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電信用戶權益保護工作取得進展

用戶獲益是歐盟促進電信市場競爭的終極目標。2006年,歐盟消費者繼續從資費下調、服務創新等新舉措中享受到了實惠。
——普遍服務提供商的指定日趨透明,主導運營商不再是唯一的候選者
去年,捷克等成員國終于指定了普遍服務提供商。在此過程中,捷克、愛沙尼亞和波蘭三國采用了公開招標方式,愛爾蘭和斯洛伐克則選擇了公共咨詢程序。這兩種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遍服務提供商指定機制的透明度和非歧視性。
盡管各國最終指定的普遍服務提供商仍大多為主導運營商,但愛沙尼亞經公開招標選出了一家市場新進入者作為普遍服務提供商。在比利時和捷克共和國,普遍服務則由市場新進入者與傳統主導運營商一道提供。
——繼續推廣“最佳做法”,進一步滿足特殊社會群體的需求
在如何滿足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的通信需求一事上,歐盟現行的監管框架賦予了成員國很大的自主權。鑒于此,歐盟委員會2006年繼續重點鼓勵、引導成員國采取“最佳做法”(bestpractice)。例如,愛爾蘭監管機構就成立了一家旨在進一步滿足殘疾用戶需求的論壇;瑞典監管機構則鼓勵運營商為特殊社會群體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務,同時,該機構也為此類人群推出了8種特殊服務,其中包括基于3G視頻通話的手語翻譯服務。
——統一緊急服務號碼的認知度有所提升,但呼叫者定位問題尚待解決
目前,瑞典、丹麥、荷蘭三個成員國已將112指定為本國唯一的緊急救援號碼。但是,提供呼叫者的定位信息仍是一個問題。為督促成員國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歐盟委員會2006年共對13個成員國啟動了法律程序。
為了讓公民了解112號碼及其用途,歐盟成員國去年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通過公共電話號碼簿、查號服務、賬單、警方告示、報紙、網站、無線電廣告、電視短片以及專項活動等方式開展宣傳。在瑞典,112信息甚至被印在了牛奶包裝上;在拉脫維亞和捷克共和國,電視臺則不斷播出與112號碼有關的信息。
雖然112基本服務的提供范圍與服務質量目前已有所保障,但在現行的監管框架下,歐盟委員會在該領域內的權力比較有限。若想進一步改善這項服務,歐盟相關的立法機構必須在當前開展的監管框架審查中給予歐盟委員會強大的支持。
——成員國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資費透明度,但手機漫游資費仍是用戶投訴的焦點
2006年,部分成員國已開始采用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提高資費透明度。例如,丹麥、愛沙尼亞、葡萄牙和瑞典的監管機構目前已在Web網站上推出了資費比較一覽表,比利時的監管機構則正在開發一個收費模擬器(pricesimulator),匈牙利、愛爾蘭和斯洛文尼亞的監管機構擴大了資費比較的范圍,使之涵蓋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和寬帶等諸多業務。在某些成員國,監管機構推出上述公共服務的同時,一些運營商也自行推出了類似的服務。
然而,在德國、奧地利和立陶宛等國,發生了一些與資費透明度有關的用戶投訴。另外,歐盟的手機用戶普遍對跨國漫游資費感到不滿。對此,歐盟委員會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
——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增強用戶的防范意識已成當務之急
截至目前,歐盟所有成員國已將歐盟2002年頒布的《電子隱私指令》納入本國法律。去年,歐盟又單獨出臺了一項有關通信數據保留的指令,目的是方便執法部門執法。今年,各成員國也將把這項指令納入到本國的法律之中。
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由于犯罪分子越來越多地將垃圾郵件和惡意軟件組合起來使用,這兩個領域內的執法工作(即反垃圾郵件工作與反惡意軟件工作)也在趨于融合。鑒于此類非法活動對社會和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巨大,歐盟必須出臺更多的舉措,其中,提高用戶的防范意識已成為當務之急。
——更多用戶帶號轉網,帶號轉網成為促進市場競爭的一大“利器”
歐盟成員國的報告顯示,2006年越來越多的用戶從帶號轉網政策中受益。在丹麥、西班牙、瑞典和芬蘭,手機用戶轉網率甚至超過了20%;在愛沙尼亞、希臘、法國、愛爾蘭、立陶宛和盧森堡,帶號轉網的手機用戶數量大幅增長;在法國、瑞典和荷蘭,固定電話用戶也紛紛嘗試帶號轉網。總之,在所有的歐盟成員國,帶號轉網繼續成為推動市場競爭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