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熱保溫涂料及其研究進展

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是科學研究和技術開 發的基本目標之一,涂料技術也不例外。 20 世紀 70 年代后,世界氣候變暖,地球能源日趨枯竭。因此,開發隔熱保溫涂料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尤其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隔熱涂料。
據知,我國從今年起,將對新住宅規定需要采取隔熱保溫措施。建筑隔熱材料中建筑隔熱涂料因經濟、使用方便和隔熱效果好等優點而越來越受到人 們的青睞,發展前景光明,將有望促進涂料市場和隔 熱材料應用領域的拓展。根據建筑隔熱涂料隔熱機理和隔熱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阻隔性隔熱涂料、反射隔熱涂料及輻射隔熱涂料 3 類。
1 阻隔性隔熱涂料
( 無機 ) 阻隔性隔熱涂料是通過對熱傳遞的顯著 阻抗性來實現隔熱的涂料。熱傳遞是通過對流、輻 射及分子振動熱傳導 3 種途徑來實現的。
應用最廣泛的阻隔性隔熱涂料是硅酸鹽類復合涂料,這類涂料是 20 世紀 80 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隔熱材料。我國有上百家研究單位和企業在 進行保溫涂料的研究工作,各生產廠對產品的稱呼 不盡相同,如“復合硅酸鎂鋁隔熱涂料”、“稀土保溫涂料”、“涂覆型復合硅酸鹽隔熱涂料”等,涂料配方、 施工方法各異,性能,如快干速硬、防水憎水等也各不相同,但均屬硅酸鹽系涂料。主要由海泡石、蛀石、珍珠巖粉等無機隔熱骨料、無機及有機粘結劑及引氣劑等助劑組成。經過機械打漿、發泡、攪拌等工藝制成膏狀保溫涂料,參考配方見表 1 。
表 1 復合硅酸鹽隔熱保溫涂料參考配方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 1998 年 5 月發布了硅酸鹽復合隔熱涂料國家標準 (GB / T 17371-1998) ,為硅酸鹽隔熱涂料的生產和應用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的 技術標準。
受歷史和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成本較 低的阻隔性隔熱涂料在我國的發展已達到世界先進 水平,但主要用作工業隔熱涂料,如發動機、鑄造模具等的隔熱涂層等。目前這類涂料正在經歷一場由工業隔熱保溫向建筑隔熱保溫的轉變,但由于存在 自身材料結構帶來的缺陷,如干燥周期長,施工受季 節和氣候影響大,抗沖擊能力弱,干燥收縮大,吸濕 率大,對墻體的粘結強度偏低以及裝飾性有待進一步改善等,故這類隔熱涂料較少用于外墻涂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