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專電 2007年10月,“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首次被寫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這一歷史性突破經過網絡投票與專家評選,今天入選“2007年度中國現代遠程教育十大新聞”。
“2007年度中國現代遠程教育十大新聞”評選11日在京揭曉。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秘書長嚴繼昌說:“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被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再一次明確了我國發展遠程教育的定位和方向是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按照時間順序,揭曉的十大新聞分別是:政府積極推進高校本科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實現大學英語等全國統考科目網上考試;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數字教育公共服務示范工程”課題啟動;教育部批準兩家公司與有關試點高校聯合開展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通過總結性評估進入新發展起點;首個全國性職工學習網絡資源平臺開通;中共中央決定全國農村普遍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2007中國國際遠程教育大會在京召開;“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首次被寫進黨代會報告;教育部對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普通高校和電大進行專項檢查,確保辦學的主體地位;49門網絡教育精品課程榮登國家精品課程行列。
“從這些新聞不難看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孫綠怡說。
2007年4月,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完成對“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總結性評估。截至2006年年底,試點項目共計開出31個專科專業和18個專科起點本科專業,累計招生380多萬人。專家組認為,項目實施8年來,我國已初步形成多種媒體教學資源綜合應用為特色的網絡教學環境。
嚴繼昌說,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開放教育是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具有里程碑性質的項目。該項目通過評估表明,我國的遠程教育人才培養工程已經步入正軌。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陳麗說,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數字教育公共服務示范工程”課題啟動意味著我國公眾將逐步享受到學歷的和非學歷的、優質的、高效的、個性化的數字化學習產品及服務;首個全國性職工學習網絡資源平臺的創建則使網絡教育的層次和內涵不斷深化,更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這些舉措都是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在實踐中的重大創新,體現出我國教育不斷增強的公共服務職能。”她說。
嚴繼昌指出,現代遠程教育也在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力爭到2010年底,在全國基本建成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體系。今年底有望在鄉鎮、村實現站點全覆蓋。這既可以解決教育資源共享的問題,也將最終發揮“干部學習、農民得實惠”的積極作用。
《中國遠程教育》雜志社社長尹偉中指出,去年9月在京召開的中國國際遠程教育大會吸引了中外800余名代表參會。這表明,國家發展教育服務業的戰略已為現代遠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順應了遠程教育向著國際化、高質量方向發展的趨勢。
這次大會也顯示,遠程教育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選擇。陳麗說,在新時期,我國遠程教育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傳統遠程教育理論和實踐模式都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據悉,此次評選由《中國遠程教育》雜志社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遠程教育學院協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