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南華三部曲:定位、奉獻與創爭----參加國貿系構建和諧校園活動的體會

【摘要】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和諧,和諧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本質是爭先。“創造南華奇跡,爭當行業領軍”,應當成為每個南華人的理念與行動。南華工商學院是個知識教育單位,卻在一些人身上存在“學習單位理論學習不深入,知識分子前沿知識是空白”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下,激活和放大促進因素,使學習教育單位的創爭活動由思想層面向行為層面升華,再向思維層面深化實屬必要。在創爭的整體修煉的方法上,要以提高師質水平為重點,結合“升本”目標,構建三個平臺:規劃引導平臺、信息溝通轉換平臺、評價激勵機制平臺。
創爭型南華人的整體修煉,要求我們有一個“在學習中創造,在創造中競爭,在競爭中淘汰”的機制。
奉獻是一種品格,作為教育單位一個有知識、有覺悟的教職員工,具有奉獻精神并不難。每個南華人,無論您是院系領導,還是老教授、青年教師,全部缺少這種品格,就會整體不和諧;局部缺少這種品格,就會局部不和諧;個人缺少這種品格,這個人就會與他人、與組織不和諧。人人有了奉獻精神,方有南華的平等、民主與和諧的風氣,方能使南華工商學院成為奮發有為的愉快工作之地、溫馨友愛的生活學習之家。
一、定位----各司其職,各就各位,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
孟二冬老師從大學開始就養成定位的習慣和意識,確定了他的生命起跑線的起點與終點。他在學業有成之后,服從組織安排,東渡日本海,西闖戈壁灘,在完成使命行程中結束了他那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
孟二冬老師的精神是千里馬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匹千里馬,但最后的結果是成功的人占據了少數,而平庸的人占據了多數,其重要原因是并非每匹千里馬都找到了屬于自己奔騰的天地。正確定位對于一個人的意義絕非“重要”兩個字那樣膚淺。人生是一張單程票,如若不能準確定位,不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賦值于自己喜歡而擅長的職業上,那將是碌碌無為!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準確定位,在于對于自己了解的太少,而把過多的目光轉移到了別人身上,總是怨天尤人,總覺“懷才不遇”,以至于夸大自己、否定別人,尤其是否定組織、否定領導。所以,要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就必須從認識自己開始。
個人定位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公平、尊重的原則。工作上要公平處理權力范圍內的事,不厚此薄彼,不感情用事。做人清廉,工作務實,辦事認真。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包括比自己年紀小的,職位低的,條件差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但要想得到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要保持一個公平的心態,在交往的過程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采取輕視的態度、居高臨下,就難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是寬容、理解的原則。多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能夠最大限度的理解別人。我們往往對很多事情在無形中都會加上自己的主觀判斷,所以才導致誤解的發生。當誤解發生時,保持一個理解和寬容的心態非常重要。另外,在對待個體的差異性上,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在對差異的協調中實現整體的和諧與發展。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有一句話“君子和而不同”,體現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是文明、友善的原則。建立和諧校園,從文明禮儀開始,構建和諧工作環境,從自身修養做起。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時時處處有意識地進行修練,在任何場合都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做到家里家外一個樣,上班下班一個樣,讓文明禮儀在工作中自覺的體現出來。
總之,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對于和諧校園、個人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定位準確,才能增強理論學習能力,使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才能增強職業能力,做到品質、能力、行為三者的統一;才增強工作執行能力,善于找準突破口,找準著力點;才能增強開拓創新能力,打開工作新局面。
二、奉獻-----各盡其能,各有創造,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精神
如果說“定位”是要求我們去做好我們有報酬的本職工作,那么,“奉獻”是要求我們超越市場經濟原則去做超報酬的本職工作。孟二冬老師的可取之處,關鍵點在于他解決了等價交換的市場經濟原則與奉獻精神矛盾。奉獻,作為超越物質利益的追求,是高出市場規則的行為方式,我們看它是否還有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須從分析其內涵入手。從奉獻的對象看,奉獻包括兩個方面的給予:一是不計報答地給予社會,一是不計報答地給予他人。不計報答地給予社會的具體方式有:超報酬地進行本職工作;默默無聞地從事艱苦危險的工作;自愿承擔公益性的事務;為維護社會正義與邪惡勢力斗爭;為社會的困難或急需慷慨解囊;為保護國家財產不惜流血犧牲,等等。
孟二冬老師解決等價交換的市場經濟原則與奉獻精神矛盾的具體方式有兩個方面:關愛他人,在他人有困難時伸手相助;服從組織,在組織需要時挺身而出。如果我們承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社會仍有不少艱苦的工作需有人去做,仍有發生天災人禍的可能,仍有社會正義遭到踐踏的時候,而超報酬的出色的本職工作和自愿的個人公益性活動又總是能促進社會和諧,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繼續需要奉獻精神的理由。如果我們同時承認,在高度商品化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仍然需要有人關心、被人所愛,仍會碰到一些個人無法排解的憂難,仍有生命陷入意外危險的時刻,那這些,就是我們每個人繼續需要奉獻精神的理由。由此可見,奉獻雖然不宜作為競爭和經濟活動的規范,但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仍有其廣闊的價值空間。利益最大化、競爭求勝的追求,并不妨礙實際中各有超值創造。市場經濟規則是為實現市場經濟的良性運作而設立,奉獻精神則是為化解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特殊困境而備用。正因有此區別,我們方能解釋,為什么一個公認有奉獻精神的人,并非就不講等價交換、不屑按勞取酬、不去爭勝獲利,而一個在經貿活動中極力討價還價、錙銖必爭的人,未必在其它場合中也與奉獻無緣。
