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集團開展“創爭”活動紀實之二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電力集團加大投入力度,架設學習平臺,使職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電力集團現有6154名生產操作人員分布在發供電各主要崗位上。隨著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復合型人才短缺、生產操作人才后備力量匱乏的問題逐漸顯現。這個集團先后投入資金建設了集培訓設施和教學師資于一體的國內油田電力系統最大的發、供、配一體化培訓基地,利用仿真系統、網絡教學、技術講座等,進行模擬生產實際的“形象培訓”、“直觀培訓”、“人機交流培訓”及“探討培訓”。同時,他們把課堂搬到工作現場,把培訓焦點對準實踐應用。“按照‘十有’要求(有學習規劃目標、有實施計劃、有組織、有崗位技校、有微機、有網絡教育信息、有圖書資料、有個人學習手冊、有學習組織記事本、有學習成績考核),層層創建學習型班組、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分廠,采取內外結合、上下配合、校企聯合、讀書競賽、崗位練兵、師徒幫教、技術比武、“人機交流”、同專業切磋、群眾性技術創新10種方式,進行交*式、換崗式、脫崗式培訓,全面提高企業專業技術水平。
宏偉熱電廠堅持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其所屬單位熱工分廠32名職工中75%原是技校畢業生,現在有100%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張華被大連理工學院博士站錄取;油田熱電廠檢修分廠焊工班的18名職工通過堅持崗位練兵和外出培訓,15人取得高壓焊工證書,5人取得國際焊工證書,多人在省和全國電力行業焊接技能大賽上獲獎,兩次獲得全省發電系統焊工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名,青工杜鴻獲省首屆焊工大賽第一名。可見,這個集團的“創爭”活動已真正覆蓋到班組和崗位,“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有機結合逐步實現。
豐富的學習平臺有效激發了職工的內在動力,提升了整體技術素質,形成了以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油田技術專家和拔尖人才和成員單位技術骨干為核心的“金字塔型”核心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推動了經營收入和內部利潤連年創新高,安全生產、文明生產蟬聯三連冠,并開發了蘇丹、印尼、孟加拉等4個國際市場和陜西、海南、廣東等13個國內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