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個低保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成立 低保對象有望走向自立
】
圖為低保人員填寫職業培訓意愿。
28歲的李俠住在利民社區,她和丈夫學歷都不高,沒有什么技術,一直找不到固定工作,一家三口都享受城市低保。看到我市舉辦首期低保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班的通知,李俠主動報了名。昨天上午培訓班開學了,坐在教室里,李俠高興地對記者說,從心里講我不想吃低保,這次我要好好學電腦,給自己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5月24日上午,我市首個城鄉低保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在淮海職業學校揭牌。和李俠一樣,70多名低保人員參加了首期職業培訓班,將接受電工、電子、電腦、縫紉等技能培訓。據介紹,為低保人員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在我省尚屬首開先河。
動態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城市低保覆蓋人數達63927人,而像李俠這樣的群體則屬C類低保對象,即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占到三成。對失業、無業、喪失勞動能力的城市居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救助困難群體的制度性安排。而其中一部分有勞動能力卻不愿就業者,無疑屬于“懶漢吃低保”,也降低了政府低保資金的使用效率。
據了解,我市民政部門已制定了就業年齡段低保對象漸退管理服務的具體辦法,將低保政策和就業扶持政策相結合。在法定勞動年齡內且有勞動能力者,申請低保時要進行求職登記,各鄉鎮 、街道就業服務機構或民政部門組織其參加職業培訓,并由職介和培訓機構為其提供就業推薦。正在享受低保待遇的低保就業服務對象就業后,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標準的,其家庭可以享受3個月的漸退幫扶補助。而對于不進行求職登記、不接受職業指導職業培訓以及兩次不接受推薦就業的,本人暫停享受低保待遇,3個月內不再受理其低保申請,從制度上逐步斷其“后路”,“迫”其就業,使之不能坐享他人勞動成果。
據悉,我市將把低保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一項長期工作,逐步增加培訓基地數量,擴大培訓項目和人員規模,使具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都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盡早脫貧。
稿件來源: 淮北日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