000多名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和固定管理干部,職工全員最高達5萬人,總資產49億元,凈資產24億元,年開復工面積300萬平方米,最高年創產值3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
 
     記者:目前,韓村河村的經濟發展已涉及建筑設計、施工、房地產開發、裝飾、安裝、市政、水利、水電、旅游、特色農業等多種產業,如何實現以建筑業為龍頭,帶動一、二、三產業連鎖共振,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田雄: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是前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建得了,二是建得起,三是建得好,四是養的起。韓村河村新農村建設是通過舊村改造進行的,村民是用老宅院的住房面積等價兌換小別墅的樓房面積,不足部分主要由集體補貼,新村的水、暖、電、氣、路等公用設施,全部是由集體投資。為了維護村里的水、暖、電、氣、路等公用設施,維護村里的就業、醫療、保險、福利等各項公益事業,維護村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秩序的正常運行,村集體每年需要投入3000多萬元。所以我們必須依靠生產發展,用強大的集體經濟實力做支撐,二靠韓村河村全體村民的團結奮斗。
     韓村河村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實質就是改革開放成果共享,新農村建設成果共享。韓建集團從還是小建筑隊時直至今天,都堅持把企業的收入用于新農村建設,用于全村的社會公益事業,用于全村的社會保障事業,用于不斷滿足全體村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始終堅持了全體村民共享。
     1983年春,我們為村里修建了4座水塔,安裝自來水解決了村民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問題,為韓村河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認為,這是農民告別傳統生活方式很重要的一步。為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1986年我們圍繞建筑主業發展,籌措資金在村里首先建立了構件廠、木器廠,又先后建起了建材總廠、構件總廠等村辦企業,形成了圍繞建筑業發展工業項目的經濟發展格局,提高了生產經營能力,形成了村民穩定的就業渠道。發展產業,解決村民就業,在我看來這是農村城市化的關鍵環節。
     隨著集體經濟實力的擴大,我開始醞釀韓村河村新農村建設的藍圖,要在韓村河的土地上建筑起全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從1988年開始,經過五年的認真分析、討論、考查、測量,到1993年3月提出了《新村方案設想》,1996年,104棟歐式風格的別墅在韓村河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100多戶村民搬進了新居。1998年底,又投資5.3億元,建成11個高標準的住宅小區,包括581棟別墅和21門公寓式多層住宅樓。看著村民全部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樓房,我的內心也充滿著自豪和喜悅。
     從1998年初步建新農村,再到2004年,韓村河村共歷時11年,累計投資5.3億元,進行了舊村整體改造,為全村村民修建了581棟別墅樓和21門公寓式多層住宅樓,全村人均樓房居住面積68平方米。
     韓村河村對村民的舊房子作價,主要是從家庭有困難,自己蓋不起新房,仍然住在舊房子中的村民的實際出發,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買得起新房。我們統一房屋丈量標準,新房舊房一樣對待,有效拉平村民之間的貧富差異。高價收購老房,低價賣新樓。村民舊房作價,每平米300元。按實際面積對換新樓房。不少的村民幾乎是不用再花錢,就可以住進新樓房,改變世世代代住平房、住土屋的歷史,這是許多村民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家庭經濟收入低的村民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
     我們依靠集體經濟實力支撐,讓全村村民幾乎是不花錢就住上了新樓房,擁有了自己的房產,享受著公共服務。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有償享受公共服務是天經地義的。不同投資主體對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投入,必然產生不同的社會效益。
     韓村河村的公共基礎設施,都是集體投資興建的。韓村河村的街道、上下水、供電、供暖、電訊、電視、寬帶網等基礎設施,全部是韓建集團集體投資修建;學校、醫院、影劇院、公園等公用事業,也全部是韓建集團集體投資興辦;韓村河村的子女上學,村民醫療保險都是由村集體負擔,等等,從而確立了每個村民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資主體的地位。這既保證了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形成規模建設效益,降低了建設成本,又便于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還明確了全村村民對公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平等的所有權利和平等的使用權利。
     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發展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是根本。我們通過發展集體經濟,有效保證了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百分之百就業,有效保證了村民實際收入的不斷增加,從而讓全村村民不但住得進小別墅樓,還住得起小別墅樓,而且一年比一年住得舒適滋潤。經濟不發展,村民不能充分就業,村民的收入沒保障,就會成為新農村的“房奴”。物價在增長,村民收入不能年年有提高,就會住不下去樓房,甚至搬出樓房。只有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保證村民充分就業,不斷增加村民實際收入,村民才能真正的共享新農村建設成果。
     我們堅持發展社會保障事業,保證全村弱勢人群生活。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數為新中國農業、農村的建設發展辛苦操勞了幾十年,他們應該享受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建設新農村,農村的病、弱、殘群體絕對不能被冷落,雖然他們不具備勞動能力或勞動能力有限,但社會應該為這些弱勢人群提供基本的醫療和生活保障。三十年來,我們依靠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使全村的年老體弱病殘者,都享受到了集體大家庭的溫暖。
 
     記者:北京韓建集團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相關部委及市、區模范集體和先進、明星企業,先后獲得了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筑業誠信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獎等榮譽。連續獲得了魯班獎、國優工程、國家樣板、市優金杯獎、銀杯獎、結構長城杯、竣工長城杯、市區級優質工程150多項,創出市區級安全文明工地240多個,創出70多項國家和市級優秀QC管理成果獎。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我們相信集團領導以及所有員工一定付出了努力,請您簡單談一下榮譽背后的典型事例。
     田雄:自2003年開始,我們抓住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契機,義無反顧地進軍PCCP工程。從考察、選址、建廠、試生產、招投標到現在,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拿到了南水北調第一標段的制造標和土建標,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重點工程。巨大的市場利潤,引來國際、國內多家公司的激烈競爭。特別是北京段要采用直徑4米的PCCP管道輸水,對多家國外建筑企業更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PCCP作為一種新型的輸水管材,國內使用4米大口徑的PCCP管材尚屬首次。
     為國爭光,就在此刻。韓建集團投資3億多元人民幣,成立了北京河山管業公司,下決心突破技術難關,攻堅直徑4米的PCCP管材生產,做出中國人的PCCP管材,為南水北調工程貢獻聰明和才智。
