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通報消除零就業家庭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逐步消除零就業家庭”的部署要求,把解決好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和構建和諧安徽的重要基礎,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積極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組織攻堅,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7月底,全省年初摸排出的7438戶零就業家庭已有5685戶實現至少有1名家庭成員就業再就業,其中合肥、滁州、馬鞍山、巢湖等四個市“零就業家庭”已經基本消除。
一、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問題。六安、巢湖、宣城、安慶、黃山等五個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幫扶零就業家庭就業列入民生工程,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組織推進。六安市政府召開了消除零就業家庭動員大會,將幫扶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單位,組織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做好這項工作。巢湖市將此項工作列入考核縣(區)政府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把消除零就業家庭單列一項,提高分值,加大考核力度。黃山市將消除零就業家庭作為市委、市政府督查督辦的重點內容,督促各縣(區)、部門將幫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再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二、及時制定出臺幫扶零就業家庭的政策措施。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出臺了《關于印發“消除零就業家庭行動計劃”和“實現穩定就業行動計劃”的通知》,緊緊圍繞“消除零就業,我們共同努力”這一主題,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實施消除零就業家庭行動,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提供積極的就業援助,確保今年10月底前全省基本消除城鎮現有的零就業家庭。蚌埠市進一步規范零就業家庭的認定范圍、條件和程序,強化目標責任和監督考核措施,實施“銀發幫扶”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幫扶”兩項工程對接。淮南市實行零就業家庭就業托底安置社區、街道、區三榜公示制,并公布舉報電話。六安對零就業家庭實行“實名制”包保和“一對一”量身制定服務,發放《再就業優惠證》,落實社會保險補貼。蕪湖市建立零就業家庭托底就業援助制度。池州市實行領導干部聯系社區制度,充分運用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安慶市大力開展就業政策進社區、就業崗位送上門、社保補貼送到人活動,切實幫助零就業家庭實施“脫零”計劃。
三、切實加強基礎工作。各地把加強基礎工作作為幫扶零就業家庭就業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零就業家庭基礎臺賬和動態管理服務制度。今年年初,省勞動保障廳在全省組織了調查摸底工作,共對全省340萬戶城鎮家庭、1367萬城鎮居民開展就業和社保信息入戶采集活動,為針對性地做好就業困難對象、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合肥市將零就業家庭調查摸底工作與“金保工程”數據采集相結合,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將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錄入數據庫,實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淮南市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公安、教育等就業工作領導成員單位的作用,調動工會、婦聯、工商聯等群眾組織團體的積極性,深入開展入戶調查工作,逐戶逐人登記造冊,全面掌握本市所轄區、縣的918戶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
四、探索建立消除零就業家庭的長效機制。合肥等市在去年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困難群體動態就業援助的長效工作機制,做到零就業家庭“出現一戶,援助一戶,消除一戶,穩定一戶”。
全省消除零就業家庭工作雖然取得了初步進展,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些零就業家庭幫扶任務較重的市進度較慢,少數地方存在少報或漏報現象,少數地方零就業家庭的基礎臺賬和統計工作亟待加強等等。這些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盡快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今年后幾個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解決好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做到幫扶零就業家庭的基礎臺賬、就業崗位、服務措施三到位。工作進展較慢的地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確保實現10月底前基本消除城鎮現有的零就業家庭目標。取得初步成效的地區,要在鞏固現有成果上下功夫,抓緊探索建立就業困難群體動態援助的長效工作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