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字含有 冥 的文章] |
|
1.不應忽視的“綠水”資源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現在,對水資源評價多集中于可見的、可以被人類直接利用的藍水資源,而忽略了綠水資源的評價和管理。”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說。 [詳情……] | | |
|
|
2.亞太地區科學家攜手開展季風綜合觀測研究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季風對于地球氣候系統的影響可謂深廣,季風區覆蓋地球1/4的面積并影響著全球約1/2人口的生活。但是,現有對季風內部結構機理的科學認識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為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努力尋求解決途徑。近日,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2008亞洲季風年(AMY08)計劃”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目前,中、美、日、印、韓等13個亞太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正著手推進一個國際合作研究計劃,以期通過對亞洲季風區這個全球氣候系統核心關鍵區域的綜合加密觀測和聯合攻關研究,促進該地區季風研究水平及預報預測能力的提高。 [詳情……] | | |
|
|
3.沙塵暴天氣有望精確預報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中氣象站近日安裝了新疆首個能自動跟蹤太陽直接輻射的探測系統,這將為我國研究沙漠氣候提供完整的試驗平臺。特別是對沙塵暴天氣有望做到較為精確的預報。 [詳情……] | | |
|
|
5.未來數年南極科考擬破解四大謎團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將于今年3月啟動的“國際極地年計劃”是全球科學家共同策劃參與的又一次大規模極地科考活動。曾多次跨越地球南北兩極的科考者、中國南極測繪中心主任鄂棟臣教授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未來數年內,南極科考研究將主要圍繞四大待解之謎。 [詳情……] | | |
|
|
6.時間系統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時間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客觀形式,建立時間單位必須以物質的運動為依據。選取的物質運動形式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時間系統。 [詳情……] | | |
|
|
7.什么是方位角?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臂長尺是以自己臂長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在鉛筆或直形物體上,并注以數字的尺。如某人臂長為 60厘米,則臂長尺上一個分劃長為6毫米。 [詳情……] | | |
|
|
8.在天空中*什么領航?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飛行人員在飛行中需要不斷地測定飛機相對于地球表面的位置,確定飛機航向、速度和高度,保證在預定時刻到達預定目的地,這就是空中領航。 [詳情……] | | |
|
|
9.地球的自轉周期是如何變化的?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地球不停地繞著自轉軸由西向東旋轉,平均角速度為每秒7.292II5×10-5弧度,在地球赤道上的線速度為465米每秒。 [詳情……] | | |
|
|
10.什么是GIS? | 更新時間:2007年5月28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地理信息系統在國際上稱為GIS,即 Geograhp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縮寫。在我國又稱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在國際上雖然許多學者對GIS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概念是大體相同的。地理信息系統是利用計算機存貯、處理地理信息的一種技術與工具,是一種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把各種資源信息和環境參數按空間分布或地理坐標,以一定格式和分類編碼輸入、處理、存貯、輸出,以滿足應用需要的人-機交互信息系統。它通過對多要素數據的操作和綜合分析,方便快速地把所需要的信息以圖形、圖像、數字等多種形式輸出,滿足各應用領域或研究工作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統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特別是在地域開發、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城市管理、災情預測、人口控制、交通運輸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詳情……] | | |
|
|
|
|
|
|
|
 |
熱門文章 |
 |
|
|
 |
推薦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