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職工技協工作后勁十足
2007/8/7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職工技協,在新的歷史時期,從職工技協的組織建設、活動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開拓、實踐,被云南省總技協贊譽為“組織嚴密、隊伍發展、中心突出、目標明確、工作活躍、成效顯著”的縣(區)級職工技協。
建立規范的運作機制
為了確保技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紅塔區技協每年堅持開好五個會議,即技協常務理事會議、技協理事會議、技協財務工作會議、技協主任半年工作會議、技協財務年終報表統計工作會議。針對國企改革對技協組織的沖擊,他們早在1998年就把技協組織發展的目標,轉向了具有一定科技工作含量的事業單位,提出了“鞏固、調整、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結構、數量、質量并重”的原則。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近年來,新發展的25個基層事業單位職工技協組織,成為了近年來紅塔區職工技協活動的重要力量。原有職工技協的國有企業改制后,技協組織和活動80%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鄉鎮私營企業中也有部分建立了職工技協組織,并且活動的成效得到企業主的高度贊譽。
經過不懈的努力,紅塔區技協工作形成了三種有效的宏觀工作體系:一是以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運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是以技協組織和會員為主體,以車間、班組、市場為陣地的技協工作體系;三是以職工技協辦公室為主體,聯合科技、勞動和社會保障,人事工資、工商、稅務、民政、技術監督、財政等政府職能部門相互協調配合的管理體系。探索創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機制,以增強職工技協工作的創造性和有效性。完善了《紅塔區職工技協章程》、《技協技術成果、先進評選表彰制度》、《技協財務工作考評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協調好與技協工作有關的工資、稅收、工商檢審等方面的業務聯系,為職工技協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內部工作條件和外部工作環境。
開展多樣的技術活動
多年來,紅塔區技協積極開展群眾性技術活動,致力于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促進企業技術進步。他們多次聘請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學院的專家教授進行《新技術革命與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等專題講座,進行技術經紀人培訓。2006年,全區各基層技協組織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34班次,受培人數達5萬多人次,僅玉溪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工會職工技協配合有關部門組織的職工技能培訓和資格考試鑒定,就有54名技術工人晉升為高級工,27人晉升為中級工,37人晉升為初級工。全區職工技協組織技術練兵比武117項次,參練職工達7772人次;組織技術攻關23項,為企業創效益2250萬元;組織新技術開發375項,為企業創效益3000余萬元;推廣應用新技術43項,創效益1520萬元。各基層技協組織實施合理化建議357條,為企業創效益1297萬元;實施技術及其成果的咨詢、轉化服務合同2289項,其中實現的技術性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99%,實現利潤總額192.4萬元,上激國家稅金348.43萬元,上交同級工會6.07萬元。職工技協自身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
積蓄充足的發展能量
為了不斷提高職工技協工作的整體水平,區技協加強技協理論的研討工作,技協辦公室先后組織基層技協開展理論調研工作,先后有28位會員撰寫了38篇論文進行交流,其中有5篇選到省技協交流。技協辦將38篇論文匯編成集,下發到各基層單位,贈送到有關縣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為了激勵廣大技協工作者拼搏創新,區技協堅持兩年一度的職工技協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技術成果”評比表彰。2005年,他們對紅塔區職工技協成立20年來各個階段涌現的“十佳技協工作者”進行了獎勵;今年3月的五屆二次會議上,他們對10個先進集體,51名先進個人,17項優秀技術成果進行了表彰。五年來,經技協辦公室組織申報的職工技協2項技術成果分別榮獲中國發明展覽會銀獎和銅獎;2名會員、3個班組、7項成果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的(三百佳)表彰;5個集體、3名個人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云南省科技廳的金橋獎表彰;8個先進集體、26名先進個人、9項技術成果分別榮獲云南省職工技協的表彰。2名技協會員分別榮獲“云南省十佳工人發明家”稱號和“云南省銑工技術能手”稱號。區技協辦公室也分別榮獲“云南省職工技協先進集體”,云南省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技術市場金橋獎集體,“第二屆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集體,“全國技術市場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建立規范的運作機制
