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表示,四川災區95%學校年底完成恢復重建

四川地震災區學校重建工作進展如何?災區學生現在生活怎樣?成為兩會內外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
9000余所學校重建任務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對災后恢復重建高度重視。魏宏介紹,除了中央災后恢復重建資金之外,中央財政還通過轉移支付、財力的支持,來幫助四川恢復重建工作。全國18個對口援建省市和自愿參與對口支援的幾個省,已和四川形成的對口援建項目有1980項,其中包括學校、醫院等民生項目。
四川省共有9145所學校需要恢復重建。目前納入國家規劃的39個極重和重災縣已開工建設學校1780所,其中在建的1560所,竣工的220所。12個省定重災縣已開工建設學校617所,占需要恢復重建學校總數的50.8%。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涂文濤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說,現在,北川、都江堰、青川、彭州等一些重災區許多學生還是在板房里上課,而震中汶川因地形復雜,板房搭建都很難,大多數學生轉移到外地就學。
為了讓學生早日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該省將加快學校重建進程。魏宏表示,力爭到年底完成學校恢復重建任務的95%。他說:“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更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和決心。”
把質量放在首位,既防不夠標準,也防超標準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到“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時,表情凝重而堅定,全場代表也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涂文濤說:“雖然重建工作任務艱巨,但我們首要的一條還是確保工程質量。”
他介紹,四川省明確了學校建設標準,對抗震設防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方面已經由省有關部門負責督察,教育部門負責加大重建資金的檢查力度。教育部門還把工程質量的一些標準編印成冊,開辦了好幾期相關學校負責同志的專門培訓。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也注意了兩個問題,一方面防止不夠標準,另一方面也防止超標準建設。”涂文濤說。
眼下,學校重建是四川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在兩會之前,四川省教育廳派出了8個檢查組到各地督察。兩會后,教育廳又將馬上召開全省會議,進一步安排學校重建工作。
科學重建,實現四川教育振興
硬件建設正在嚴密部署下開展,而學校的軟件建設需要更加周密的考慮。涂文濤說:“我們提出的目標就是:科學重建,實現四川教育振興。我們也有信心把重建工作做好!”
具體來說,就是結合整個教育發展的實際,從規劃開始,根據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結合人口流動的基本趨勢,進一步調整學校布局、優化教育結構。
“我們減少了很多只有十幾個學生的村小,現在中心校建在鄉,初中建在中心鎮,高中進縣城。”涂文濤介紹,下一步要加大寄宿制學校建設,為此省里還實施了一項3億元的工程,讓農村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有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他同時表示,在這次規劃中,四川還積極調整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的結構,補齊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的短腿。
四川是勞動力輸出大省,也確定了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戰略目標。“無論是從自身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勞務輸出和教育自身發展的角度,都需要我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涂文濤說,高中階段的增量將主要放在中職上,2007年,全省中職在校生110萬人,計劃3年內達到160萬。
涂文濤說,發展職教有兩個著力點,“從區域上講,一個是放在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中職;另一個是放在災區。我們將對災區學生等6類人群實行中職免費,也希望中央能對災區的中職教育發展給予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