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主研發A型地鐵列車下線
2007/10/10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首列A型地鐵列車,22日在上海下線,標志著我國大容量地鐵列車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告破。
A型地鐵列車國產化是《國務院加快振興制造業若干意見》確定的16個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上海市重大產業科技攻關項目。承擔這項任務的上海電氣集團所屬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等單位,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和潛心研發,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實現了首列A型地鐵列車研發技術零的突破,比跨國公司研制同類產品的時間縮短一半。
據悉,新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460人;每輛車長度為22.8米,寬度為3米;最大運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與我國目前普遍運營的B型、C型列車相比,具有載客量大、功能先進、運行可靠等特點,尤其適合人口密度、流量大的特大型城市使用,可以解決加掛車廂過多帶來的諸多難題,有效緩解軌道交通運輸壓力。
記者在車廂內看到,整車配備了融安全保障和尖端技術為一體的旅客信息系統,每輛車內均裝有國內最先進的電子報站裝置,可在運行過程中動態顯示列車所處位置、運行方向和前方車站。車內還裝有與司機通話裝置,如在運行中遇到緊急情況,可使乘客與司機在第一時間進行溝通。此外,車內安裝了CCTV監視系統,可即時記錄車廂內發生的意外事件。
地鐵列車設計專家尹力明介紹,我國首次自主研制成功的A型地鐵列車,國產化率達到85%,總體達到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等跨國公司同等技術水平,并獲得了25項技術專利,而成本降低20%以上。經過運行測試達標后,有望實現規模化生產,進一步降低成本。
A型地鐵列車國產化是《國務院加快振興制造業若干意見》確定的16個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上海市重大產業科技攻關項目。承擔這項任務的上海電氣集團所屬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等單位,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和潛心研發,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實現了首列A型地鐵列車研發技術零的突破,比跨國公司研制同類產品的時間縮短一半。
據悉,新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460人;每輛車長度為22.8米,寬度為3米;最大運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與我國目前普遍運營的B型、C型列車相比,具有載客量大、功能先進、運行可靠等特點,尤其適合人口密度、流量大的特大型城市使用,可以解決加掛車廂過多帶來的諸多難題,有效緩解軌道交通運輸壓力。
記者在車廂內看到,整車配備了融安全保障和尖端技術為一體的旅客信息系統,每輛車內均裝有國內最先進的電子報站裝置,可在運行過程中動態顯示列車所處位置、運行方向和前方車站。車內還裝有與司機通話裝置,如在運行中遇到緊急情況,可使乘客與司機在第一時間進行溝通。此外,車內安裝了CCTV監視系統,可即時記錄車廂內發生的意外事件。
地鐵列車設計專家尹力明介紹,我國首次自主研制成功的A型地鐵列車,國產化率達到85%,總體達到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等跨國公司同等技術水平,并獲得了25項技術專利,而成本降低20%以上。經過運行測試達標后,有望實現規模化生產,進一步降低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