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字含有 巡 的文章] |
|
1.粉煤灰的物理激發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1 粉煤灰活性的物理激發機理
粉煤灰活性的物理激發就是將粉煤灰進行磨細加工,以提高粉煤灰的細度和均勻性,起到降低粒度,增大化學反應時的比表面積,強化粉煤灰效應的作用,從而提高粉煤灰的水化活性。粉煤灰的水化反應首先是從破碎的斷面開始的,而粉煤灰玻璃體的原始表面水化活性很低,28d基本不水化。磨細加工使粉煤灰玻璃體的斷裂面處產生大量水化物,而玻璃體光滑表面在水化28d后,其化學成分與原始粉煤灰的平均化學成分接近,說明該玻璃體外層活性很低,幾乎未水化。
[詳情……] | | |
|
|
2.窯灰對料漿組分及熟料強度的影響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我公司濕法線年產窯灰約20萬t,約占熟料產量的1/4。從1995年開始采用窯中喂灰工藝,使得窯灰已基本得到全部利用,然而,窯灰的大量喂入對料漿流動度和熟料質量是否產生不利影響,大家看法不一,為此進行了試驗研究,具體如下。 [詳情……] | | |
|
|
3.電解金屬錳企業行業準入條件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為遏制電解金屬錳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按照調整結構、有效競爭、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和安全生產的原則,對電解金屬錳生產企業提出如下準入條件。 [詳情……] | | |
|
|
4.我國立窯水泥退出趨勢分析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自從中國水泥協會公布了在“十一五”期間,我國PC窯(新型干法窯)水泥的產量比重預計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70%之后,在有些報刊雜志和會議上相繼出現了一些“現代立窯將與新型干法窯共舞”、“充分發揮立窯水泥生存發展空間”、“現代立窯水泥除生產規模較小以外,其他各項綜合技經指標均可與新型干法窯水泥相媲美”、“現代立窯水泥及其裝備的持續發展在我國是相當長期的,甚至還可以進入國際市場,深受發展中國家的歡迎,成為出口創匯的一個途徑”、“因此國家應對現代立窯予以各種政策支持,促進機立窯升級技改而成為現代立窯”,等等一系列的論點和說法。他們的邏輯很顯然,那就是既然官方(或半官方)的目標是2010年PC窯水泥的產量比重要達到70%,因而其余的30%理應是非“現代立窯”莫屬了。何況退一步講,就算是“現代立窯”還是比2500t/d以上的PC窯略遜一籌,但是總比其他的落后水泥窯——機立窯、濕法窯、中空干法長窯、立波窯、立筒預熱器窯、懸浮預熱器窯、微小型PC窯等要強得多吧。加之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許多邊遠山區交通十分不便等諸多約束條件,“注定了'現代立窯'至少還有30~50年的生存時間與空間”。所以在這段時間里“與PC窯長期共存,一起發展,共同支撐我國水泥工業,責無旁貸地就只有'現代立窯'了”。如此這般似乎不無道理。 [詳情……] | | |
|
|
5.純低溫水泥窯余熱鍋爐研發介紹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1、我國水泥工業能源利用現狀及節能新技術
水泥工業是能源和原材料密集性產業,水泥生產幾乎完全依靠煤炭、電力及礦產資源,并產生大量的廢氣,其中CO2的排放量占到了我國CO2總排放量的20%,其能源和環保的壓力是非常大的。2003年我國水泥總產量8.63億噸,能源總耗量為1. 45億噸標煤。 [詳情……] | | |
|
|
6.影響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的因素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26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1 水泥熟料礦物組成及工藝制度的影響
1.1 熟料四種主要礦物含量的影響
四種礦物對減水劑吸附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3A>C4F>C3S>C2S。尤其C3A的吸附量遠遠大于其他三種熟料礦物。這是因為減水劑主要吸附在水化產物上,吸附量與其水化產物的數量和表面性質有關.凡水化快,水化產物比表面大的熟料礦物.吸附量就大,而使溶液中的減水劑大大減少。C2A的水化速度最快。C4F,C3S次之,C2S最慢,C2A的水化產物比面積大。所以含C2A多的水泥,減水劑的適應性差。 [詳情……] | | |
|
|
7.我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11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林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森防戰線廣大職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目標管理責任制得到完善落實,防治技術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斷提高,整體抗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詳情……] | | |
|
|
8.中國生物防火發展與展望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11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森林是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基礎。當前,全球普遍存在的溫室效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資源減少、物種消失、洪澇災害等生態環境惡化的嚴重問題無不與森林的銳減密切相關。 [詳情……] | | |
|
|
9.生物防火可行性分析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11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近年來,國家林業局把建設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實施綠色防火作為預防林火蔓延,減少森林火災損失和危害,促進森林資源長治久安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組織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設規劃,專門做出決定明確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帶為主體的林火阻隔網絡體系建設與林業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實有力措施全面推進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建設,使全國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由此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綠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國生物防火林帶由1998年的35.5萬公里迅速發展到2001年的46.8萬公里,南方福建、廣東等部分省區已初步建成了以生物防火林帶為主體的林火阻隔網絡體系。隨著各地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其良好的多種效益正逐步展現出來。 [詳情……] | | |
|
|
10.不同地形林火撲救研究 | 更新時間:2007年6月11日 來源:中華職工學習網 | 森林火災的發展和蔓延除了受氣象因素、可燃物載量等綜合因素影響外,還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因此,通過對不同地形立地條件所發生林火現象的研究,提出根據不同地形條件來實施林火撲救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僅供同行們參考。 [詳情……] | | |
|
|
|
|
|
|
|
 |
熱門文章 |
 |
|
|
 |
推薦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