     韓建人用高度的責任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對設備進行了大小30余項革新改造,有效地提高了PCCP管材質量和生產效率,終于在國內率先生產出了首批符合南水北調工程設計要求的PCCP管材。
     韓建集團成功生產直徑4米的PCCP管材,堅定了南水北調管理部門和技術專家“4米PCCP國產化”的信心,原計劃采用國際招標的方案也由此改為國內加國際標的招標方式。韓建集團成功生產直徑4米的PCCP管材,不僅填補了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空白,而且為國家節省了寶貴資金。僅韓建集團一個標段,就為國家節省管材制造資金8.83億元。PCCP的成功生產為韓建集團步入全新的快速發展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年初韓建集團召開了黨委會,提出了三個口號:一是保穩定,韓建集團不裁員、不降薪,韓村河村民生活待遇、質量不降低;二是保增長,積極化危機為機遇,實現韓村河的新發展;三是加快小城鎮開發建設,為韓村河村周邊的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大伙兒得到更多的實惠。現在很多企業繼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韓建集團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什么還能夠敢提出這樣的口號?經濟危機對韓建集團是否有影響?韓建集團是如何運用自身特色來化解這一影響的?抓住有利時機健康持續地把韓建集團做好、做久!什么才是“有利時機”?如何做到“做好、做久”?您認為韓村河村的特色發展的經驗能否得到全國等多地區的借鑒?
     田雄:一個企業如何才能做好、做久?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五點:
     一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發展,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要保持和提升競爭優勢,把企業做好做久,就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們的工作,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向以質量效益為主、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同時,還要為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努力。對于企業而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另外一種表述方式就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二要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加快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任何企業都存在發展的困難和挑戰,關鍵是如何把壓力轉變為發展動力。其中重要的是把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當作擺脫當前困境的根本性措施,切實作出成效。一位外國經濟學家曾經指出:中國必須為勞動力不再廉價的那一天如何參加國際分工做準備。可以說,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必須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構建新的產業優勢,才能推進企業發展。
     三要注重防范經營風險,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把企業做好做強做久需要居安思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足夠的理性,追求健康、持續的成長。一是要對經營風險保持足夠的警惕,切實提高風險管控能力。要高度重視投資管理,杜絕各種非理性、超能力和非主業的投資,使投資規模與自身的承受能力相適應;要高度重視資金管理,通過加強預算控制、現金流管理、規范對外擔保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謀求長期動態資金平衡,形成健康的財務體系。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立足于出現最壞的可能,做好應對準備。二是要加強企業自身建設,著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目前不少大企業的管理者熟悉投資,熟悉業務建設和發展,但不熟悉企業管理,有的甚至沒有真正認識企業管理與實現企業健康發展、長治久安的關系。建議大企業引進管理人才,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盡可能減少企業發展對個別人特別是第一把手的過度依賴。三要懂得進退,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是在發展環境復雜多變的時候,更要懂得進退,學會為未來的不確定性留有足夠的余地。當前的問題是,就像一般消費者只會買東西不會賣東西一樣,我們許多企業的領導者也只善于投資不善于退出。我們一定要記住,只有進退自如,才能游刃有余;
     四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中小企業在其早期發展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硬件建設和開拓市場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應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軟實力建設。如果說軟實力對于一個企業的誕生還不是必備條件的話,那它對于企業做好做強做久卻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企業的軟實力包括體制、機制等治理結構,包括管理制度和企業規章,包括核心價值和企業文化,包括社會責任體系建設等。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決定企業的管理水平;核心價值和企業文化決定職工的積極性和企業的凝聚力;責任體系建設決定企業是否能夠成為合格的企業公民。履行社會責任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從長期來看,卻可以降低企業經營的各種潛在風險,提升企業的軟實力。建立和強化企業責任體系,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應對跨國企業擠壓的有力工具。
     歸根結底,企業做好做強做久,必須要走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之路。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時,我們更需要創業精神。實際上創業應擺在我們這個社會最重要的位置——沒有創業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稅收,沒有稅收就沒有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創業應該受到尊重,更應該受到社會支持。
     希望這次金融危機能給民營企業帶來很好的思考,此前路上我們取得了成功亦有不足,后面的路要走得更快更好,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越。
 
     記者:經過多年在市場經濟中的磨煉與拼搏,韓建集團已實現了人才社會化、產業多元化、管理科學化,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龍頭大型企業集團。那么這是韓建集團的實現的最后目標還是階段性目標?請您描述一下韓建集團今后五年、十年或者更長時間的發展藍圖是怎樣的?回首共和國60年光輝歷程以及3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田雄: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三十年前我們選擇了農村改革之路是符合我國農村發展實際的,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變的是不適應我國發展的舊的體制和舊的觀念意識,但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宗旨沒有變,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標沒有變。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目前還有很多農村經濟發展緩慢,這與當今日趨市場化的農村經濟發展很不相稱。我現在正在思考:韓村河發展了,周邊的村怎么辦?韓村河下一步的路該怎么走?
