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對就要讀讀讀、問問問

有人認為,“校對不就是挑錯別字嘛。”此論謬也。
《論語》曰:“君子學以致其道。”
唐代韓愈說,“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
魯迅說過,“校對和創(chuàng)作的責任是一樣重大的。”( 人民日報《想起魯迅校對時》)
去年 12 月,在全國報社校對主任研修班上,崔社長高屋建瓴地提出,校對要有對總編負責的態(tài)度。崔社長還提出,“編校人員要有工作心、事業(yè)心、責任心。”
校對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校對漏過去的差錯,極容易一漏到底,而鑄成大錯。
崔社長提出,“工作心”就是種人生狀態(tài),帶著心靈去編校——作者動真情,讀者情真動。每個編校要負責地、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本職工作。
事業(yè)心就是要有大局意識。《北京新報》的停刊,就因為編輯只圖“好玩”,卻把報社毀了!
崔社指出,報紙出現(xiàn)問題,就在責任心不強、過于隨意性,對事實的核實不夠,還表現(xiàn)在標題和內文的不統(tǒng)一上。
為一份事業(yè)努力,還是為打工掙錢,工作狀態(tài)是截然不同的。要把工作變成一種享受生活、享受成就的過程。
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于友先同志多次強調,校對是一門大學問,正像有“編輯學”一樣,也要有“校對學”,校對是一門大學問。異曲同工,崔社長也提出了“校對有學”的高論,并計劃為校對部出書——《信報校對學(暫定)》。
應崔社長之邀,全國報社校對主任研修班的學員到信報參觀,并與信報校對部互動交流。信報校對主任孫志堅說,校對要做好總編的參謀,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堅持原則向總編匯報,校對要對總編負責。交流中,合肥晚報校對主任高曉培提出,“一名好編輯不一定是好校對,一名好校對將會是一名好編輯。校對工作大有可為,報社最好的人才干校對!”
校對工作的狀態(tài)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信報怎樣體現(xiàn)主流化,編校質量就是臉面。讀者選擇看信報,第一是喜歡,第二是讀得通順。這就要求校對應是雜家、全才。校對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學好語法、修辭、邏輯,“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
干校對,就是讀讀讀、問問問,多問幾個為什么。校版時不能浮躁,要腳踏實地,不能夸夸其談。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皆因馬謖紙上談兵而失街亭,痛失良機而功敗垂成。
“編筐編簍,難在收口。”要保證編校質量,遵守流程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
校對要踐行“樂其業(yè)、盡其職、負其責、精其術、竭其力”的韜奮精神,使信報“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