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龍潭公司:工會組織攻關 企業再現生機
2007/5/28 源自:工人日報 【字體:
】
】工人日報訊(記者黃明通訊員王敦富)“‘五一’前,我們依*職工對熟料卸料地坑進行技術改造,減少了二次倒運,一年可節約45萬元,這要得益于公司工會開展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日前,吉林龍潭水泥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表示。據統計,一年來,公司在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共收到合理化建議283條,已有58條被采納實施,創效300萬元;開展技術創新攻關25項,創造經濟效益270多萬元。
據介紹,龍潭公司現有員工700多人,年生產水泥80萬噸。由于企業成立較早,設備陳舊老化,技術和裝備水平相對落后,制約了企業的效益和發展。為此,公司把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立功競賽活動擺到了突出位置。
公司工會組織相關部門及生產骨干根據生產技術難點,提產降耗的“瓶頸”問題,確定技術創新攻關項目。公司7#、8#水泥磨,過去是采用選粉機的閉路磨生產工藝,由于該系統附屬設備較多,耗電量偏高,增加了生產成本。工會組織專人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如今,在產量、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分別減少電耗80余千瓦/時。預計每噸水泥可降低電耗6千瓦/時,生產成本下降2.7元/噸,每年可降低生產費用27萬元。
據介紹,龍潭公司現有員工700多人,年生產水泥80萬噸。由于企業成立較早,設備陳舊老化,技術和裝備水平相對落后,制約了企業的效益和發展。為此,公司把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立功競賽活動擺到了突出位置。
公司工會組織相關部門及生產骨干根據生產技術難點,提產降耗的“瓶頸”問題,確定技術創新攻關項目。公司7#、8#水泥磨,過去是采用選粉機的閉路磨生產工藝,由于該系統附屬設備較多,耗電量偏高,增加了生產成本。工會組織專人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如今,在產量、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分別減少電耗80余千瓦/時。預計每噸水泥可降低電耗6千瓦/時,生產成本下降2.7元/噸,每年可降低生產費用27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