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巡講報告: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個有知識、有技能、有覺悟的新時代主人
】
中國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高級技師 竇鐵成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竇鐵成,是中國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電力工高級技師。今天,能夠在這里向各位領導匯報我的工作學習情況,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光榮。我是一個普通的技術工人,只是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卻得到了上級組織的多項獎勵:先后兩次榮獲鐵道部“火車頭”獎章,一次被授予鐵道部勞模,榮獲陜西省“高技能人才”、“陜西省知識型職工標兵”等30多項榮譽稱號。2008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今年1月我又榮獲“全國知識型職工標兵”的光榮稱號。王兆國主席、孫春蘭副主席等全總領導和陜西省、鐵道部工會領導接見我,給予我熱情鼓勵,中央新聞采訪團也采訪了我。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光榮,也是中鐵一局的光榮,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光榮,更是我們千百萬長期奮戰在國家基本建設一線的當代中國產業工人的光榮!
刻苦學習長本領,敢于創新爭效益
我是1979年從農村經過招工考試來到中鐵一局的,中鐵一局是新中國組建最早的國有大型綜合施工企業之一,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成員單位,主要從事鐵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軌道等綜合性工程施工。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我為當上了中鐵一局的一名鐵路電力工高興得失眠了好多天,但很快就有了巨大的壓力。只有初中文化的我,看著那些花花綠綠、千頭萬緒的電線就發暈,又該怎樣面對深奧的電力專業技術和不斷翻新的技術升級?我出生在村里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的熏陶和從小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橫下一條心來,一定要用自己的刻苦努力來改變這一切,做一個響當當的技術工人!我自費花了近萬元購買了《高等數學》、《電工學》、《電磁學》、《電子技術》、《電機學》等書籍從頭學起。我認準那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話,白天對工作每個環節細心鉆研,晚上把技術要點和心得記在本子上琢磨,日積月累記下了60多本達100多萬字的筆記,積攢了三大箱專業書籍,工地再搬遷流動,都把它們帶在身邊。我幾十年如一日以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努力和艱辛,逐漸從一個鐵路變配電操作工人成長為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電力技術的高級技師。
1999年我所在的分公司有了電腦,我克服四十多歲記憶力退步的困難,從拼音打字學起,逐漸掌握了電腦基本操作,又學會了表格制作、CAD制圖和工程施工的應用,并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在最短時間里分析查找設備運行故障的檢測方法用到生產上,解決了很多生產問題。一次,外單位的同行慕名來找我解決一個變壓器故障問題,我將相應數據輸入電腦里分析,幾分鐘就找出了故障原因,提出了解決的辦法。當時該單位一位在場的工程師很驚奇地問我:“你能用電腦分析故障,是不是買了專用的軟件?”我說:“這個軟件市場上還真買不到,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他們哪里知道我為此付出的艱辛。
我在京珠高速公路機電設備安裝施工時,由于該項目所用設備60%從國外進口,設計配置起點高、技術新,施工難度很大。我查閱大量技術資料邊學邊干,和工友們白天黑夜地緊張施工,按期完成了設備主體安裝。但就在做交工送電前的空載試驗時,一臺升壓變壓器的空氣開關老是跳閘,我反復查對問題也解決不了。業主認為是施工質量問題,我心里就憋著一股火。經過反復檢測, 我終于查出是進口空氣開關有質量問題!業主和供貨商高度重視,他們請來了外國專家,洋專家下飛機一趕來就氣勢洶洶地說:“NO!NO!不可能,我們的產品是絕對不可能出問題的!”我不急不躁,沉著地介紹了我檢測計算的方法和依據。洋專家半信半疑,親自爬上設備反復核對,又是拍照又是寫寫畫畫的,折騰了好長時間,最后不得不承認是產品質量有問題。他豎起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連說:“勾得!勾得!中國,工人,了不起!”那一刻,我和工友們別提有多驕傲了!
在外行人看來,變配電所施工就是照圖安裝,哪有什么創新可言?我認為只要有創新意識,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到處都是用武之地。在西康鐵路秦嶺變電所施工時,當時我們需要把幾百米規格不同的鋁板材加工成長短不等、角度不同的連接導線。如果按傳統做法工作量大工期還來不及。我用現場的廢料設計加工了一套煨彎器,一下提高工效近5倍,提前完成了任務。
電纜安裝施工中嚴格控制電纜頭熱縮密封工藝指標是個難題,我經過反復研究實驗,提出了一套新的熱縮控制電纜頭屏蔽線制作工藝,既保證了工藝指標和質量,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很快在朔黃、達成、浙贛、東烏等鐵路工地廣泛推廣應用。
在浙贛鐵路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板杉鋪牽引變電所施工中,我針對變壓器引入線銅板雙導線線夾國內沒有成品,交工日期逼近、到國外購買來不及的實際,大膽提出了“簡化結構、保證功能”的代用品加工方案。經過業主和設計單位的認可,我利用現有的銅排等常見材料,加工制作了符合功能要求的全銅間隔棒用到生產上,解決了生產難題,保證了施工質量和工期。
2005年我用我總結出來的檢測方法檢查出了烏鞘嶺地區兩個變電所電能計量存在問題,帶領工友們歷時兩月檢查用電線路和用戶,終于查出漏計用電量1762萬度,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700萬元。
幾十年來,我在參加了京山、京秦、京九、蘭新、西南、浙贛、東烏和京珠、泰贛等十數條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先后提出施工設計變更6次,解決重大技術難題52項,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小改小革30余次,排除送電運行故障310次,為企業減少損失和增加效益1380多萬元。我負責安裝的38個變配電所,全部一次性驗收合格,一次性送電成功,全部獲得了優質工程的認證。
一枝獨秀春不是,萬紫千紅才滿園
在工作中我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力量終歸是有限的,個人技術再好也只是一個人。如果把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一大批人,就等于把個人的技術力量放大了多少倍。如果帶出一個好的技術團隊,那給企業增加了多大一筆的財富呀!
