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工會學習胡錦濤總書記“6·25”重要講話的體會
2007/8/6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胡錦濤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發表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富于創新。講話科學分析了當前我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闡述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開好黨的十七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團結奮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黨領導下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工會如何以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導,團結廣大職工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結合總書記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工青婦界別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的重要講話,我認為,工會組織要深刻領會,牢牢把握,自覺實踐“四個堅定不移”,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研究把握新課題,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要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增強團結帶領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
首先,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工會組織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總工會提出了“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學習胡錦濤總書記講話,我們應該深化對工會維權觀的認識,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做好職工維權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工會維權觀堅持以職工為本,把密切聯系職工群眾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堅持一切依靠職工群眾、一切為了職工群眾的原則,堅持“兩個維護”相統一,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涵,體現了胡錦濤總書記“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工會維權觀以和諧發展、互利共贏為基本理念,充分反映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理念;工會維權觀以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為基本要求,切實貫徹了黨對新時期工會維權工作的重要方針。
其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研究把握新課題,工會組織要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機遇、新挑戰,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工青婦界別政協委員聯組討論,就積極發揮工青婦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黨的六中全會提出要建立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的任務,工青婦組織在這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
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的宗旨,切實維護職工權益是工會的神圣使命。發揮工會作用,就必須不斷研究新情況,把握新方法,創新工會維權工作機制。工會組織應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強化責任意識,從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以解決職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創造性地做好維權工作。
我認為,當前,職工維權機制主要應該在這幾個方面下功夫:即以有效實施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為載體,建立依法協調勞動關系機制;以普遍推行企業職代會制度為基本形式,建立職工民主管理機制;以組織職工群防、群控、群治為特色,建立企業勞動安全生產保障機制;以推進勞動爭議預警、調解、監督為重點,建立勞動爭議預防調處機制;以保障困難職工基本生活為目標,建立扶貧幫困救助機制。
其三,增強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工會組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胡錦濤總書記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強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和諧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對加強新時期群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明了工會工作的方向。工會組織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切實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
這些年,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工會工作,切實加強了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各地在黨委組織部門幫助下,建立健全“黨建帶工建”機制,明確工會組建與黨組織建設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同步實施,加快了非公企業工會組建,逐步實現“哪里有職工,哪里就要建立工會組織”的要求,為職工維權工作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作為工會組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本領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履行好神圣使命,從而不辜負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期望。
加強自身建設,重要的一條是要按照頭腦清醒、政治堅定、作風務實的要求,建設一支具備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素質的優秀工會干部隊伍。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打破思想觀念束縛,創新工會工作發展;要提高政治素質,認識把握大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要搭建爭先創優平臺,大興創新創優之風,提升工會干部創新能力;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企業、職工,提高分類指導能力。
作為黨領導下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工會如何以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導,團結廣大職工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結合總書記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工青婦界別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的重要講話,我認為,工會組織要深刻領會,牢牢把握,自覺實踐“四個堅定不移”,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研究把握新課題,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要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增強團結帶領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
首先,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工會組織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總工會提出了“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學習胡錦濤總書記講話,我們應該深化對工會維權觀的認識,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做好職工維權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工會維權觀堅持以職工為本,把密切聯系職工群眾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堅持一切依靠職工群眾、一切為了職工群眾的原則,堅持“兩個維護”相統一,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涵,體現了胡錦濤總書記“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工會維權觀以和諧發展、互利共贏為基本理念,充分反映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理念;工會維權觀以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為基本要求,切實貫徹了黨對新時期工會維權工作的重要方針。
其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研究把握新課題,工會組織要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機遇、新挑戰,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工青婦界別政協委員聯組討論,就積極發揮工青婦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黨的六中全會提出要建立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的任務,工青婦組織在這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
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的宗旨,切實維護職工權益是工會的神圣使命。發揮工會作用,就必須不斷研究新情況,把握新方法,創新工會維權工作機制。工會組織應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強化責任意識,從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以解決職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創造性地做好維權工作。
我認為,當前,職工維權機制主要應該在這幾個方面下功夫:即以有效實施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為載體,建立依法協調勞動關系機制;以普遍推行企業職代會制度為基本形式,建立職工民主管理機制;以組織職工群防、群控、群治為特色,建立企業勞動安全生產保障機制;以推進勞動爭議預警、調解、監督為重點,建立勞動爭議預防調處機制;以保障困難職工基本生活為目標,建立扶貧幫困救助機制。
其三,增強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工會組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胡錦濤總書記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強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和諧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對加強新時期群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明了工會工作的方向。工會組織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創新職工維權工作的有效機制,切實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
這些年,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工會工作,切實加強了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各地在黨委組織部門幫助下,建立健全“黨建帶工建”機制,明確工會組建與黨組織建設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同步實施,加快了非公企業工會組建,逐步實現“哪里有職工,哪里就要建立工會組織”的要求,為職工維權工作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作為工會組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本領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履行好神圣使命,從而不辜負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期望。
加強自身建設,重要的一條是要按照頭腦清醒、政治堅定、作風務實的要求,建設一支具備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素質的優秀工會干部隊伍。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打破思想觀念束縛,創新工會工作發展;要提高政治素質,認識把握大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要搭建爭先創優平臺,大興創新創優之風,提升工會干部創新能力;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企業、職工,提高分類指導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