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光金鉛集團:發展循環經濟 實現節能減排
2007/9/30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亞洲最大的電解鉛企業,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公司,目前已經能夠從鉛鋅精礦中回收金、銀、銅、鐵、銻、鉍、銦、鎘等10余種有價元素。通過對鉛鋅冶煉過程中煙氣的治理回收,每年生產38萬噸硫酸;通過對鉛渣煙化提鋅產出次氧化鋅,部分次氧化鋅做成尾氣吸收劑合成硫酸鋅或氧化鋅,其余送氧化鋅廠加工,產出活性氧化鋅或納米氧化鋅。該集團公司通過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形成了諸多產業鏈,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節能減排。
作為國家大型企業、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第一批廢舊金屬再生利用領域的6家試點單位之一,該公司牢固樹立鉛鋅工業無廢物和消除浪費無極限的觀念,把提高再生資源利用,做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由之路。2000年,公司開始發展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自制設備,自選工藝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理能力從2萬噸逐步擴大到6萬噸。2004年,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了十萬噸再生鉛項目,年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15萬噸,年產合金鉛4萬噸,鉛泥6.4萬噸,聚丙烯8000噸,新增銷售收入9.6億元。由于采用了CX集成預處理技術和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兩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技術,工藝裝備實現了全密封、全自動、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物料分離徹底。同國內單純再生鉛企業相比,具有綜合能耗低,環保效果好、金屬加工率高等優勢,單位能耗指標按標煤折算降低100千克,硫的回收利用率達到97%,金屬回收率達到98.5%。
該公司利用自己擁有重有色金屬產學研基地,鉛鋅冶煉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平臺,加強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雙贏。在國內鉛冶煉行業,首家運用了二氧化硫非定態轉化制酸技術,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和全濕法煉金技術。二氧化硫非定態轉化制酸技術的采用解決了傳統煉鉛工藝二氧化硫污染的問題,既凈化了鉛冶煉廢氣,又增加了經濟效益,是傳統煉鉛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實現國內首家工業化生產,較徹底地解決了傳統鉛冶煉中二氧化硫難以充分回收利用,環保效果差等弊端,使二氧化硫濃度提高到14%左右,再采用兩轉兩吸工藝制成硫酸,使硫的總利用率達97%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尾氣排放濃度僅為每立方14毫克,從而使二氧化硫的轉化吸收效果達到了國內最高水平。
去年,該公司鉛冶煉金屬回收率達96.51%,創出了高水平,鉛系統綜合回收占總收入的7.8%,利潤占總利潤的55.3%;鋅系統綜合回收收入占總局收入的3.88%,利潤占總利潤的47.9%。今年上半年,全公司共完成工業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41.6%;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5%。
作為國家大型企業、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第一批廢舊金屬再生利用領域的6家試點單位之一,該公司牢固樹立鉛鋅工業無廢物和消除浪費無極限的觀念,把提高再生資源利用,做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由之路。2000年,公司開始發展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自制設備,自選工藝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理能力從2萬噸逐步擴大到6萬噸。2004年,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了十萬噸再生鉛項目,年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15萬噸,年產合金鉛4萬噸,鉛泥6.4萬噸,聚丙烯8000噸,新增銷售收入9.6億元。由于采用了CX集成預處理技術和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兩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技術,工藝裝備實現了全密封、全自動、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物料分離徹底。同國內單純再生鉛企業相比,具有綜合能耗低,環保效果好、金屬加工率高等優勢,單位能耗指標按標煤折算降低100千克,硫的回收利用率達到97%,金屬回收率達到98.5%。
該公司利用自己擁有重有色金屬產學研基地,鉛鋅冶煉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平臺,加強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雙贏。在國內鉛冶煉行業,首家運用了二氧化硫非定態轉化制酸技術,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和全濕法煉金技術。二氧化硫非定態轉化制酸技術的采用解決了傳統煉鉛工藝二氧化硫污染的問題,既凈化了鉛冶煉廢氣,又增加了經濟效益,是傳統煉鉛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實現國內首家工業化生產,較徹底地解決了傳統鉛冶煉中二氧化硫難以充分回收利用,環保效果差等弊端,使二氧化硫濃度提高到14%左右,再采用兩轉兩吸工藝制成硫酸,使硫的總利用率達97%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尾氣排放濃度僅為每立方14毫克,從而使二氧化硫的轉化吸收效果達到了國內最高水平。
去年,該公司鉛冶煉金屬回收率達96.51%,創出了高水平,鉛系統綜合回收占總收入的7.8%,利潤占總利潤的55.3%;鋅系統綜合回收收入占總局收入的3.88%,利潤占總利潤的47.9%。今年上半年,全公司共完成工業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41.6%;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