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制造商大力發展便攜式設備用的環保電池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國大陸有2,000多家電池廠商,可量產約14個系列300多種電池,包括堿性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氧化銀錳電池、氧化鋅電池及密封鉛酸電池等,但主要產品仍為堿性電池。由于政府計劃在2005年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含汞量超過國際標準的電池,越來越多的廠商正在開發無汞產品。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CIAPS)數據顯示自1999年以來,中國電池產業年增長率達10%。2002年電池出口金額為20億美元。CIAPS副秘書長劉彥龍(音)表示2002年初級鋰電池的出口量比2001年增長了20-25%,總共為8億只,鎳鎘電池出口量在4.5-5億只之間,預計今后兩、三年內會再增長5-10%。
中國政府繼續對電池產業給予支持,并通過相關政策向新入行的中國廠商提供優先租賃、低利率貸款和出口稅折扣等優惠條件。863項目和“十?五”計劃都對電池產業立項和做出規劃。設立了天津和平海灣電源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遼寧三普(沈陽)有限公司兩個鎳氫電池生產基地。和平海灣海外部銷售經理史文藝(音)稱該公司電池年產量可達6,000萬只。三普公司銷售經理馬軍稱該公司年產量為3,000萬只單鎳氫電池和100萬只鎳氫電池封裝外殼。馬軍說:“今年我們公司將主要研發適用于軍事領域的低溫電池和用于數字產品和電動汽車的高能量電池。”863計劃中還強調要發展鋰電池,尤其是聚合鋰電池產業。目前正在進行多個項目。
廠商加大環保電池的投資力度
“顯而易見,由于鎳氫電池潛在的環境危害,現在的需求量已下降。由于手機、數碼相機和PDA對鋰電池需求的增加,鎳氫電池的增長率會在近期緩慢下跌。”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經理鄧國銳,他預計鋰電池將在今后三年內成為大陸市場的主流產品。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國安集團最近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興建了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鋰電池。公司目前年產量為5MAh。同時還從事鋰錳204和鋰鎳02等復合金屬氧化物的開發,這些材料可用作二級電池的陰極。
2002年上海制皂(集團)有限公司以1,16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充電電池開發商和生產商Moltech Power System公司的一家下屬公司,計劃投資鋰電池和聚合鋰電池生產。上海制皂同時也是上海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的投資商,后者生產鋅錳電池、氧化鋅電池、鎂銅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電池,以及電池元件。
中國大陸本地廠商與外國公司之間的合作也在加強。去年七月,隆源雙登集團與意大利Plastam公司簽訂了一項閥控式密封鉛酸(VRLA)電池研發生產協議,旨在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VRLA電池廠商。天王達電池有限公司去年九月也與美國Ovonic電池公司簽署了一項消費類電池授權協議,采用后者的專有技術生產和銷售消費類鎳氫電池。
此外電池廠商也在努力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毒副產品并加強電池的回收利用。“我們現在與美國的充電電池回收公司合作,回收利用我們的產品。”鄧國銳說,“其它公司估計也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系,以便符合美國及歐洲的要求。”
中國鋰離子電池制造商開始提升產能
小型鋰離子電池和聚合鋰電池由于能量密度大、使用時間長、滿足環保要求,正逐漸取代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成為便攜式設備的首選充電電池。中國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早已準備充分,紛紛進行新產品研發、或是擴大產能來應對需求增長。
從研發進程來看,目前廠商們更關注低成本、大容量的鋰電池和聚合鋰電池產品。其中,興能公司目前已開發出0.4Ah、0.45Ah的鋰電池和先進的混合鋰電池,并推出了厚度僅為0.45mm的鋰電池,適用于藍牙耳機、PDA、智能卡和智能電話等產品。此外,臺灣超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將其電路保護從現有的5V提高到7V,并將很快推出0.8Ah的鋰電池。
另外,由于聚合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僅為鋰電池的一半,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深圳華粵寶電池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助理鄭嶸說:“盡管聚合鋰電池的技術尚未成熟,價格也還較高,但我們認為它很有發展潛力。”該公司目前正開發用于電動自行車的鋰電池。
從市場來看,Roskill咨詢集團公司曾預計2000年-2005年間,全球包括聚合鋰電池在內的鋰電池市場的需求將增長40%。在大的需求趨勢下,中國的鋰電池制造商們已經開始擴大產能應對需求。
海普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衛平表示,該公司計劃將其年產量從1.5億只增加到2億只,并將價格降低5%,以便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華粵寶則稱其產能利用率已達70%,月產鋰電池250-300萬只;臺灣超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計劃將其月產量翻番,達300萬只鋰電池,其中聚合鋰電池將保持15萬只的月產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