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楊鎖林潛心鉆研6年讓泔水變廢為寶
2007/10/16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呼和浩特市下崗工人楊鎖林花費6年多時間,自籌資金80萬元研發出了使泔水變廢為寶的科學處理餐廚垃圾技術。目前,該項成果被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活動領導小組授予“重大經濟技術創新成果獎”,并獲得國家專利。
城市里的賓館、飯店每天都有大量的餐廚垃圾(俗稱泔水)產生,據調查,僅呼和浩特市的賓館、飯店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就將近400噸。以往處理泔水的方法是用于喂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對衛生、健康要求的提高,以泔水喂豬被認為是一種不衛生的做法被禁止。
泔水雖然被稱為垃圾,但其多半是由高營養原料加工成的食物殘留物,高蛋白、高脂肪和各種營養成分應有盡有,若把它們進行科學的處理轉化,往往會成為一種或多種有益的資源,使之變廢為寶,利國利民。楊鎖林研發的“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通過貯存脫水、生物滅菌、高溫滅菌烘干、脫脂成粒等無害化處理,形成約占垃圾總量20%左右的顆粒狀高蛋白無菌飼料及生物工業油、沼氣等有益資源,從而達到減少污染、阻斷病菌污染源,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同時還能形成一條循環經濟模式的鏈式產業,有利于綠色農業、養殖業、食品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勞動力就業。
楊鎖林從小就勤奮好學,喜歡動手動腦,對科技創新有著一股鍥而不舍的勁頭。他原是呼市糖廠的一名技術工人,2001年下崗后就開始了養豬生涯,在整日與豬為伍中他發現,城市里取之不盡、利弊參半的泔水是轉化利用的寶貴資源,從2003年開始,楊鎖林就一頭扎進泔水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的試驗中。泔水處理工藝需要脫水、分揀、滅菌、脫脂等流程,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涉及物理、微生物學、電磁學、機械制造等相關學科,這對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楊鎖林來說有極大的難度,楊鎖林不向困難低頭,他邊學邊干,遇到技術難題,不是翻書本,就是請教大專院校的老師、工廠里的師傅。在摸爬滾打中,他不但掌握了相關的知識,而且學會了車鉗銑刨磨等機械加工技術,一條生產線全是他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出來的。在試驗中他常常是推倒了一切從頭再來,失敗了多少次他已記不清了,他只記得光廢鐵就賣了十幾噸。搞試驗需要大量資金,他們夫妻倆雙雙下崗,為了籌措資金,親朋好友都借遍了,還變賣了兩處宅院,耗資80萬元。如今楊鎖林的心愿就是早日讓“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早日轉化為生產力,為治理環境,發展經濟做貢獻。
城市里的賓館、飯店每天都有大量的餐廚垃圾(俗稱泔水)產生,據調查,僅呼和浩特市的賓館、飯店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就將近400噸。以往處理泔水的方法是用于喂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對衛生、健康要求的提高,以泔水喂豬被認為是一種不衛生的做法被禁止。
泔水雖然被稱為垃圾,但其多半是由高營養原料加工成的食物殘留物,高蛋白、高脂肪和各種營養成分應有盡有,若把它們進行科學的處理轉化,往往會成為一種或多種有益的資源,使之變廢為寶,利國利民。楊鎖林研發的“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通過貯存脫水、生物滅菌、高溫滅菌烘干、脫脂成粒等無害化處理,形成約占垃圾總量20%左右的顆粒狀高蛋白無菌飼料及生物工業油、沼氣等有益資源,從而達到減少污染、阻斷病菌污染源,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同時還能形成一條循環經濟模式的鏈式產業,有利于綠色農業、養殖業、食品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勞動力就業。
楊鎖林從小就勤奮好學,喜歡動手動腦,對科技創新有著一股鍥而不舍的勁頭。他原是呼市糖廠的一名技術工人,2001年下崗后就開始了養豬生涯,在整日與豬為伍中他發現,城市里取之不盡、利弊參半的泔水是轉化利用的寶貴資源,從2003年開始,楊鎖林就一頭扎進泔水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的試驗中。泔水處理工藝需要脫水、分揀、滅菌、脫脂等流程,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涉及物理、微生物學、電磁學、機械制造等相關學科,這對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楊鎖林來說有極大的難度,楊鎖林不向困難低頭,他邊學邊干,遇到技術難題,不是翻書本,就是請教大專院校的老師、工廠里的師傅。在摸爬滾打中,他不但掌握了相關的知識,而且學會了車鉗銑刨磨等機械加工技術,一條生產線全是他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出來的。在試驗中他常常是推倒了一切從頭再來,失敗了多少次他已記不清了,他只記得光廢鐵就賣了十幾噸。搞試驗需要大量資金,他們夫妻倆雙雙下崗,為了籌措資金,親朋好友都借遍了,還變賣了兩處宅院,耗資80萬元。如今楊鎖林的心愿就是早日讓“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早日轉化為生產力,為治理環境,發展經濟做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