新農村建設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高標準的村,像韓村河這樣的,要想為社會繼續作貢獻,就不能局限于單個首富村的模式。應該更進一步的把韓村河擴大,建設成為新型的小城鎮,吸納周邊的農民聚居過來。為此,對于韓村河的未來,我們提出了“中心小城鎮”的構想:以現有的韓村河村為中心,打造韓村河中心小城鎮。依靠政府,進行統一的科學的規劃發展,以韓村河村為中心,在周邊再擴大,爭取三年到五年,建成一個新的韓村河鎮。
     我們在完善韓村河村內各項基礎設施的同時,投巨資開發了大自然新城大型住宅小區。自2002年起,韓村河大自然新城住宅小區一期、二期、三期工程陸續開始建設,總建筑面積27萬多平方米,西山深層泉水已引入小區,氣、電、通信、寬帶、有線、安防等各項功能配套齊全。1200余戶業主均已入住。小區的居民大都是在參觀完韓村河后,被韓村河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歡樂祥和的人文環境和靚麗溫馨的城市環境所吸引,決定落戶在這兒的。他們為韓村河鎮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為新鎮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回首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我心中感慨萬分。我最初的理想是拉著鄉親們吃飽飯,有尊嚴地過日子;到后來把為事業為理想不停奮斗作為人生目標,這是我的思想境界的升華。我對事業的理解是:“事業就是永遠的創業。共產黨員是為人民為社會干事業的,誰脫離了這個軌道,遲早會被人民所拋棄,事業也不會成功。有志之士,定下方向,立即起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一個項目前的艱苦思考和項目中的奮勇當先,幾乎成了我生命的循環全過程。看不到勝利后的喜悅,即便有,也是極其短暫的,因為我馬上又會陷入新的思考,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面對黨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的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對我們今后的農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也非常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共同愿望。就全國來說,韓村河可能算是走在前面的那一批村莊,但我們的路還很長。現在我有個想法,那就是發揮韓村河新農村的帶頭作用,把韓村河建成地區的中心小城鎮,建成一個更大的、現代化的新農村,吸引更多的農民到中心鎮來,使目前的3000多口人發展到5萬人。有利于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農民增收,有利于拉動內需,為國家經濟騰飛做更大貢獻。”
 
采訪手記:
     新中國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村堅持集體經濟發展方向,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全村經歷了“吃飽肚子”——“掙上工資”——“住上小洋樓”三大飛躍。回首幾十年的風雨歷程,韓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雄時常感慨萬端分。現在他雖然已年過六旬,但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了使全村文化生活豐富、充實、健康,干群關系、村民關系和諧友善,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民生活城市化,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更高水平發展,他又馬不停蹄地帶領著韓村河人邁上了新的創業征程!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二二区| 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介绍| 久99精品| 日本一级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aaaaa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依依影院|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理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日日躁狂躁夜夜躁av|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暖91| 国产一级大片| 午夜激情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片网站| 香蕉av一区二区| 午夜性电影|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三区| 99精品少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免费站| 国产精品天堂| 99视频一区| 国产乱子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免费一级视频| 午夜国产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性色|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婷婷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午夜影院h| 国产1区在线观看| 黄毛片免费|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日韩av在线播放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视频| 毛片大全免费看| 国语对白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 91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亚洲欧洲日韩|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 亚洲精品性|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性放荡片| 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一二三区| 日韩av视屏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七| 少妇在线看www|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电影|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级视频频 |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一| 国产97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无吗| 狠狠插狠狠插|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av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日韩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久久久| 久久不卡一区| 欧美三区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