奉獻是一種品格,作為教育單位一個有知識、有覺悟的教職員工,具有奉獻精神并不難。每個南華人,無論您是院系領導,還是老教授、青年教師,全部缺少這種品格,就會整體不和諧;局部缺少這種品格,就會局部不和諧;個人缺少這種品格,這個人就會與他人、與組織不和諧。人人有了奉獻精神,方有南華的平等、民主、和諧的風氣,方能使南華工商學院成為奮發有為的愉快工作之地、溫馨友愛的生活學習之家。
三、創爭-----各展奇才,各有所得,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動力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和諧,和諧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本質是爭先。人生就是應變力競爭力的不斷創新,在南華工商學院升本時期,環境變化成為常態,表現為工作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工作成員個性化特點的顯化,以及機會與威脅的層出不窮,每個南華人在“創爭”的工作環境中與他人相處得越好,工作速度就越快,人們的合作就越好,團隊的效率也會越高。
校運興衰,系于教育;三尺講臺,關系未來。學校發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職員工隊伍建設的水平,教職員工隊伍建設水平取決于每個人的創爭。只有從長遠的發展的角度來規劃教職員工隊伍建設水平,精心營造教職員工隊伍健康成長的人文環境、積極創設師資隊伍建設的平臺,才能全面提高教職員工隊伍整體素質,形成“名師效應”,鑄造“名人品牌”,從而提高學校發展的整體水平。
南華工商學院是個知識教育單位,卻在一些人身上存在“學習單位理論學習不深入,知識分子前沿知識是空白”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下,激活和放大促進因素,使學習教育單位的爭創活動由行為層面向思維層面深化,“創造南華奇跡,爭當行業領軍”,應當成為每個南華人的理念與行動。在創爭的整體修煉的方法上,要以提高師質水平為重點,結合升本目標,構建三個平臺:
一是建立規劃引導平臺。在制定“升本” 時期教職員工隊伍建設的發展規劃時,注意從教學科研的主要任務和主攻方向上進行引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學科研不同于自己的專科時期,教學科研必須在總體上適應本科教學的需要,在科研的主要任務和主攻方向上實現與教學的統一。從而為實現科研和教學的一體化打下基礎。
我們是不是在教研問題上有個誤區:以實操為重點,以科研為副業。其實,如何使學生懂得實際操作,這也是個科研的問題。現在有些新建本科院校明確提出把“創新教學搞科研,加強科研促教學”作為教學科研的主要任務和主攻方向。在政策激勵上,也注意向這方面的成果傾斜。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教師都有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學校在規劃教學學科建設,確定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時,要充分地考慮將來本科教學的需要。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地根據本科教學的需要來確定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使自己的專業研究和發展本身就與本科教學的要求相一致。另外,要從教師的科研課題上進行引導,要通過中期、短期和年度的研究課題,把那些教學中所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課題立項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研究,用課題規劃的方式來保證科研與教學實現結合。這方面特別是要注意把將來本科教學改革和教學規律研究作為“升本”時期科科研的重要內容,使科研本身成為促進“升本”時期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建立信息溝通轉換平臺。實施教學科研一體化,信息的溝通和轉換是重要的一環。必須努力使系、部、教研室、教務處和科研機構等部門之間實現信息的溝通和共享。要通過召開相關會議,定期不定期地發布教學和科研的有關信息,使教學科研管理部門能夠及時地了解教學上的需求,同時使教學管理部門能及時地了解科研上所出的成果,為各個部門研究推進教學科研一體化提供信息上的服務和指導。學期結束后,教務處要及時地對本期教學中所提出來的、需要通過科研加以解決的教學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及時地反饋給科研、教研部門和有關教師,為他們擬定課題和組織研究提供參考。系、部、教研室和科研部門要定期向教務處推薦教師的最新科研成果,為促使教師的研究成果及時地進入教學框架和教學課堂提供渠道。同時,還要注意組織教師深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教師平時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能夠在研討、答疑和調研等教學環節中得到運用,促進研究式教學的開展,促進教學科研質量的提高。
三是建立評價激勵機制平臺。由于為教學服務的科研與純學術的科研相比,不太容易出顯性成果,特別是不太容易出高級別發表的成果,因此,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對這類看不見的勞動進行獎勵就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是對教學研究課題重點給予扶持,為這類課題的研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一般地說,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規律的課題很難出高水平的成果,因此對這類課題在成果發表的級別和檔次上,可以適當降低一些要求,以吸引更多的教師和教輔部門的人員參與這方面的研究。
其次,對于緊密結合教學的專題給予優先立項,鼓勵教師通過深入的思考和艱苦的探索才能給出回答的教學專題,在評選精品課、優質課時給予優先考慮,特別是注意對教學、科研雙冒尖的教師給予重獎,鼓勵教師通過教學推動科研的進步,同時通過科研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創爭型南華人的整體修煉,增強南華工商學院的和諧度,要求我們有一個“在學習中創造,在創造中競爭,在競爭中淘汰”的機制。
一是要營造一個團隊學習的氣氛和環境來激發員工的智慧,倡導和弘揚團隊凝聚力的建設,在集體中大家不恥相師,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促進教職員工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南華團隊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改變思維方式,整合創爭理念。提教職員工隊伍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著力提高教職員工隊伍的工作能力;形成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氛圍和機制。同時,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二是要注意工作細節和發現解決問題結合。發現問題是基礎,但關鍵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并不簡單,是需要通過細致的分析,制定科學、可行的方案,應把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比如:升本是由無數工作細節組成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十分重要。因此,教職員工應該樹立一種嚴謹些,再嚴謹些;細致些,再細致些的工作作風,不斷提高工作質量。這樣,就能夠大大減少工作失誤,大大提高工作質量,以確保升本目標的順利實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