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寓教于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徑。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從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做到樂學、愛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應用的今天,我認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于樂,不失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一條好途徑,下面我從本人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實際出發,談談幾點做法。
一、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思品的主動性
情境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促進“自我發展”的變化過程。教學過程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吸引才能實現。教學的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借助現代住處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一開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就可以誘發學生學習思品的主動性。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上學去》時,我將在網上找到的《上學歌》的動畫,插入到自制的課件中,讓學生欣賞,也有一部分學生邊跟著唱,然后再提問:小男孩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干什么?太陽公公為什么笑?花兒為什么那么高興?小鳥跟著他想對他說什么?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了解的興趣,學生紛紛舉手,爭著回答,接下來又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尋找上學的快樂,讓學生好像覺得“情境即在眼前”,從而誘發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
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跟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強調要從兒童的生活邏輯出發,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主張結合具體的生活實例,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來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在教學一單元主題三“在學校的一天”時,其中一部分內容為下課了,講到下課時不做危險的事情,我將前幾天五班黃聰玉同學摔傷了腳,每天老師背著她去吃飯、去寢室、去電腦室上課及下課只能坐在座位上不能玩耍等情景用攝像機拍下來,然后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到是自己熟悉的老師和同學,覺得挺奇怪,馬上就問:“那位小姐姐為什么要老師背?她的腳怎么啦?”這時,我及時引導,五班的這位小姐姐因為下課玩耍的時候,不注意安全,結果摔傷了腳,骨頭斷了,現在不能走路,也不能玩耍,每天只好坐在座位上看別人玩,做什么事也不方便,你們喜歡這樣嗎?學生紛紛回答不愿意,然后,我讓學生自己找一找,下課休息、玩耍的時候,還有哪些危險的事不可以做,學生列舉出了很多種,包括下坡不可以跑等。甚至還有十幾位同學撩起自己的衣袖和褲管,讓同學們看前一陣子不守學校的規定,跑著下坡而摔傷了膝蓋、手臂肘關節等擦傷的傷痕。這樣,學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看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并且跟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有真切的感受,自覺受到教育。
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切入操作實踐活動
思品課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可以讓學生算一算、做一做、唱一唱、演一演、跳一跳等,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活躍課堂氣氛。在“動”中育情,讓學生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我在教學《看看時間》這一單元時,利用教學光盤上的一個《小鬧鐘》的練習,讓學生上講臺,在電腦上操作,選擇上學前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的事情,學生興趣很高,上來的同學認真選擇,下面的同學興趣盎然,躍躍欲試。當學生選對了,屏幕上會響起好聽的音樂,打上一個大紅鉤,并獎勵一個蝴蝶結圍在周圍,做的同學高興,下面的同學也情不自禁地為他高興,當全部選對后,小鬧鐘還會高興地跳舞,學生也跟著高興地舉著手叫“耶”,這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這樣一個練習,學生甚至要求做了兩遍還覺得意猶未盡。這樣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切入實際操作,比單純的教師口頭出題或寫在黑板上,效果強得多,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得到行為指導的鞏固。
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延伸課堂,指導學生行為
據我了解,我們學校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家庭條件好,父母為其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事事以孩子為中心,重視智育,不重視德育,造成許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小氣,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但畢竟孩子的心靈是善良和純潔的,他們的品德行為是處于初步形成的階段,只要稍加引導,他們的行為會較易轉變的。在教學《我是家里的開心果》這一活動主題時,有一個內容是了解父母的辛勞,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激。我選擇幾位同學的家長將一天的工作、生活經過拍攝下來,做成課件,向學生播放,包括爸爸媽媽工作、做家務、照顧自己等情景,學生看后,了解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無聲的愛,產生了回報父母的愿望,我趁熱打鐵,問同學們,對于每天為我們付出辛勤汗水的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有的說回家向父母說感謝的話,在家聽父母的話;有的說幫父母做家務活;有的說認真學習,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我發給學生一張表格,讓學生將自己星期六、星期天在家自理、幫爸媽做的事、對父母表達的愛記錄下來,讓父母對你在家的表現作個評價。這樣,就將思品教育的內涵延伸到了課堂外,將課堂上學到的道德準則運用到實際行動中,以理導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我想,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地根據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中,寓教于樂,學生一定會在愉悅中受在教育,在歡樂中健康成長,我們也就能切實提高思品課的教學實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