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上半年新增就業崗位50.7萬 就業局勢繼續保持穩定

今年1-6月,廣東省新增就業崗位50.7萬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萬人,其中就業困難群體1.8萬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51%、65%和90%。上半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5%,就業局勢繼續保持穩定。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促進就業長效機制有新進展。代省府辦起草《廣東省2007年就業再就業目標責任制考評辦法》(代擬稿),現已征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意見,將盡快上報省政府印發各地。修改完善《廣東省就業促進條例》(草案),年初組織力量對《條例》進行集中修改,并先后三次征求各市勞動保障局和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全面啟動《廣東省就業失業手冊》發放,今年初下發了《關于印制和發放廣東省就業失業手冊有關問題的通知》(粵勞社函〔2007〕57號),截止6月底,全省已有12個地級市印制《手冊》165.8萬本,其中6個市已開展《手冊》的發放工作。
(二)就業再就業政策落實有新進展。組織開展“政策落實年” 主題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深入開展再就業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工作,加快解決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難的問題。截止到一季度,全省實際使用四項補貼資金達12986.2萬元,(其中社保補貼5228.4萬元,崗位補貼3402.9萬元,再就業培訓補貼3696萬元,職業介紹補貼658.9萬元)同比增長42.7%。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286.3萬元。
(三)就業服務工作有新模式。一是全面推廣“路徑”就業服務,制訂下發《關于印發廣東省“路徑”就業服務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勞社函〔2007〕324號),目前大部分市已經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二是全面啟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下發了《關于全面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的通知》(粵勞社辦〔2007〕133號),研究制訂創建“充分就業社區”評估辦法,細化評估標準,推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廣泛、深入、扎實開展。目前,各地積極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深入推動工作實施。三是認真組織開展廣東省2007年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招聘周期間,全省共舉辦了186場招聘會,有 1.7萬家民營企業參加招聘周活動,提供空崗信息 41萬條,幫助 15.8萬多人與用人單位達成求職意向,其中下崗失業人員2.8 萬人、進城務工人員 9.8萬人,大中專畢業生 3.2萬人。四是加強和改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組織開展了“200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春季聯合招聘會”,據統計,全省13個重點市共組織1,362家用人單位上網招聘,提供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21,265個,網站點擊率達108,377人次,與去年相比提高了21%。
(四)就業援助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認真組織開展2007年再就業援助月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全省共舉辦再就業專場招聘活動300多場,提供各類崗位16萬多個,實際幫扶實現再就業人員達1.92萬人。組織慰問特困家庭2900多戶,發放慰問金390多萬元。全省共有5.72萬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社保補貼手續,涉及金額1855.5萬元。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6900多人次,創業培訓1080人次。二是認真組織實施“三年30萬”城鄉就業援助計劃。研究制定三年30萬城鄉就業援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通過送政策、送補貼、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等“五送”服務,重點扶持30萬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復退軍人、就業困難大學生、農村貧困戶和被征地農民實現就業再就業。據統計,1-6月,全省共幫助1.8萬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
(五)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積極推動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加強高技能實訓平臺建設,開展第一屆南粵技術能手表彰活動,組織開展兩項專題調研。
(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有新突破。印發《廣東省綜合性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指導意見》,認真組織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建設貸款項目,加強鑒定質量管理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服務和管理。新設立鑒定所(站)3家,修訂1994年省廳制定的鑒定站所管理等7個管理規定,著手研究投訴處理和違規違紀查處管理規定;加強,研究修訂民辦職業培訓管理實施辦法,新批準設立5家民辦培訓學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