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并不遙遠--記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許傳璽

蔥郁的校園里,我見到了他,一個不會“算賬”的人:
摘得哈佛、耶魯兩所名校博士頭銜,任職紐約著名律所,一聲“祖國需要”,毅然回國走上三尺講臺;學貫中西,知識換財富輕而易舉,又是“祖國需要”,挺身出任涉外談判中國代表團首席法律專家。
前者年薪6萬,后者分文不取。與在美國工作待遇不可同日而語。優秀是習慣,抉擇見境界。
“‘愛國’并不遙遠,能為國家和民族做些事情,是任何報酬都換不來的榮幸!”中國政法大學中美法學院院長許傳璽如是說。
人梯
義無反顧 回國培養凝聚人才
“創建一所中美比較法學院,祖國需要熟悉國際規則的法律人才。”2002年初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的邀請,好似一顆火種,點燃了大洋彼岸許傳璽積存已久的熱情。
有人潑冷水:33歲正當年,前程似錦,回國做個教書匠有何意義……
兒時,唯愿承父業、教書育人;北大七年苦讀,祈望為公為民。海外拼搏十載,從耶魯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博士到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從寶維斯律師所到耶魯大學中國法中心,他的目光也從未離開祖國。如今,終于可以報效祖國!
。玻埃埃材辏保霸,許傳璽走馬上任。中美法學院是一張白紙,他要繪出最美的圖畫。沒設備,他將家里的電腦、打印機、車輛全部用于學院;沒經費,他自掏腰包聘請行政人員和國外專家。
回國一個月,學院宣布成立;一年后,國內第一個比較法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在學院落地;2004年秋天,學院迎來了第一批研究生。
“記住,你們比較中美法律,是要知己知彼,維護國家利益!”迎新會的開場白,學生王兆同記憶猶新:“后來才知道,常和我們一起吃盒飯的許老師,竟有那么‘牛’的經歷。”“回國原因很自然,就像你們會將第一份工資交給父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一樣,一個人在海外學有所成,也應如此。只要努力,你們都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痹S傳璽回應學生的“崇拜”。
國際反傾銷貿易戰,中國企業屢因缺乏法律人才敗訴,許傳璽深感痛心。講臺上,學生扮演應訴的中國企業,以流利的英文據理力爭;講臺下,許傳璽層層質疑、毫不留情。稚嫩的學生,一定要磨練成足以捍衛祖國利益的干將!
時間一長,學生們摸清了他的脾氣:學術上決不允許“差不多”,每個概念、案例都要分析得細得不能再細;論文到了他手上,肯定被細細圈改過。在哈佛的課堂上,他以答題簡潔、準確聞名;如今的他,不厭其煩地講概念、說案例、析法理。終因勞累過度,患上了心肌炎和腰肌勞損。
獨木不成林。學院剛有起色,許傳璽便翻出通訊錄:“國內的發展勢頭百年不遇。我們如果參與其中,遠比在國外多賺些錢有意義!闭鎿吹膼蹏椋缭角饺f水,傳遞、迸發!短短幾年,十幾位國外留學人才落戶學院。
學院枝繁葉茂,許傳璽期望更高:“我們不僅是學生的人梯,更應是祖國民眾的人梯;要時時關注民生,讓法治造福更多國人!币慌鷥炐阒髅媸,學術蓬勃發展。2004年底,許傳璽被選為美國法律研究院院士,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
“我國中斷了50多年的中美比較法教學和研究,在許傳璽等人的努力下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徐顯明不吝褒獎。
智囊
擔當重任 維護國家民族利益
赤子丹心、學貫中西。回國不久,許傳璽被國家有關部委聘為中國代表團法律專家。
這專家可當得不易:短時間內涉獵陌生領域,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沒有報酬、不講條件,一出差便是幾個月。
許傳璽欣然同意:我和國家的心貼得更近。
2003年8月,受國務院選派,許傳璽作為首席法律專家飛赴韓國,隨中國代表團出席世界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第二十八次全會。在這次全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將競選聯合會副主席。許傳璽逐條研究法律規定與各國代表團情況,參與制定競選方案并具體實施,全身心地投入。
。保保秱成員國中的93票,聯合會歷史上的最高票。許傳璽熱淚盈眶:“這是中國的驕傲!”
時隔兩個月,許傳璽又以中國代表團首席法律專家的身份,出席了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遺產公約第十四屆締約國大會。在代表團里,他廢寢忘食地操勞:起草中國需向大會提交的工作報告、處理各種法律文書和文件……時常,琢磨推敲得入了神,輾轉難眠。從巴黎返京的飛機上,他吃驚地發現,兩鬢平添了許多白發。
愛國,不僅是深切的責任,更是驚人的才學和智慧。
。玻埃埃的辏痹,世界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在奧地利召開執委會會議。會議將決定哈爾濱能否贏得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舉辦權。一旦成功,我國未曾舉辦世界冬季綜合體育賽事的歷史將被改寫。
代表團本以為勝券在握,到了奧地利卻發現:某競爭國公關力度等遠遠超過我國。距離投票只有不到十幾個小時了,形勢嚴峻。
“有些執委會成員國還沒到會。”許傳璽眼睛一亮:“我曾對世界大體聯章程做過細致研究,中國是否可以爭取代理投票?”
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史無前例。許傳璽迅速溝通世界大體聯秘書長,得到許可。中國代表團立刻通過我國駐外使領館聯系相關執委會成員國,傳去許傳璽起草的授權書。
局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投票揭曉:中國勝出!
這一戰,許傳璽的“智囊”美譽遠揚。
朋友時常替許傳璽惋惜:國家距離個人實在太遠,最實惠的還是享受富足無憂的生活。
他置之一笑:“‘愛國’其實并不遙遠。能為國家和民族做些事情,是任何報酬都換不來的榮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