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促人體健康但要謹防三誤區

冬季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對促進人體健康有良好作用。
首先,冬季在戶外進行體育活動能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提高神經系統對體溫的調節能力,使機體在氣溫變化時能主動適應環境,及時地調動生熱機能,維持體溫恒定,提高身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
其次,冬季在戶外進行鍛煉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強體質,親和自然。體育鍛煉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大家紛紛走出家門加入到冬季體育鍛煉的隊伍中來。但是北方的冬季室內溫暖如春、室外天寒地凍,溫差較大,加之氣候干燥,人的生理機能處于比較遲緩的狀態。在冬季進行體育鍛煉時如果不了解北方冬季的特點,不注重體育鍛煉的防護措施,不但達不到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往往還會適得其反,可能造成運動性損傷和疾病的發生。
因此在進行鍛煉前應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注意保暖: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時應穿著便于運動的服裝,服裝要求在隔熱的同時又能保證汗液的蒸發;應穿多層衣服,以便隨時增減。當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身體開始微微出汗后再脫去保暖的衣服。體育鍛煉結束后,有條件的要換上干衣服,沒有條件可以擦干汗液,迅速穿上保暖衣服。:準備活動可以提高體溫,提高體內的代謝水平。在寒冷的環境中運動所做的準備活動,需要比正常條件下的準備活動時間長些、強度大些。
預防凍傷:冬季室外鍛煉時身體外露部分要使用御寒用具,如手套、棉帽等;鞋襪要保暖、合適,不要因過緊而影響血液循環,要保持鞋襪干燥,注意保溫,避免肢端的凍傷。
合理分配體力:在進行長時間體育鍛煉時要維持一定的運動強度,保證了身體的正常產熱,避免長時間的靜止不動。
循序漸進: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切忌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盲目提高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及時補充能量:早上進行體育鍛煉前應補充一定的能量(如熱果汁、含糖飲料等),在進行長時間的野外活動時應攜帶充足的食品或高能量的便攜食品(如巧克力等),避免在野外活動過程中由于氣溫過低、能量消耗過大而引起體溫下降,危及生命健康。
結伴而行:不要單獨進行長時間戶外運動,尤其是進行野外活動如滑雪滑冰等。對于患有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應到鍛煉人群較多的地點進行體育鍛煉,同時攜帶必要的應急藥物。一旦身體感到不適,應及時呼救。
只要采取的應對措施得當,就會體驗到冬季體育鍛煉的樂趣,強健自己的身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