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能力考評的項目包括(CDE)。 A 責任感 B 工作熱情 C 判斷力 D 改善力 E 創新能力 72、對績效管理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主要考慮(ACE)。 A 限制因素分析 B 相關因素分析 C 潛在問題分析 D 過去情況分析 E 目標與效益分析 73、關鍵事件法的缺點是(ACDE)。 A 關鍵事件的記錄和觀察費時費力 B 不能做定性分析 C 不能做定量分析 D 不能區分工作行為的重要性程度 E 很難使用該方法比較員工 74、在薪酬調查時要調查(ABC)。 A 被調查企業的情況 B 被調查崗位的情況 C 被調查崗位的薪酬狀況 D 調查人的情況 E 被調查企業的薪酬調查狀況 75、寬泛式薪酬等級的特點是(BC)。 A 薪酬等級數量多 B 薪酬等級數量少 C 有利于員工橫向工作調整 D 員工只有職位升遷才能得到相對滿意的薪酬E 適用于成熟的、等級性強的企業 76、要素計點法的工作程序包括(ACD)。 A 確定評價要素 B 確定每個要素的權重 C 確定要素等級 D 確定要素的相對價值 E 確定每個崗位各要素對應的薪酬 77、在薪酬調查時一般選擇(AB)。 A 競爭對手 B 同行業同地區企業 C 國外企業 D 剛成立的管理不甚規范的企業 E 市場水平比較高的企業 78、根據信息傳輸的內容,應科學地選擇、確定信息傳輸語言,如(AC)等形式就是很好的選擇。 A 表單 B 照片 C 統計數字 D 座談 E 申訴 還有就是詞語 79、下列內容中,屬于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的有(ACD)。 A 保密事項 B 工作內容 C 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 D 培訓 E 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其余是法定條款 80、勞動者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根據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享有(BC)等待遇。 A 按月領取工傷津貼 B 按月領取傷殘撫恤金 C 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D 與在崗職工同等的福利待遇 E 領取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三、判斷題(81~100題,每題0.5分,共10分。對于下面的敘述,你認為正確的,請在答題卡上把相應題號下“A”涂黑,你認為錯誤的,把“B”涂黑) (對)81、人力資源供求達到供需平衡是人力資源規劃活動的落腳點和歸宿,人力資源供需預測是為這一活動服務的。 (對)82、確定計劃期內員工的補充需要量的平衡式為:“計劃期內人員補充需求量=計劃期內人員總需求量—報告期期末員工總數+計劃期內自然減員總人數”。 (錯)83、招募是人員招聘的主要環節之一,它的內涵是吸引到足夠多的慕名而來的應聘者。 (對)84、很多培訓只是為了提高素質,并不涉及錄用、提拔或安排工作問題,因此對受訓人員擇優獎勵就成為調動其積極性的有力杠桿。 (錯)85、員工的個別需求完全是出自個人發展要求,與企業發展沒有聯系時,企業也應創造條件為員工安排相關培訓。 (對)86、績效應以完成工作所達到的可接受的條件為標準。 (錯)87、考評者與被考評者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正確選擇考評方法。 (對)88、企業的薪酬制度反映了該企業的價值觀,企業價值觀對企業的薪酬管理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 (錯)89、勞動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手段的社會關系,它與勞動關系一樣,都體現了國家的意志。 (對)90、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終止勞動關系,發給工傷傷殘撫恤證件。 (對)91、探索性調研是一種非正式的調研。 ( )92、在對原始信息進行評級時,使用的主要標準是信息渠道的穩定性(可靠)。 (對)93、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是各種人力資源的具體計劃的核心。 (對)94、招聘過程中產生的不公正現象的最主要根源是經濟利益原因。 (錯)95、績效管理的效度,強調的是績效管理方式的效度。(內容,指績效管理事項是否真實反映特定工作程序和方法的程度) (錯)96、無領導小組討論是已經被多年實踐充實、完善并被證明是很有效的管理干部測試的方法。 (錯)97、能力主導型的績效考評適合于對管理性、事務性工作進行考評。(行為,沒有能力主導型的概念,其它為品質、效果主導型) (對)98、企業的勞動關系管理制度不僅是勞動者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而且也是企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 (錯)99、使用硬性分析法的假設前提是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工作績效呈幾何分布。 (對)100、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勞動條件是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最低標準上由企業所有者確定的。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