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講報告: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創建中國特色的學習型企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大家好: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是中國石油下屬最大的電力企業,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有成員企業11個,職工8927人。年發電能力60億千瓦時、供電能力150億千瓦時、供熱能力1800萬吉焦、主營收入60多億元。
今天,站在這個演講臺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慶油田電力人的驕傲和大慶油田的自豪。回顧學習型企業創建之路,和同志們分享創建成果,我們由衷地體會到,由全國總工會和中央文明辦等八部委聯合開展的創爭活動,是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基礎工程,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推動企業科學發展、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兩論”起家基本功,永遠是大慶油田電力集團創建學習型企業的根本動力源泉
大慶“兩論”起家基本功,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優良傳統和寶貴優勢。當年大慶石油會戰,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靠“兩論”起家,造就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級先進群體。余秋里、康世恩以及后來的宋振明、陳烈民等領導同志,組織職工學習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通過學習,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會戰職工發出胸懷全局、氣壯山河的豪邁誓言:“這困難那困難,國家沒油是最大的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要高速度高質量拿下大油田,把中國貧油帽子甩到太平洋”,把大會戰打了上去,由此形成了“兩論”起家光榮傳統。七十年代周恩來指示大慶“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從此“兩論”基本功就成了大慶學習應變的代名詞。大慶油田以學習起步,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豪邁誓言中,建成了世界矚目的大油田。直到今天,大慶油田仍然傳承著“兩論”起家的光榮傳統,在油田開發進入高含水期,開采難度大的情況下,果斷地提出并規劃了創建百年油田、“為祖國加油”的宏偉藍圖,打響了高科技新會戰,掀起了科技興油的熱潮,實現了企業第二次創業。改革開放以來,大慶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理念,繼續堅持思想領先。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以及學習型組織等前沿管理理論無不印上大慶自身管理風格和特色。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的“創爭”活動正是根植在大慶這片沃土上,貫穿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承著大慶油田講學習的傳統,在“創爭”活動五年多的實踐中,走出了一條兼有石油行業特色和電力行業特征的創建道路,實施了“三步走”創建戰略,即創建學習型領導班子,以干部學習帶動全員學習;創建學習型團隊,以共同學習輻射全程學習;創建助學、導學、督學、促學的學習機制,形成“人人是學習的主體,處處是學習的課堂,時時有學習的機會”的良好氛圍。
創爭活動中,面對“什么是”和“怎么辦”的問題,我們堅持邊實踐邊認識開拓前進。經過上下結合半年時間調研和三十次修改,我們制定了《學習型企業和知識型職工考核評價體系》60條,于2005年4月頒布試行。又相繼推出“十項提升”、“十大超越”、“學習培訓十種方式”、“打造學習型班組十有”40條,逐漸形成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基本框架。
二、實踐第一,大膽創新,走一條中國特色的創建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帶來企業組織方式、運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變,對傳統企業管理模式提出了尖銳的挑戰,也帶來了企業發展的新機遇。我們深刻認識到,決定企業命運的根本問題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創建學習型企業的關鍵是企業的戰略制勝。在確保公司向站穩中國石油最大電力集團的戰略目標挺進中,建立共同的價值追求,瞄準戰略目標,規范員工行為,統一集體意志,激勵員工斗志,協調共同行為,充分發揮職工主人翁意識和首創精神,增強職工的壓力感、緊迫感,砥礪勇氣,群策群力,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經過學習、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我們達到了全體員工的共識。在認識上,進一步明確創建學習型企業是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促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一次革命性變革。在內容上,大膽提出中國特色學習型企業六大要點:融入戰略管理;納入文化體系;突出職工為本;創新工作載體;培育學習團隊;暢通成才之路。