這些年來我主動培養年輕人,毫無保留地傳授我的經驗和技能。公司里的年輕人把我的手機號親切地稱為“技術110”,他們遇到技術難題,可以隨時隨地咨詢我。我根據多年的經驗,編寫了技術手冊,制定出業務考核標準和制度讓他們學習。我還利用公司一年一度系統測試的機會,把他們集中起來培訓。我每到一個所,針對變電所設備線路逐個進行剖析,對核心部位重點講解,向他們提出問題,引導作他們思考回答。經過這些年的培養鍛煉,他們都養成了好習慣,不管在哪里施工,都隨身帶個小本,不忘隨時學習做筆記。這些年輕人的技術提高很快,公司的供電維護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提升,他們所在單位受到業主的多次嘉獎。
有人統計說我有幾百名徒弟,很多人都以是我的徒弟而自豪。目前在電務公司42名技師中,有35名是我的徒弟;在7名高級技師中也有5個是我的徒弟。
徒弟們也常說,我的“不講情面”有時讓他們受不了。我認為只要對工作有利,對他們成長有利,就必須這樣做。徒弟趙亞平是大學本科生,一次,他費了很大功夫完成了開關柜二次配線感覺良好。我看后認為他的配線工藝沒有完全達到標準要求,毫不客氣地要求他全部拽掉重來。他后來說,他當時雖然委屈得很,當看到我們干的工程業主給予了高度評價,一次性順利交工,他才真正理解了我的嚴要求。徒弟孫曉峰1992年就跟我學徒了。他有一次彎制硬母線,在允許范圍之內誤差了1.2毫米,我當時就讓他拍直了重做。嚴要求才讓他后來成同事們稱呼的“技術大拿”,成為數不多的年輕電力高級技師之一,擔任了供電維修隊隊長。對于當了領導干部的徒弟,我從來毫不留情。有一次,我到徒弟李洪江負責的西康鐵路青岔變電所檢查工作,在電纜溝里發現了一截不起眼的草繩。按規定電纜溝里是不允許有任何施工遺留物的。李洪江希望我網開一面,也給他這個領導留點面子。我說:“正因為你是我的徒弟,才要按規定重罰!”就為了這條草繩,全所每人被扣了好幾百。說實話大家月工資才千元,扣得這樣狠我也心疼,但不這樣他們不會敬畏制度和每個細節。從此以后,這個所里再也沒有發生過一絲一毫的差錯。現在,我的這些徒弟有的擔任了公司副總經理,有的當了項目經理,多數人成了技師、高級技師,他們照樣親切地喊我師傅。
青春奉獻終無悔,有情才是真男兒
電力工工作非常辛苦,風里來、雨里去是家常便飯,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我們從事的鐵路“四電”的施工更是高度流動分散,被稱為現代的“吉普賽人”。近年來,公司領導讓我負責全公司變配電所的檢測工作,我最忙的時候要橫跨幾個省,行程近萬公里,穿梭在十來個變電所之間工作。一個工點少則七八天,多則一個月。我每年奔波在各工點的時間在11個月左右。我始終認為,事業是一種追求,工作更是一種快樂。我把這種工作生活當作一種挑戰,同樣享受著充實的過程。
我喜歡收集石頭,每到一工地我都要揀上那里幾塊有特色的石頭,記錄一段美好回憶;我喜歡拍照,既拍干過的工程,又拍風土人情,豐富業余生活;我喜歡吹笛子,夕陽西下時坐在工地山坡上吹上一曲,抒發情感,寄托思念;我喜歡寫小詩,發給徒弟和同事分享,送去問候和祝福。我又喜歡網上聊天,給自己起了兩個網名,一個叫“四海為家”,一個叫“天邊的云”,表達我的情懷和生活。
我常常對妻子說,我身后有你這樣偉大的女人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在工地摸爬滾打幾十年,和千千萬萬個中國中鐵職工一樣,與家人分多聚少。我們夫妻結婚三十年,相守的日子加起來也不過三年。為了工期,我過年過節回不去,夏收秋收回不去,就連孩子老人生病也回不去。對女兒我更沒有盡到一個當父親的責任。一次單位放假,我懷著迫切的心情往家趕,想到馬上就要見到一年多沒見面的妻子和女兒激動得不得了,我連做夢都想聽女兒叫聲爸爸呀,可一進家門,女兒的一聲“叔叔好”讓我的心都快碎了……
有很多人說,無法理解你們筑路人的承受能力,你們這樣辛苦,憑什么能把工程個個都做成了精品?我說:憑著信念和堅守。因為我們施工的每個工程代表了中央企業,代表了中鐵一局,在外國人面前,還代表了中國!還有很多人說,你就說個心里話,那樣艱苦的環境你有過幸福嗎?我說當然有!當我和我的工友們親手安裝的一個又一個變配電所成為優質工程,當一條又一條鋼鐵大道在飛架,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為祖國經濟快速發展做著個人應有的貢獻,這不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滿足嗎?我從一個農村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沒有黨和國家對工人階級的關懷,沒有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沒有中國中鐵、中鐵一局這樣的沃土,就沒有我的今天。事業沒有終點,學習沒有終點,拼搏沒有終點!我將倍加珍惜榮譽,和大家一道,為共和國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奮斗,無愧于偉大的時代!
(T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