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八成技校生愿來甬就業 兩地校企合作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已全部被“搶”走。記者殷浩攝
核心提示
中國寧波網訊:昨日,江北區招聘團來到第一站山西,走訪了當地兩家國家重點職業技術學院,與學校就業指導處負責人開展交流后發現,寧波對山西職校的吸引力正在迅速增強,寧波山西非常適合開展勞動用工供求合作,有關部門可以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江北區民營企業協會代表全區企業向校方預約了明年的畢業生。
山西職校畢業生很吃香
昨天冒著蒙蒙細雨,江北招聘團一行6人先后來到位于太原市的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和位于晉中市太谷縣的山西交通技師學院進行調查走訪,發現山西的職業教育十分發達,職校的畢業生技能比較過關,在就業時也因此非常吃香。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山西省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很快。2006年山西省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技術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共有學校599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共計招生21.5萬多人,比上年增加3.45萬人;每年的畢業生達到12萬人以上。其中光國家承認的技師學院就有11所。這些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培養計算機、數控操作、機械工程操作(焊接工、機修工、汽車維修等工人都從該專業培養)、電子電氣技術應用、建筑工程等。山西交通技師學院是國家重點技工學院,該校實習準軍事化管理,并實行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按學生的才能決定培養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以及技師、高級技師等各種不同的人才層次,以滿足用工單位的不同需求。
由于專業比較適合市場需求,這些學生的畢業分配十分吃香。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的3000多名畢業生現在已經全部被用工單位“搶”光,而山西交通技師學院的700多名應屆畢業生也已經分配完畢。該校的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副主任王永忠表示,在山西,讀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成為山西山里娃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這種處境的一條有效途徑。
目前,山西學生畢業主要的就業地方還側重在華北地區,包括太原以及山西本省、河北、京津唐等地,到長三角各大城市就業的還不多。
八成學生愿意來甬工作
江北招聘團在兩所學校對學生開展了現場調研,結果令人欣喜。當地有80%的學生表示愿意來寧波就業,顯示出隨著寧波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山西學生的吸引力正在迅速增強。山西學生以往不出遠門的就業觀念正在逐漸改變。
招聘團在當地學校的幫助下,現場發放了調查表70多份,回收39份。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名學生沒聽說過寧波,僅有8名學生表示不愿意來寧波就業。而愿意來寧波就業的學生達到31名,占比達到80%。很多學生表示,寧波經濟發展較快,發展有前途,收入相對較高,機會也相對較多。
“我們剛有大約30多名學生到寧波保稅區工作,學生打電話回來反映還不錯。總體上來說,寧波的就業環境不錯,政府對企業用工的要求比較嚴格,企業用工比較規范。”山西交通技師學院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副主任王永忠表示,由于學生反映較好,包括寧波在內的長三角城市現在已經成為學校重點向學生推薦就業的地方。
山西人一般不輕易跳槽
據記者了解,以往來寧波就業的山西人并不多。與記者一起前來山西考察的嘉隆工業公司企業管理部科長卜曉芳也是山西人,在寧波工作已有6年,她告訴記者,在寧波工作期間基本上沒有遇到過在這邊工作的老鄉。主要原因是山西人的本土意識較強,而且寧波離山西相對較遠,山西人更愿意在山西本地和華北一帶如北京、天津等地就業。隨著新一代擁有專業技能的職校學生陸續走上就業崗位,估計將有越來越多的山西人來到寧波就業。
“山西人的特點是比較專業,一般不會輕易跳槽。”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辦主任蔣鳴表示。這對憂心于流動性太強的眾多寧波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這兩所學校的教育質量都還不錯,學生肯吃苦,我們有意向進一步跟這些學校聯系。”隨行的寧波金田銅業集團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李建軍這樣告訴記者, “只要專業對口,綜合素質好,我們企業有意向將其作為一個重點技工輸入地之一進行考察。”
寧波工薪待遇吸引力強
山西學生現在愿意到外地,特別是更多的學生愿意到經濟較為發達的長三角城市就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山西當地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少,而且給的工資也比較低。
據了解,與長三角相比,山西民營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去年該省的民營企業總數為64.9萬戶,集中在煤產品深加工行業;其中中小企業總戶數為6.6萬戶,尚不到寧波中小企業的總量。當地的一般工人月薪僅為500元,中級、高級技工的平均月薪也僅在700元至800元之間。長三角城市平均每月1500元的工薪待遇可以說對山西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山西當地民營企業的工薪發放也讓眾多學生有所憂慮。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辦主任蔣鳴在交流中透露,山西當地民營企業給工人開出的月工資為700元左右,但時常出現拖欠工人工資的情況,這讓學校很不放心;而寧波當地政府對企業工資發放等有著較為嚴格的管理,所以山西學生比較認可寧波企業。
-建議
定向培養對口技工
在采訪調查中,記者發現在山西各個職業技術學院就學的學生家庭收入普遍不高,家庭成員一般多達5人,而家庭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之內,最低的僅為300元,經濟壓力很大。“這些學生很清苦,也吃得起苦,我們企業愿意資助培養。”昨天在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調研時,隨行的寧波嘉隆工業公司企業管理部科長卜曉芳提出,愿意通過出資資助某個班級的活動經費等形式,與山西當地職業技術學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讓這些學生來寧波實習、來嘉隆工作。對于這個建議,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當即表示出很大的興趣。雙方約定下次就這個合作方式進行深入洽談。
寧波市工商局江北分局局級調研員、江北區民營企業協會副會長孫鳳鳴認為,這種兩地校企合作的形式,是比較有益的嘗試。
向校方預約明年畢業生
昨天在山西交通技師學院,江北區民營企業協會代表江北企業向該校負責人提出了口頭預約要求,邀請該校2008年的畢業生前來寧波實習和就業。孫鳳鳴表示,我們招聘團回到寧波后,將對有用工需求的企業進行再次調查,了解具體的用工專業需求和用工數量,并將組織企業前來招聘。
有關人士指出,目前山西到寧波來就業的人員并不多,兩地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也不緊密,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兩地勞務人才供需單位之間的合作外,政府的就業指導機構應該適時介入,使寧波山西兩地的用工供需合作能夠走上規范、有序的軌道,讓山西有技能的人才、學生和寧波企業實現雙贏。
稿件來源: 東南商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