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初中最后一把關談談畢業(yè)班工作管理

當過老師的人都說,班主任難當,畢業(yè)班班主任更不討人當。但我要說,當班主任充實,當畢業(yè)班班主任更是幸福。在帶班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要求學生明白幾個觀念
1、班級是大家的
從進入班級的第一天起,我就給學生擺出了這個觀點。94班的主人是你們自己,我呢?是看客是督察員而已。班上不設班干部,一切事務都由專人負責。為此,我們班先后開展了“今天我當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以及“我為班級建言獻策”等班級自治活動,而且,每一位學生還將自己的管班措施及理想班級寄言寫下來,然后裝訂成冊,書名《陽光九四》,它成了管班的法寶,也成了同學們的行動指南。在活動中,同學們各出奇招,互幫互評。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其有事可做。更增強了其主人翁責任感,也為我減輕了不少負擔。
2、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是一種習慣
這兩句話我用榜書大字寫好貼于教室的前后墻。我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不想要,老師再負責也沒用,這就正如往蓋了蓋子的水桶里注水,你在怎么努力,也是枉然。我也常跟學生講要將學習當成吃飯穿衣一樣每日畢不可少,成為一種日常習慣,不管怎么樣,就是不能閑著。在我班教室的顯眼處,張貼有“中考前線,閑人免入”八個大字,我跟學生解釋說“此閑人,指的是我們班那些無事可做的人”。
3、好成績不一定是好學生,成績差同樣能做好人
熬到了畢業(yè)班,尤其是最后一個學期,很多班主任把絕大多數(shù)的精力放在幾個尖子生的身上。對其余幾十個學生但求“平安”,這種心態(tài)可以理解,但畢竟那些有問題的學生是主體,他們才是最需要你關愛的人,他們才是班上的“隱患”。理順了他們,對班級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其實他們中大多數(shù)只是在學習能力上不及他人,但在其他方面他們同樣可以是佼佼者。所以我從不以成績論英雄,而是特別注重學生的人品,于是“正品行”也就成了我們班的道德準則。恰恰相反,有的班主任或老師對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是非好壞不予評價,使學生更加的盲目。
4、必須像個學生
我常用“高標準,嚴要求”來規(guī)范學生。我認為我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他們的本性,但在94班,就必須以學生的身份和將來如何立足社會等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例如,在94班,你找不出一個戴首飾或穿拖鞋批衣服的學生,“肅穿戴”是準則。另外,我們班基本上沒有搞衛(wèi)生的習慣,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非常自覺,道理講通了,有誰愿意天天吃灰呢?又如,我們班基本上沒有遲到的現(xiàn)象,每天早自習6:15所有學生都能準時進教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有一位學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寄宿,但他每天早上都能從十幾里外的張市風雨無阻準時趕到教室。有的人會說還有幾天啊,讓他們去吧!但我認為不到6月20日上午10點絕不能放松。所以我和學生一起定了一個目標,從中考前30天起,每天每科進步0.5分,加上當前各科的分值,這就是你達到的目標,也是你現(xiàn)在的奮斗目標。每天臨睡前,我都會問一問學生今天是否達到了目標。這樣的計劃對那些連拿畢業(yè)證都有問題的學生無疑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信心的源泉。
第二、對我的要求
1、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先做到,努力當表率
我迷信身正不怕影斜,我也信奉正人先正己。我要求學生守時,我也從不遲到。記得有一次我打吊針到凌晨兩點多,但那天早上出操我還是準時地站到了操場上。我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我也從未放松過提高自己,在教室里,學生學,我也埋頭苦干。
2、換個心情,變種方式處理問題
在處理學生的問題上我也有過莽撞,不理智的時候,但結果并不理想,反而師生之間隔閡越來越深。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問題,我都先冷靜下來,盡量“潤物細無聲”,如前段時間雨水不斷,一天因大雨有幾位學生遲到,我沒有說什么,只是在黑板上寫了一首打油詩“小小春雨又一場,淅淅瀝瀝本無妨。只怪事先不通知,真是苦了讀書郎。”同學們一看,會心地笑了,我知道,效果達到了。
3、少講廢話,不談大道理
九年級的學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們追求個性的愿望是那么的強烈,所以他們對那些“肺腑之言”、“諄諄誘導”之類的話總是非常敏感,也非常排斥。我認為,與其在班上海闊天空“天方夜談”,不如單獨找學生就其最實際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建議。與其硬性規(guī)定學生進步多少分幾個名次,不如幫其細化目標以及實現(xiàn)方法。只有當他們最原始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他們才可能靜下心來和你來談理想談抱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