組織全員學習培訓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的第一要務。在學習創新中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注重全員提升職工素質。學習是基礎,企業開展“大提素”行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培訓是福利,素質是競爭力,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為契機,打造學習力平臺。我們圍繞高素質專業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高水準管理人才三高目標,采取十種方式組織全員學習培訓,即分層次技術培訓、崗位技校練兵、廠校聯合辦學、讀書自學、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精通一個崗位、熟知一項工藝、練就一手絕活、再學一種技能”四個一基本功訓練、師帶徒一幫一、“能工巧匠”和“行業狀元”評選、崗位技術對手賽、技能大賽,推動職工素質教育工程上臺階。按十有要求全面打造學習型班組,十有即有學習的規劃目標、有實施計劃、有組織制度、有崗位技校、有微機電腦、有網絡教育信息平臺、有圖書資料、有個人學習手冊、有組織學習記事本、有成績考核。集團陸續投入五、六千萬元建成全國石油電力最大的現代化培訓基地。加強全員技能培訓和大練兵活動,使職工的崗位技術能力和崗位素質得到極大提升。在中國石油職業技能大賽中,集團取得專業團體總分第一名、包攬個人前三名的好成績。
培育學習團隊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的重要載體。適應新管理、新技術在企業運用的形勢,企業組織結構加速調整,促使管理重心下移,導致班組管理的職責與幅度擴大,促進了班組運行團隊化的發展趨勢。培育學習型團隊成為創建學習型企業的重中之重。抓好班組文化建設,在提高班組成員個人素質能力的基礎上,秉承共享、互動、共進的理念形成團隊精神,提升團隊的創造力和凝聚力,努力培養和創造生動活潑的良好局面,使隊伍充滿朝氣蓬勃的青春活力和奮發向上的昂揚斗志,極大的推動了學習型企業的創建。學習型紅旗班組星火一次變電所,創造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團隊精神,職工們在火熱的團隊中,努力在理想信念、目標追求、學歷進階、專業技能、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應變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道德修養十個方面超越自我。
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的精髓所在。創建學習型企業必須建立完備的制度保障體系。我們先后建立完善了全員教育培訓機制、激勵表彰機制、監督保障機制、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和資源共享機制。以勞動人事制度、企業用工制度、薪酬制度改革為重點,制定相關政策,把學習型企業建設完全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在大慶電力集團的企業文化中,特別突出了“學習、創新、超越”的內容。牢固樹立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第一戰略資源的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我們堅持用先進的企業文化來統領創建工作,使創建工作依托在企業文化的堅強支柱上,筑牢了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思想基礎,形成了企業上下一心、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我們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戰略高度,引導職工從分析企業潛在危機入手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找出成本加大、設備老化、污染排放、素質差距、行業對標、市場競爭等制約企業生存發展六大問題。成員企業龍鳳熱電廠是具有40多年歷史的老廠,曾為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立下汗馬功勞。我們經過系統思考終于形成共識,堅決貫徹國家上大壓小方針,斷然決定炸掉11.1萬千瓦六臺老機組,搶上30萬千瓦新機組,以龍江第一爆的姿態邁開又好又快新的發展步伐。
三、為一線工人發明創造搭建平臺,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人才
