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實現英語的交際功能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進出口貿易日益增長,大量的外資企業涌入我國,而我國亦有大量的民營企業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目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不僅要求求職者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術,也要求他們有優秀的語言能力,在各種涉外的商業活動或技術工作中,能獨擋一面,應付自如。
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是為了學以致用。而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單一,教學方法較死板,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教學中嚴重地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貨幣,大部分學生學了多年英語以后,仍失望地發現自己聽不進,聽不懂;說不好,不敢說;讀不快,讀不準;寫不出,寫不好。如何改變這種尷尬的境況,讓我們的學生順應就業形勢的需要呢?現代外語教學引入了交際語言教學這一模式。它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讓英語真正成為一種交際工具。我們職業教育英語學科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學生運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
交際能力是在使用當中培養的;這種能力是否培養起來了,也是在使用當中檢驗的。英語教學里的交際原則,要求教師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求學生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學,還要求教師和學生課上課下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用。
在職業英語教學中要把教和用統一起來考慮:要根據專業特點來教,也要根據就業市場的需要來教,用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用什么;怎樣用就怎樣教,怎樣教也怎樣用。教師或學生不是單純地教或學英語知識,而是通過操練,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具,創造適當情景,進行以英語作為交際手段的真實的或模擬的演習。這樣使學生不僅能學得有興趣、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學會英語,學了就能用;要使學生從最初階段起就邁入實踐掌握盡早運用的正確之路。要設法使學生愛學、勤學、會學,把興趣與意識學習巧妙結合起來,興趣一直高漲;把成績和能力都抓住不放,能力尤為突出;將指導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使學生可以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沿著正確的軌道自主前進。扼要說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課堂教學的目標集中在交際能力(communication ability)的各個方面,而不限于語法的掌握或語言運用;
⑵組織和安排教學時,以語言功能(linguistic function)單元而不是以語法結構為框架;
⑶以傳遞信息(information transfer)為主,發音、語法的準確性為副。交際成功的標準是能夠較為準確地傳達和接受想要表達式的意思;
⑷鼓勵學生課堂內外主動接收,即興表達,可通過收聽英語廣播、錄音,觀看原聲電影,訂閱報刊雜志增大閱讀量,用大量真實性的語言流暢地說,課堂內外朗讀,養成寫英語日記或周記的習慣,最終達到在接受(聽、讀)和表達(說、寫)方面靈活運用語言。
具體可以按如下力點操作:
一.通過語言操練培養交際能力
語言操練不等于語言交際。語言操練的著眼點是語言形式,使學生在語言操練里,掌握語言形式;語言交際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使雙方達到相互了解;職業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不是使學生單純地掌握語言形式。在英語教學時首先通過語言操練使學生掌握語言形式,在機械操練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練習,再進行交際性操練,如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利用課文里的詞語、句型,敘述自己的思想,交流學習后的體會和收獲,也可以談生活,談理想,談愛好,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新東西進行交際,逐步地把語言操練推向語言交際。
二.實現教學過程交際化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交際化應該做到師生交流,學生之間交流,用真實的語言材料,用英語教英語和學英語,活學活用英語,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使交際活動貫穿課堂始終。在練習時,教師不僅要多給學生創造說話的機會,還要設計多種情景,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時表情到位,伴以手勢、動作,要像演戲一樣把生活中的交際場合搬進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此外,要充分利用課堂上師生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教師在課上的一切活動都要用英語進行,如組織教學、講解、布置作業、解答問題等;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圍繞英語進行,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語,以擴大和占領使用英語的陣地。這樣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習慣才能養成。
三.突破課本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培養交際能力
現代外語教學要重視課本,但如果完全被課本所束縛,不僅教法會凝滯、教學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所以在利用課本的同時使用電化教學手段,逐漸增加與課本水平相近的語言材料,豐富其語言信息。這樣會使學生更容易吸收生動的材料,也會通過所學的詞匯、語法及語音在其他情景中不斷地重復再現,從而在真實生活中將其表達反饋出來,因而可以學習、了解、享受生活,創造生活。
語言的學習決不僅限于課堂,要學好英語,必須從課堂中心跳出來,創出一條課內與課外結合,新課與舊課結合,復習與講新結合,游戲與講練結合的新路。把傳統的復習、預習、講授、練習都納入到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有趣的語言活動中去。不論聽錄音、看錄像、講故事、學歌曲,還是角色扮演或對話都是在所學內容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樣學生不但學會了英語,而且用這種語言交流思想,做實事,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教師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只是一個指導者。教師要把精力放在培養學生“愛學”、“肯學”、“會學”的良好習慣上;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一開始就接觸標準優美的發音,生動有趣的情景,從而意會難以言表的文化內涵,讓學生理解語言源于生活又融合于生活的功能,享受語言的美感。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代替教師的講解,自己從旁指引、輔導和解疑,讓學生直接同活生生的英語見面,直接主動地吸收、了解、練習和掌握,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語言材料,而且增強了語感,領悟了非語言材料的運用。這樣對學生完善學習方法,形成獨立人格,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突破課本中心,使學生接觸了許多活的課本;突破課堂中心,使學生找到了更廣闊、更生動的課堂;突破教師中心,使教師的作用無處不在。
通過教學實現英語的交際功能是英語教學回歸自然的良好途徑。職教學生能用所學外語進行實戰交際,才能說真正會一門語言了,這也為他們求職就業增加了頗具份量的籌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