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和諧發展創新工會工作方法

“當前,我們要以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為切入點,以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為載體,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中的重要作用。”今天上午,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德明在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召開的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表示。
一些大型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改制、主輔分離中出現的勞動債務補償、勞動保險續接等方面的新情況;在產業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和建設創新型企業中出現的職工技術技能和文化素質跟不上發展要求的新矛盾等。對此,中國機冶建材工會主席劉海華說,各企業要立足自身實際,創新工會組建模式和工作方法,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發展要求,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來自機械、冶金、建材行業的144家產業工會、企業工會、行業協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交流推廣了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鞍鋼集團、東風汽車等企業工會的典型經驗。武鋼集團工會主席馬啟龍介紹,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和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結合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武鋼創造性提出并推行了“組織職工干好每一天,突出維權關愛每一天,和諧健康快樂每一天,工會工作創新每一天”的工會工作新路子。
另據悉,為深入開展創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活動,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互利共贏,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百余家企業代表發出開展“四不讓”承諾活動倡議,“不讓一名職工子女因家庭困難上不了學,不讓一名職工及其子女因家庭困難而看不了病,不讓一名職工因家庭困難而生活過不下去,不讓一名職工家庭出現零就業”。“四不讓”承諾倡議是工會組織和企業實施幫扶工作創造性的新舉措,能直接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現實的生活難題。
徐德明在此間指出,機械、冶金、建材系統各級工會要大力推動和落實這些承諾,認真履行困難職工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第一監督人的職責,切實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加此次會議的還有湖北省總、武漢市總的有關領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