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電站自動按水位優化運行的方法

1 概 述
建國以來,水利系統結合治水發展水電,已建成小水電站4.5萬余座,裝機容量達1920萬kW,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近120萬kW,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中小水電站主要面向農村,分布在中西部的邊、遠、窮的農村地區,存在著小、散的特點,并且技術起點不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中小水電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逐步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與技術密切相關的主要表現為設備陳舊,自動化程度低及元器件繁多、體積龐大、操作復雜,發揮不了應有的生產效益。
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小水電站可以自動按水位優化運行,更有效地利用水能。本文介紹一種水電站自動按水位優化運行的實現方法,并設計了一個經濟、實用的水位自動檢測電路,給出實際電站的運行調節效果。
2 系統組成與調節原理
監控系統,自動控制水庫閘門開啟進行調節來水量,并根據前池水位自動調節3臺機組的負荷,保證前池水位不會太高而引起溢水。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
公用設備當地控制單元(LCU4)把采集到的水位和水庫閘門位置信號送到上位計算機(IPC),IPC對機組運行狀態(包括是否已開機,有功、無功、出力多少及是否越限等)進行分析判斷,然后給機組當地控制單元(LCU1,LCU2,LCU3)發出控制指令,由機組當地控制單元的PLC去執行相應的調節。當前池水位太高時,首先通過增大3臺機組的出力來調節,如果3臺機組都已滿負荷運行而前池水位還太高,由控制水庫閘門位置進行減少來水量。反過來,如果前池水位太低,首先通過增大水庫閘門位置,當水庫閘門全開,而前池水位還偏低時,自動減少機組出力,甚至自動關閉機組。根據前池水位,通過自動調節機組的出力來最有效地利用水能。
3 水位自動檢測電路
為實現水電站自動按水位優化運行,本系統設計了水位自動檢測電路,如圖2所示。
圖中可調電阻(RW1)根據實際電纜長度來調節,保證遠傳信號為20mA的電流信號,提高抗干擾性能;采用銅片作為水位檢測接點。
4 實際運行調節效果
系統實際運行調節效果如圖3所示,在8點半到9點半時,由于前池沒有水,機組自動停機;在9點半到10點半時,根據前池水位,機組完成自動開機、負荷調節。由圖3可見系統調節時超調少,速度快,只需1個振蕩周期就穩定運行。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