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新聞資訊的操盤手

不久前,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正式在北京、上海等地啟動了試點培訓,培訓和考試的級別為助理網絡編輯師。年內,參加培訓鑒定工作的省市將超過十個;年底,鑒定將在全國展開。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職業,網絡編輯,終于“驗明正身”,今年正式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這標志著網絡編輯從此將正式以一個職業進入中國的職場。
打開網頁,移動鼠標,我們將面臨海量的信息。沒有人否認互聯網是一個日益壯大的媒體。它高速發展的勢頭也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網絡編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
網絡編輯,指利用相關專業知識及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從事互聯網站內容建設的人員。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中國互聯網站點已達67萬個。據此估算,目前中國網絡編輯從業人員多達300多萬人。未來十年內,網絡編輯需求將呈上升趨勢,總增長量將超過30%,急需培養大批網絡編輯人員。
★一畢業,做網編
洛洛看到成績單的時候,開心地笑了。因為她的網絡編輯資格考試得了85分。這意味著她將順利地拿到從業資格證書。
洛洛是“四川在線”的一名網絡編輯,工作快半年了。自今年6月份畢業后,她就來到了這家網站,負責時事和體育方面的新聞編輯工作。念新聞專業的她,從事新聞工作順理成章,不過她也沒想到會成為一名網絡工作者。經過短暫的適應期之后,她漸漸認同了自己的這份工作。
洛洛每天得早早地地來到自己的辦公室的電腦面前,把當天全國性、地方性的網絡、報紙、雜志都掃一遍,選出來,遇到合適的,馬上圈定,再編輯出來。自己做的東西大多是屬于新聞類的,比較多,而且要搶時效性。所以她每天編輯的新聞也非常多,而其中的一半要在上午做完。
“做網絡編輯累嗎?”
“這個得看你在哪里做,和做什么頻道。我負責的是時事和體育新聞,要加班,比較累一點。” 洛洛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運用,洛洛現在也算是駕輕就熟了,“沒有什么特別的,選稿子而已。”她輕松地說。
洛洛也會收到一些外來投稿,一個地市級單位會把當地的動態消息發給他們,一些有新聞價值的稿件將被挑選出來,然后經過編輯整理,即進入后臺編輯系統進行編輯修改、做鏈接。
有人說,網絡新聞的發達幾乎可以代替傳統報刊的深度報道了,因為它有著超級的信息鏈接。沒錯,我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通常還會通過信息鏈接進入到另一條相關新聞,最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信息鏈。而這個信息鏈條也是網絡編輯的工作任務之一,它讓讀者能對事件有一個全局的把握,這也是網絡新聞較之傳統媒體的一個優勢。
對像洛洛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天都能處于新聞信息的前沿,這對他們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實際上,網絡編輯的工作性質,給年輕人帶來了生存空間和上升空間。
“一線編輯二十四五歲的就算年齡大了,主編層也就二十六七歲。”一位在搜狐網財經頻道有過一年工作經歷的小何說,“執行總編層的網絡編輯職位,有過傳統媒體工作經驗的人可能競爭力更大些,因為這個職位更看中新聞策劃、人員管理等更高層面的能力。在搜狐網,可能工作一年以上的員工都算是資格比較老了。”
因為對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要求,所以也就有網絡編輯是年輕人的舞臺的說法,這對于那些剛剛從大學畢業,又有志于從事傳媒工作的大學生說來,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網絡編輯的工作面孔
如今網絡的發達也使得網站類型各不相同,除門戶型的大網站之外,還有新聞類、資訊類、文學類、專業類等網站。雖然不同類型的網站工作不一樣,但大致的工作流程有著共同的特點。其中,猶以新聞信息類的為代表。
很多人有種看法,即認為所謂網絡編輯的工作,就是一些復制、粘貼的工作,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值得過多的研究。事情并不這么簡單。
