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中主題是如何延伸的

●當幼兒的探索僅僅停留在表面時,教師應怎么辦?
●教師應以何種方式將主題不斷推向深入?
亞亞帶來的一個錄音娃娃,引起了全班孩子的注意。孩子們都緊緊地圍著錄音娃娃,你一句、我一句地爭著想把自己發出的聲音錄進娃娃的“肚子”里,可出來的聲音卻是一片嘈雜。我觀察了片刻之后,端起喝水杯對著錄音娃娃有節奏地敲擊著杯口和杯蓋,所有的孩子都安靜下來,靜靜地聽著。“咯咯,咯咯……”當這段聲音再次從錄音娃娃“口中”傳出時,孩子們都被這奇特而又有趣的聲音逗樂了,“哈哈,錄音娃娃打咯了”。
霎時,活動室里熱鬧起來,有的拍手,有的踏地板,有的拍桌子……孩子們開始尋找著一切可發出聲響的東西,試圖把不同的聲音錄進娃娃的“肚子”里。當孩子們熱衷于尋找并創造聲音時,我又向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你們找到的聲音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迪迪拿著“美發店”里的兩只化妝瓶輕輕地敲了起來,說:“像一只小烏在唱歌!”翰翰使勁地抖動著兩本《看圖說話》,說:“風來了,風來了!”俊俊也不甘示弱,找來兩塊積木敲擊著說:“這是啄木烏在啄樹干抓害蟲呢!”這些在成人耳中平淡且常被忽視的聲音,此時卻成了一個個美妙而又跳躍的音符,這些音符撥動著我思維的弦絲。于是我編了一首詩歌:“一個美麗的早晨,風輕輕地吹,樹林里的小烏歡樂地歌唱著……”孩子們隨著詩歌的變化不斷尋找著新的物體,創造出不同的聲音……一個有關“聲音”的主題漸漸形成了。
思考
在探索型主題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各種創造潛能,是教師在其他活動中所難以見到的。在生成的活動中幼兒有探索意識,但由于幼兒對事物的認知經驗還非常有限,探索常易停留在表面,而使主題活動無法深入開展。實錄中,幼兒對錄音娃娃感興趣,但開始時他們只想到將自己的聲音錄人,方法和內容都很單一。在此情景下,教師借助特定的情景設置,以玩伴的身份參與活動,順著幼兒的思維方式激發起幼兒探索的火花,最終使幼兒的一個偶然的、玩耍性質的行為演變為一個內容豐富的探索型主題活動。
在探索型主題活動過程中,當幼兒的探索處于所謂的“高原”狀態時,教師要在觀察和傾聽的基礎上,設置具有挑戰性的、易引發幼兒思考的問題,幫助幼兒發現新問題,找尋新方法,使探索活動持續不斷,從而使幼兒的學習由形式上的“主動”轉化為實質有效的“主動”。
探索型主題活動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是將主題引向深入不可缺少的“支架”,正是在這一“支架”的支持下,幼兒的學習才能順利進行,幼兒的發展才能真正實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