企業在大力提倡職工奉獻精神、敬業精神的今天,仍需鼓勵職工在本職崗位上勤學苦練,掌握一門高超技術,打造自己的“看家本領”,讓自己成為有絕招、絕活,創新有為的高級技能人才。在推進職工素質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多種形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主要做法有: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設計,讓每一個人都自己規劃成長道路和成才目標;以內培為主,外培為輔,多種渠道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制定了“優秀人才優先培養,關鍵人才重點培養,稀缺人才特殊培養,一般人才有計劃、分層次培養的原則,采取校企聯合,全員培訓,突出高技能人才和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建立工種帶頭人制度,選拔“名師”帶“高徒”;開展創爭活動和崗位技術大練兵活動,通過技術比武、技術競賽等實現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在各項優惠政策的激勵下,打造行業一流的技能人才隊伍,出現了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鼓勵職工自學成才,提供機會大膽使用。汽車修理工何慶祥,十年如一日自學英語,被破格錄用為專業翻譯出國服務。工人王建立足崗位刻苦自學,被派往國外從事發電廠保運工作。他還被聘為技能專家,經常站在講臺上用流利的英語給各種膚色的中外同行講課。近年來全集團有528名崗位工人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還有許多人走上領導崗位。
持續開展“創一流”、“一控五降”和“五創三爭”活動,鼓勵職工創造崗位精彩。供電公司中心試驗所王汀以自己高超的專業能力,給本單位帶來了效益。王汀獲“全國技術能手”、中直企業“學習型職工標兵”稱號,被中石油聘為繼電保護專業技能專家。
引導職工進入自主創新主戰場,在國內外先進技術領域發揮作用、展示才華。知識型職工標兵劉建華曾獲油田“燃機發電狀元”、“技術能手標兵”等稱號,他參加創新升級世界最先進燃機控制系統調試。主持調試的美方專家一向不看重中國人,當系統不能啟動、美國人無計可施時,劉建華說“我行”。劉建華一試即通,還給這家大名鼎鼎的美國GE公司糾正技術錯誤近百項。美方專家不得不自我解嘲地說:“OK,你是我的眼睛。”集團自主創新三項亞洲核心技術,培育“大慶燃機”品牌,開發了蘇丹、印尼、孟加拉、越南和廣東、海南等18個國內外市場。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具有世界前沿技術的燃機模擬實驗室,吸引包括尼日利亞高官子弟在內的中外人員紛來沓至實習培訓。年外部創收達1.4億元。獲省“創新杯”競賽優勝單位獎,并以“市場拓展先鋒”業績被授予“中國石油先進單位”稱號。
五年創爭,持續學習,“三高”人才不斷涌現。我們把學習看作職工的基本權利,培訓當作職工的最大福利,搭建平臺,創新載體,使人人都能成才。目前,集團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由30.2%上升到42%,8人晉升為教授級高工,528名崗位工人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涌現局級、省部級先優模194人、技術能手233人。
五年創爭,持續學習,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我們把學習融入到生產經營全過程,使學習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企業競爭力,在解決改革發展穩定實際問題中出成果、出效益。2008年與2004年相比,發電量遞增1.49%,供熱量遞增2.43%,供電量遞增1.8%。依托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先后開發了印尼、越南等5個國外市場和新疆、廣東等15個國內市場,成立了國內首家“燃機技術聯合體”,“大慶電力”、“大慶燃機”母子品牌享譽國內外電力市場。
五年創爭,持續學習,經濟技術指標更為優化。我們堅持以學習推動思維創新,管理技術創新,提升管理績效,所屬四座發電廠非計劃停機次數、標準煤耗、廠用電率,電網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服務滿意率等指標均達到國家一流電力企業標準,企業年均利潤增長22%,在去年電力行業效益普遍下滑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五年創爭,持續學習,企業勞動關系進一步改善。我們把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和國家企業職工兩個三者關系擺在首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讓企業發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名職工,使油田電力人真切感受到了在為油田電力事業奉獻中的幸福、溫馨和快樂,人企和諧,共同進步。
五年創爭,持續學習,企業整體素質實現了新跨躍。我們始終把服務保障原油持續穩產、油田整體協調發展和構建和諧礦區當作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系統思考,確定了“打造強勢電力,助力百年油田”的發展理念,“做精現量,做大增量,穩內拓外,科學發展”的發展戰略,“一體兩翼”、“五優四化”的發展思路和“國內一流、行業領先”的愿景目標,企業走上了持續快速良性發展的軌道。
堅持不懈地開展“創爭”活動,大慶油田電力由小做大,從油田保障型電力企業成為走向世界、國內外知名的開放型電力企業。捧起創爭活動標兵的獎牌,在感到光榮和自豪的同時,深感份量之重,倍感格外親切。因為,是創爭使職工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創造崗位精彩中享受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喜悅;是創爭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決心:把今天的榮譽作為繼續騰飛的新起點,持續“創爭”,永無止境,落實“共同約定行動”,實現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為實現“打造百年電力,創建百年油田”的宏偉藍圖作出我們新的貢獻!
(T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