總體看,網絡編輯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采集素材,并進行分類和加工;對稿件內容進行編輯、審核及監控;撰寫稿件;運用信息發布系統或相關軟件進行網頁制作;組織網上調查及論壇管理;進行網站專題、欄目、頻道的策劃及實施。要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網絡編輯,需要具備一些特定行業素質。
政治素質:網絡編輯要充分了解中國的新聞傳播環境,了解新聞與報道的禁區和底線,了解社會文化環境和發展階段,正確處理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繼承和發展關系,正確處理網絡內容和新技術應用的關系,正確處理嚴肅內容和休閑娛樂的關系,做好內容,做好新聞,贏得讀者,贏得聲譽,樹立權威,保持網絡媒體不竭的生命力。
新聞敏感:要具備編輯的基本素質,有較強的版面編輯處理能力。要善于挑選新聞,整合新聞,設計新聞專題,并根據網絡新聞的特點,擬定新聞標題,進行新聞剪裁等。同時,要對重大新聞做到心中有數,知道什么是重大新聞題材,什么是熱點新聞題材,什么是可連續報道的題材。知道什么題材更適合網絡新聞報道,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版位、什么欄目刊發網絡新聞最合適。對刊發的網絡新聞的數量、規模、及刊發后將產生的社會影響要有預見力。
文字功底:從文字表述來看,傳統媒體更趨于嚴肅、穩重、篇幅長、邏輯性強的表述方式,網絡媒體倒更像一個俱樂部,一個休閑娛樂的地方,對文字表述方式要求相對寬松,文本以短句、片段、碎片居多,“跟帖”是網絡媒體文本的一大特色。它要求網絡編輯必須具備扎實而又靈活的文字功底。這樣才能贏得網民的喜愛。
技能多面手:現代傳播業發展強烈需求復合型人才,要求編輯不但要具備良好的編輯素質,而且要掌握更多的網絡技術,這樣的編輯想象力才會有更好的彈跳點,才有可能更深地挖掘新技術空間,為新聞服務。當然,“復合型”并不是說既要懂新聞,又要會編程,這也幾乎不大可能,只是要求編輯對新的技術載體要認同、接受和掌握,因為只有對新技術敏感,才能適應新的環境。
對于國內那些頂級的新聞網站來說,以盈利作為企業目標的現實將直接決定每條新聞的壽命。網站會通過人工或者自動的監測來考察每一條新聞在單位時間內的點擊量,一般5分鐘內點擊量達不到一定數字的新聞就會被自動撤下來。也正因為如此,它要求網絡編輯在新聞的制作上,不僅要強調高速度,同時還要強調高質量。對于那些有著深厚的新聞制作功底和強烈新聞敏感的網絡編輯來說,這是顯示他們實力的最好證明。
★“驗明正身”新登場
作為新興職業,目前的網絡編輯一般是從傳統媒體中的編輯、記者、網站管理員、圖文設計等職業中分流出來的,缺乏統一的職業標準與規范,給企業的培訓、考核及人員使用帶來了很多技術困難。
基于此,網絡編輯的行業規劃急需出臺。前不久,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正式在北京、上海等地啟動了試點培訓,首次試點鑒定將于年底舉行。北京、上海、河北、吉林、遼寧等省市將參加首批試點,培訓和考試的級別為助理網絡編輯師。年內參加培訓鑒定工作的省市將超過十個,2005年底鑒定將在全國展開。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職業,網絡編輯終于“驗明正身”,今年正式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這標志著網絡編輯從此將正式以一個職業進入中國的職場。
相關人士認為,對網絡編輯國家職業進行資格認證,將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網絡編輯人才的需要,規范網絡編輯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優化網絡編輯的人力資源配置。
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頒布的《網絡編輯員國家職業標準》中,網絡編輯職業分為網絡編輯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助理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四級。
2005年網絡編輯職業鑒定試點工作,將分批進行,年內參加培訓鑒定工作的省市將達到十多個。預計2005年底有望在全國推廣。首批培訓已于2005年7月1日起開始招生,培訓級別為助理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國內的網絡編輯大概可分三個層次,位于“塔尖”上的是幾大門戶網站,如新浪網、搜狐網,工作要求高,工作強度也大;第二個層次如人民網、千龍網、中華網這樣的網站,工作相對輕松些,多數時候能正常上下班;第三層次是傳統媒體的電子版,現在大多數報社都建設了自己的網站,在此工作的編輯也應算作網絡編輯,大多都是由傳統編輯過渡而來。
這對于有志于從事網絡新聞工作的人們,無疑有了個非常好的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