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工會組織助貧困學子夢圓金秋

北京:2007年“工會金秋助學”行動啟動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記者丁國元 實習生胡煒 李杰)今天上午,北京市總工會在職工幫扶中心舉行了2007年“工會金秋助學”啟動儀式,100名來自困難職工家庭的子女在入學前得到了每人2000元的愛心資助,這標志著北京市各級工會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全面展開。
李艷麗是今天的一位受助者,她的父親是京煤集團物業公司的管道維修工,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是這個5口之家的全部生活來源。今年高考,李艷麗被首都師范大學錄取,但高額的學費讓家里發了愁。北京市總工會和京煤集團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給這個貧窮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據了解,2005年~2006年,北京市各級工會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共幫助6286名困難職工子女解決了入學難問題,資助金額達976.6萬元。北京職工幫扶中心有關人員表示,要將“金秋助學”活動長久進行下去,使更多的困難職工子女得到幫助,圓他們一個大學夢。
河北:400萬元助學金發放給2000學子
本報石家莊8月21日電(記者張世斌 通訊員趙偉龍)今日上午,河北省11個設區市同時舉行“金秋助學”資助儀式。各級工會開始把多方籌措的400多萬元助學資金陸續發放到全省2000多名城市特困職工和農民工子女手中。河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總工會主席臧勝業在石家莊出席了資助儀式。
在今天舉行的石家莊市總工會“金秋助學扶困育才”行動資助儀式暨“希望之星”聯誼會上,首批30名特困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得到了救助。其中,省總工會對考入大學本科的學生每人資助1000元,考入大專的每人800元,特困女職工子女在此基礎上再加500元;石家莊市總工會對考入大學的特困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每人資助2000元,考入大專的每人資助1600元。此次資助儀式的舉行,標志著全省工會系統“金秋助學”活動進入資金集中發放階段。
在資助儀式上,石家莊市創典居家具、石家莊光明實業總公司分別向石家莊市總工會“金秋助學扶困育才”基金捐款3.1萬元和1萬元。隨后,自2002年以來受到石家莊市總工會資助的327名“希望之星”學生代表,表演了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表達他們的感恩之情。
據省總工會副主席劉書為介紹,從2005年開始,河北省總工會每年都把“金秋助學”活動作為全年為職工群眾辦的實事之一。截至去年底,各級工會組織共籌集助學資金1150多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4071人,對當年考上大學的特困職工子女一個不漏地給予了資助,實現了“不讓一名特困職工子女因貧困上不起大學”的承諾。今年的活動開展以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目前全省工會已籌集助學基金400多萬元。近日各級工會組織將通過幫扶中心把一筆筆助學金發放到全省2000多名城市特困職工和農民工子女手中。
遼寧:各級工會籌集助學金1716萬元
本報沈陽8月21日電(記者顧威)“工會的資助,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在8月21日遼寧省總工會金秋助學活動授助儀式上,考入吉林大學的梁文昊家長梁偉光激動地說。
梁偉光是沈陽航天新光公司職工,月收入只有960元。妻子因病提前退休,女兒患先天性心臟病,長年用藥,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實在無法承擔兒子考上大學要交的7000多元費用。作為今年首批受助對象,省總工會發放給他家2000元助學金。
據悉,遼寧省工會組織目前已籌集“金秋助學”資金1716萬元,受助困難職工子女及農民工子女預計達到15266人。21日,遼寧省內14個市工會及產業工會也同時舉行了“金秋助學”授助儀式。
又訊(通訊員陳利民 記者顧威)“我叫陳富,是黑龍江喀山縣人。7年前,我們夫妻倆來到中山區環衛處當清潔工。今年,女兒考上了河北醫科大學。在我們為學費發愁時,工會組織的‘金秋助學’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20日上午,在遼寧省大連市總工會“竭誠服務之家”一站式服務大廳舉行的大連市總工會2007年“金秋助學”活動啟動儀式上,陳富代表受到資助的困難農民工家庭激動地說。
今年剛剛被大連24中學保送到北大化學系的黃云翔表示:“你們的愛心溫暖了我,我要做一個愛心的傳遞者,讓更多的人感受這份愛,感受這份溫暖,讓世界充滿愛。”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汪集剛出席啟動儀式,并向學生代表發放了助學金。啟動儀式結束后,汪集剛把黃云翔叫到跟前,把2000元助學金遞到小黃的手里,勉勵他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孝敬母親。
據了解,大連市各級工會已籌集助學金293.2萬元,計劃資助1791名困難職工子女。
福建:多渠道幫扶困難職工子女
本報訊(記者吳鐸思)今年上大二的羅福萍,每年暑期都要打些零工掙學費。這個暑假對他來說既充實又有意義——通過福建省總工會舉辦的“金秋助學”活動,他被安排到福州電力設計院勤工儉學。“走進企業,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同時還能學到一些書本之外的知識,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羅福萍說。
據悉,從2000年開始,福建省總開展了以捐資助學、幫扶結對、勤工助學為主要方式的“金秋助學”活動,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一批批愛心人士不斷加入到資助者的行列中來。
通過幾年的實踐,福建省總不斷拓展思路,創新“金秋助學”活動方式。今年,省總與3家單位攜手,提出“伸出你的雙手、讓夢想成真”的活動主題,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特困職工或因病因災致貧的困難職工家庭中當年被大專以上院校錄取的新生和部分品學兼優的在校生、困難農民工子女作為幫扶重點。
為多渠道幫助困難職工子女順利完成學業,省總牽頭組織了“走進企業,體驗勞動”大學生暑期勤工儉學活動。福建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路平表示,“金秋助學”作為工會送溫暖工程的一個品牌活動,將一如既往、一以貫之、年復一年地進行下去。截至7月底,全省工會共籌集助學資金680萬元,資助學生6162名,其中農民工子女3010人。
河南:資助5.7萬困難學子上大學
本報訊(記者肖樹臣)“我是一名孤兒。1歲多父母離異,母親遠走他鄉;8歲時我爸爸又去世了。”8月16日,在河南省總工會與省教育廳聯合舉辦的“2007金秋助學”活動啟動儀式上,三門峽一高楊芳芳同學的講述深深打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48家企業當天捐出助學款超過5000萬元。據統計,全省各級工會籌集救助資金已達2.068億元,幫5.7萬名困難職工子女圓了大學夢。
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以來,河南省總工會不斷拓寬助學渠道、不斷創新助學載體,不斷完善助學網絡,不斷營造助學氛圍,逐步創建了一個“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非常關注、工會組織積極運作”的社會化長效助學機制。
首先是抓源頭參與,省總連續4年與省教育廳聯合發文,專門開展資助特困職工子女上大學活動。建立河南省困難學生救助聯席辦公會,省總作為主要成員參加救助和協調。
其次由工會牽頭開展“單位集體對口幫、領導干部一幫一、黨員職工結對幫”等多種形式資助貧困家庭的學生上學。對個別特困職工子女由單位或個人出資一包到底,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第三是發動企業捐助一日利潤和干部員工捐助一日工資,依托大企業冠名建立助學基金,由工會搭建愛心平臺,為困難職工子女送去一份切切實實的幫助。
與此同時,全省各地采取多層面、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焦作、新鄉等地依托大企業冠名建立助學基金,基金由企業工會掌握,市、縣工會將掌握的困難學生分配到企業,制定救助標準,由企業負責發放。目前,全省已建立助學基金5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0多家。
來源:工人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