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四萬貧困農民謀到了新職業
】“一個月拿2000多元,原先俺連想都不敢想!”為了解我市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狀況,記者撥通了青年農民閆三嶺的電話。“要不是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職業培訓,俺這會兒還在家守著老婆孩子種地呢!”家住原陽縣師寨鎮、在蘇州一家科技公司打工的他一說起找工作的事,感慨萬千。
據記者了解,和閆三嶺一樣參加市勞務輸出管理局職業培訓,謀到新職業,走出經濟困境的農民有4萬余人。市勞務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我市共有7萬余戶農村貧困家庭。城里人就業不容易,缺乏就業技能和經驗的貧困農民想在城市找到合適的職業,更是難上加難。國家就業政策一直在向貧困家庭傾斜,尤其是向農村貧困家庭傾斜。”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最近,我市勞務局制定了4項有效措施,大開“綠燈”,為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服務。一是對農村貧困家庭中16歲至45歲的青壯年勞動力進行逐村逐戶的登記,實施動態管理。二是對農村貧困家庭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實行“三免一補”的優惠政策,即每人可以享受1次免費的職業指導、3次免費的職業介紹、1次免費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三是對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實行了定人、定時間、定安置辦法、定考核目標的“四定”管理新機制。四是組建幫扶隊,成立勞務輸出工會,建立良好的維權、幫扶機制,為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解決后顧之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