為了確保技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紅塔區技協每年堅持開好五個會議,即技協常務理事會議、技協理事會議、技協財務工作會議、技協主任半年工作會議、技協財務年終報表統計工作會議。針對國企改革對技協組織的沖擊,他們早在1998年就把技協組織發展的目標,轉向了具有一定科技工作含量的事業單位,提出了“鞏固、調整、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結構、數量、質量并重”的原則。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近年來,新發展的25個基層事業單位職工技協組織,成為了近年來紅塔區職工技協活動的重要力量。原有職工技協的國有企業改制后,技協組織和活動80%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鄉鎮私營企業中也有部分建立了職工技協組織,并且活動的成效得到企業主的高度贊譽。
經過不懈的努力,紅塔區技協工作形成了三種有效的宏觀工作體系:一是以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運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是以技協組織和會員為主體,以車間、班組、市場為陣地的技協工作體系;三是以職工技協辦公室為主體,聯合科技、勞動和社會保障,人事工資、工商、稅務、民政、技術監督、財政等政府職能部門相互協調配合的管理體系。探索創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機制,以增強職工技協工作的創造性和有效性。完善了《紅塔區職工技協章程》、《技協技術成果、先進評選表彰制度》、《技協財務工作考評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協調好與技協工作有關的工資、稅收、工商檢審等方面的業務聯系,為職工技協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內部工作條件和外部工作環境。
開展多樣的技術活動
多年來,紅塔區技協積極開展群眾性技術活動,致力于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促進企業技術進步。他們多次聘請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學院的專家教授進行《新技術革命與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等專題講座,進行技術經紀人培訓。2006年,全區各基層技協組織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34班次,受培人數達5萬多人次,僅玉溪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工會職工技協配合有關部門組織的職工技能培訓和資格考試鑒定,就有54名技術工人晉升為高級工,27人晉升為中級工,37人晉升為初級工。全區職工技協組織技術練兵比武117項次,參練職工達7772人次;組織技術攻關23項,為企業創效益2250萬元;組織新技術開發375項,為企業創效益3000余萬元;推廣應用新技術43項,創效益1520萬元。各基層技協組織實施合理化建議357條,為企業創效益1297萬元;實施技術及其成果的咨詢、轉化服務合同2289項,其中實現的技術性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99%,實現利潤總額192.4萬元,上激國家稅金348.43萬元,上交同級工會6.07萬元。職工技協自身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
積蓄充足的發展能量
為了不斷提高職工技協工作的整體水平,區技協加強技協理論的研討工作,技協辦公室先后組織基層技協開展理論調研工作,先后有28位會員撰寫了38篇論文進行交流,其中有5篇選到省技協交流。技協辦將38篇論文匯編成集,下發到各基層單位,贈送到有關縣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為了激勵廣大技協工作者拼搏創新,區技協堅持兩年一度的職工技協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技術成果”評比表彰。2005年,他們對紅塔區職工技協成立20年來各個階段涌現的“十佳技協工作者”進行了獎勵;今年3月的五屆二次會議上,他們對10個先進集體,51名先進個人,17項優秀技術成果進行了表彰。五年來,經技協辦公室組織申報的職工技協2項技術成果分別榮獲中國發明展覽會銀獎和銅獎;2名會員、3個班組、7項成果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的(三百佳)表彰;5個集體、3名個人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云南省科技廳的金橋獎表彰;8個先進集體、26名先進個人、9項技術成果分別榮獲云南省職工技協的表彰。2名技協會員分別榮獲“云南省十佳工人發明家”稱號和“云南省銑工技術能手”稱號。區技協辦公室也分別榮獲“云南省職工技協先進集體”,云南省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技術市場金橋獎集體,“第二屆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集體,“全國技術市場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