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客房非贈品

客房非贈品給住店客人帶來了方便,又給酒店帶來效益,本來是雙贏得的好事,但是一些酒店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做法,結果導致客人經常會因為非贈品問題進行投訴,或者許多非贈品進入客房后從來就沒被使用,變成了一種擺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歸結當前客房非贈品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擺放位置不當。(1)物品擺放混亂。有些酒店甚至出現了襪子和食品共同放置于吧臺籃中的做法,本該放在衛生間里的內褲和洗浴產品卻放在了寫字臺上,讓人哭笑不得。(2)物品不容易被客人發現。本該擺放在顯眼處的一些物品卻要煩勞客人找半天,例如有些酒店客房把刮胡刀、消毒毛巾、男女洗液、避孕套等客人急需物品“隱藏”得很好,客人不斷地打電話到客房服務中心詢問,給客人造成很多不便。
二是質量低劣,價格偏高。客房中配置的相當一部分非贈品為衛生用品,但是當客人急于使用時卻望而卻步,有些用品沒有標出任何產品信息,而有些用品卻片面夸大功能功效,例如普通的情侶抗菌液,僅具備消毒產品的批號,但說明書中卻出現了適用于治療男女私部疾病的介紹。再加上部分酒店非贈品的標價明顯偏高,客人一般不用,從某種意義上講相當一部分非贈品僅為擺設。
三是利用非贈品進行宣傳的意識不到位。傳統上認為非贈品只是酒店進行產品銷售,賺取一定經濟收入的普通商品,忽略了非贈品在飯店營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要注意顧客對飯店的認可是建立在對飯店整體產品的評價上,尤其是細節服務。
四是標注不清晰、使用不方便。由于消費經驗的限制,加上客房非贈品標注不清晰,結果造成一部分客人在使用完非贈品后渾然不知,當要離開酒店時才發現自己的房價漲了好多,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甚至出現投訴。同時,由于個性化需求的深化,大量的設備走進了酒店客房,由于沒有相關人員的指導和示范操作,大部分客人放棄了進行使用的嘗試。例如酒店客房豐富多彩的VOD點播系統由于操作繁瑣和使用方法標注不清晰,客人不會去欣賞。
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非贈品的管理。
首先要改變思維模式。打破客房非贈品只是為獲取經濟利益的傳統思維模式,充分認識非贈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扮演著方便顧客、顯示地域特色、加強個性化服務的多重角色。酒店在進行客房物品選擇和配置時要從客人的需求出發,提供客人在旅居生活中可能會使用到的物品,將這些物品及相關服務準備在客人開口之前。
其次,要對非贈品的擺放位置進行合理性論證。客房內物品的擺放講究橫平豎直、錯落有致。服務員應先將物品分類,對不同種類非贈品沒有進行歸類分析,對其擺放位置進行合理的論證。
同時,要加強質量控制。非贈品雖然價格不高,但同樣顯示著酒店的服務水準及服務細節,不可忽視。
另外,要注意加強引導和溝通。對消費經驗不足的客人要及時進行引導和溝通,對非贈品要作必要的標注。如:客房內放置的布制洗衣袋,有的客人以為是一次性的,往往在退房時就順手帶走。為此事酒店經常和客人發生糾紛,在洗衣袋上加印“非贈品”字樣后,這種現象就少了許多。
最后,要增強宣傳促銷意識。富有藝術創意的包裝、濃郁的地域特色、溫馨的提示語言等在非贈品上的應用,不僅方便了客人的旅居生活而且傳遞了酒店的服務和經營理念。應充分運用其主要的推銷工具,如列有酒店及當地旅游景區的各種服務和設施、營業時間、行走路線、電話號碼等內容的《旅游指南》;印有酒店地址、電話號碼的雜志、書籍、工藝品、洗浴衛生用品等等。所有這些必要的推銷工具為顧客提供了方便,也密切了顧客與酒店之間的關系。
在講求個性化和品位消費的今天,大量的非贈品走進酒店客房,滿足了不同層次客人的需求。但不論非贈品的品種有多豐富、配置有多先進,關鍵還是要從客人的需求出發,研究客人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和動機,真正為客人著想,才能做到“物盡其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