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宅男程序員的辭職
擁有4年程序員職業生涯的項希敏最近十分郁悶:他失業了,不是公司裁員,而是他不適應新環境而主動辭職。
帶著厚厚眼鏡的項希敏本來是上海某家通信技術公司的程序員,而他的性格也十分契合這份職業:深沉、不喜與人交往。過硬的編程技術幫助他逃過了公司的第一波大裁員。可還沒得意幾天,麻煩就來了。
“HR通知我,由于公司的確困難,高層決定再次削減IT部門的人員編制,但為我安排了轉崗的機會。”就這樣,項希敏被安排轉到了客服部門,由于性格與工作內容格格不入,他一直郁郁寡歡,終于在上周辭了職,心中也悶悶不樂。
錦囊:積極充電應對形勢
智聯招聘專家郝建通過上海商報指出,IT行業人才更新換代的頻率比普通行業更加快。“從前只要懂得VisualBasic、C 等基本的計算機語言,就能成為搶手人才,現在就不同了。要想跟上行業的腳步,就必須不斷充電、吸收新知識。”
“什么都略懂一點,生活更多彩一些。”《赤壁》電影中孔明的臺詞十分呼應當下的經濟形勢。郝建通過上海商報向求職者指出,IT人才的復合性素質尤為重要。受金融危機威脅,IT企業除了裁員和長假外,通常會采用員工輪崗的形式來縮減成本。以往單純從事設備管理、網絡維護等初級工作的員工將遭遇考驗,會被要求兼任產品研發、客戶服務方面的業務,若難以勝任,還是會被辭退。
案例二:畢業生自認廉價白菜
“我上個月10號參加了一個應屆生招聘會,才投出去了兩份簡歷,人太多,13號跑了四個人才市場,又只投出兩份。”在天涯社區IT視界板塊,一位輾轉奔波卻顆粒無收的應屆生Ronan大倒苦水。“當時感覺大豐收,可最后都石沉大海。
Ronan的困惑,代表了IT應屆生的普遍心態:“感覺自己的條件還行吧,參加了好幾個學校項目的開發,通過了軟件設計師考試,獲得過三等獎學金,還有幾個三好學生證書,畢業設計還是優。”Ronan表示,在周圍同學都簽了的時候,他開始越來越焦躁。
我們該去哪兒?”
錦囊:“冷門”職業更具潛力
對于焦灼的求職者來說,明鏡止水的擇業心態是成功的第一步。“在經濟偏弱的大背景下,求職者在行業選擇時需要更加謹慎,不但要看清當前的職位狀況,還需關注未來發展潛力及穩定性。”
郝建建議IT專業應屆生,不要只將眼光盯住IT企業,現在幾乎所有的IT公司都在精簡人員,此時前去應聘前途多半渺茫。相反,在國家擴大內需的宏觀趨勢下,快速消費品行業、教育行業(遠程培訓、課件制作)、醫療、鐵路等行業中的IT部門都將成為不錯的選擇,房地產行業則極不推薦。此外,應屆生也不能只考慮大城市,隨著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出臺,一些國家補貼、投資較大的待發展地區也存在相當多不錯的就業機會。
案例三:招聘計劃變成空心湯團
好不容易通過了騰訊公司的面試,小馬禁不住幻想起跳槽后的美好前景。“茶水間有零食,行業有發展,騰訊的人真幸福。”
可是左等右等,沒有消息。致電詢問后得到的消息令人大跌眼鏡:公司人事計劃變動,網絡部精簡,招聘計劃暫時擱淺!“我真暈!打算精簡還招聘個啥啊!”小馬的這則帖子引起不少網民的同情。
明哲保身求穩為主
郝建向上海商報記者表示,IT行業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企業發展難免要“挖人墻角”。此時個人應該將長期的發展規劃納入考慮。“老企業可以用發展前景和感情留人。如果企業能提供成長培訓、期權分配等前景許諾來挽留,那員工現階段還是求穩為主。除非待遇差別懸殊,否則不建議跳槽。”
