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職業壓力及應對策略

壓力是個體基于外界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壓力,是指他們從事的新聞傳播活動及與其生存狀況相關的事件或環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種精神狀態及相應的行為表現。也就是說,當新聞工作者覺得外界對自己的需求超過自身能力或難以滿足時,壓力就會產生。由此可知,構成新聞工作者職業壓力的要素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產生壓力的外界環境和事件,二是個體對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即新聞工作者個體與職業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一、新聞工作者職業壓力過大的表現及負面影響
在所有的職業中,新聞工作屬“高壓力”職業,西方心理學家將當代人的工作緊張程度劃分為10級(級數越大越緊張),其中新聞工作者與飛機駕駛員、領航員并列第三,為7.5級。(1)
。ㄒ唬┬侣劰ぷ髡呗殬I壓力過大的表現
持續的緊張焦慮。它是對壓力的無效應付而導致的消極影響。雖然緊張焦慮是一種應激的本能,可以調動人的身心綜合能力,以適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人如果長期處于此狀態,就會身心受損。人在緊張狀態下自我評價較低、挫折感增強、工作效率下降,而且脾氣暴躁,容易發怒,感受不到個體價值所在。(2)
職業倦怠的產生。它是由于個體無視自己的個人需要去完成強度過高的工作任務時所導致的一種精疲力竭的狀態。職業倦怠有三個核心特征:(1)情緒衰竭狀態,即感到精力耗盡,工作熱情逐漸喪失;(2)去人性化,指個體以消極冷酷、麻木不仁的態度對待周圍環境;(3)個人成就感降低,指個體評價自我的意義與價值的傾向性降低。(3)新聞工作者職業倦怠是他們在長期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是他們不能順利應對工作時的一種極端反映。
。ǘ┬侣劰ぷ髡呗殬I壓力過大的負面影響
對從業者身心健康的影響。工作壓力過大容易產生頭痛、疲勞、潰瘍、胃功能紊亂、神經失調、心律加快等癥狀。(4)新聞記者雜志社與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聯手對上海市在職新聞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的全面調查顯示,不規律的生活、超負荷的壓力以及長期處于疲勞狀態使上海新聞工作者的健康狀況大打折扣,上海新聞界在職人員死亡者的平均年齡僅為45.7歲,(5)這反映出新聞工作者的健康狀況非常令人堪憂。
對新聞事業的危害。新聞工作者在傳播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如果壓力過大,不能很好地調節,不僅會影響自己,也必然會對工作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會誤導受眾。另外,壓力越大,新聞工作者越容易對工作產生懈怠情緒,從而導致工作興趣衰退、新聞敏感度降低,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新聞工作者職業壓力的來源分析
在我國,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壓力是多方面的,造成他們職業壓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在的客觀刺激與內部個性行為的相互作用,與媒體組織管理、社會環境及自身因素有很大關系。
(一)來自媒體的壓力
工作強度大。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決定了新聞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任務重。為了確保新聞價值的最大體現,新聞工作者往往超負荷工作。據一項針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調查顯示,68.15%的人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60.15%的人沒有享用過公休假,59.15%的人從沒參加過單位組織的醫療休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采訪、寫稿、組版勢必對新聞工作者的身體、精力和心理極限提出嚴峻挑戰。
風險系數高。新聞工作與其他一些腦力勞動相比,有更大的冒險性。據國際記者聯合會統計:近年來,死于調查性采訪的記者人數在逐年上升,遭受騷擾、毆打、拘留的記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較強的風險性必然帶來心理的高度緊張。
管理與評價機制不盡合理。目前新聞媒體大都采用末位淘汰制和業績考核制,而媒體招聘的人員一般素質都較高,不相上下,只要有所懈怠,就有可能被淘汰。新聞機構在加強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與業務素質的同時,忽視了對其心理素質的優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是鼓勵上進,激勵發展,而現實中多數新聞工作者感受到的是壓力而不是動力。
職稱評定競爭激烈。隨著新聞工作者隊伍的龐大,需要晉升職稱的人越來越多,僧多粥少,加之職稱的評定影響工資的提升、住房的改善等切身利益,使競爭越來越激烈。職稱問題成為新聞工作者競爭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個人發展空間的局限,F代社會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迅速,新聞工作者往往會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的知識逐漸老化,思維趨于慣性,經驗主義越來越嚴重,而媒體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卻把更多目光盯在市場、廣告、受眾方面,無暇顧及員工的培訓和職業生涯發展,忽略了新聞工作者的個人發展。
(二)來自社會的壓力
新聞產品商品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沖突。在計劃經濟時代,新聞工作者只注重新聞的社會效益,只管寫稿,不問市場,養成了高依賴、低風險承受的心理特點。市場經濟建立后,媒體被推向市場,殘酷的競爭現實,使新聞產品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新聞工作者既要注重社會效益,又要顧及經濟效益,心理壓力相對加重。
新聞工作者角色的超載。由于職業的需要,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做好新聞報道工作,還必須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問題解決者、人際關系協調者、心理咨詢者、學習者等等。在工作中同時扮演多個富有挑戰性的角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多種不同的工作,就會發生角色超載,它是與工作壓力緊密相連的一個因素。
社會對新聞工作者的高期望。在買方市場成為主導市場的形勢下,受眾的需求日趨苛刻,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給自己上緊弦,對工作120%的投入,才能夠保證質量。這種來自受眾的期望、要求、批評和建議等綜合性壓力,只會不斷加大而不會減弱。
[1] | [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