擁有4年程序員職業生涯的項希敏最近十分郁悶:他失業了,不是公司裁員,而是他不適應新環境而主動辭職。
帶著厚厚眼鏡的項希敏本來是上海某家通信技術公司的程序員,而他的性格也十分契合這份職業:深沉、不喜與人交往。過硬的編程技術幫助他逃過了公司的第一波大裁員。可還沒得意幾天,麻煩就來了。
“HR通知我,由于公司的確困難,高層決定再次削減IT部門的人員編制,但為我安排了轉崗的機會。”就這樣,項希敏被安排轉到了客服部門,由于性格與工作內容格格不入,他一直郁郁寡歡,終于在上周辭了職,心中也悶悶不樂。
錦囊:積極充電應對形勢
智聯招聘專家郝建通過上海商報指出,IT行業人才更新換代的頻率比普通行業更加快。“從前只要懂得VisualBasic、C 等基本的計算機語言,就能成為搶手人才,現在就不同了。要想跟上行業的腳步,就必須不斷充電、吸收新知識。”
“什么都略懂一點,生活更多彩一些。”《赤壁》電影中孔明的臺詞十分呼應當下的經濟形勢。郝建通過上海商報向求職者指出,IT人才的復合性素質尤為重要。受金融危機威脅,IT企業除了裁員和長假外,通常會采用員工輪崗的形式來縮減成本。以往單純從事設備管理、網絡維護等初級工作的員工將遭遇考驗,會被要求兼任產品研發、客戶服務方面的業務,若難以勝任,還是會被辭退。
案例二:畢業生自認廉價白菜
“我上個月10號參加了一個應屆生招聘會,才投出去了兩份簡歷,人太多,13號跑了四個人才市場,又只投出兩份。”在天涯社區IT視界板塊,一位輾轉奔波卻顆粒無收的應屆生Ronan大倒苦水。“當時感覺大豐收,可最后都石沉大海。
Ronan的困惑,代表了IT應屆生的普遍心態:“感覺自己的條件還行吧,參加了好幾個學校項目的開發,通過了軟件設計師考試,獲得過三等獎學金,還有幾個三好學生證書,畢業設計還是優。”Ronan表示,在周圍同學都簽了的時候,他開始越來越焦躁。
我們該去哪兒?”
錦囊:“冷門”職業更具潛力
對于焦灼的求職者來說,明鏡止水的擇業心態是成功的第一步。“在經濟偏弱的大背景下,求職者在行業選擇時需要更加謹慎,不但要看清當前的職位狀況,還需關注未來發展潛力及穩定性。”
郝建建議IT專業應屆生,不要只將眼光盯住IT企業,現在幾乎所有的IT公司都在精簡人員,此時前去應聘前途多半渺茫。相反,在國家擴大內需的宏觀趨勢下,快速消費品行業、教育行業(遠程培訓、課件制作)、醫療、鐵路等行業中的IT部門都將成為不錯的選擇,房地產行業則極不推薦。此外,應屆生也不能只考慮大城市,隨著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出臺,一些國家補貼、投資較大的待發展地區也存在相當多不錯的就業機會。
案例三:招聘計劃變成空心湯團
好不容易通過了騰訊公司的面試,小馬禁不住幻想起跳槽后的美好前景。“茶水間有零食,行業有發展,騰訊的人真幸福。”
可是左等右等,沒有消息。致電詢問后得到的消息令人大跌眼鏡:公司人事計劃變動,網絡部精簡,招聘計劃暫時擱淺!“我真暈!打算精簡還招聘個啥啊!”小馬的這則帖子引起不少網民的同情。
明哲保身求穩為主
郝建向上海商報記者表示,IT行業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企業發展難免要“挖人墻角”。此時個人應該將長期的發展規劃納入考慮。“老企業可以用發展前景和感情留人。如果企業能提供成長培訓、期權分配等前景許諾來挽留,那員工現階段還是求穩為主。除非待遇差別懸殊,否則不建議跳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