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習性 巧捕河蟹
http://www.dcyhziu.cn 2007/6/11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捕蟹和捕魚不一樣,因為河蟹容易打洞逃跑,附肢會折斷,捕捉較困難。捕蟹時,為使蟹體不受損傷,必須根據其習性進行科學地操作。
一、捕捉方法
1.徒手捕捉法
利用成蟹秋季生殖洄游的習性,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河蟹會大量上岸活動,尋找洄游通道,這時可用手直接捕捉。捕捉時,用食指和大拇指緊扣河蟹背殼兩側,使其雙螯無法施展,既安全,又不傷蟹體。手上帶上手套,效果更好。
2.工具捕捉法
大水面養蟹,在每年9月~10月,可用地籠、河套、蟹籠等工具捕捉。原理是捕捉工具的進口處有倒須,河蟹能進不能出。捕捉時,應將這些工具安放在河蟹經常活動的地方及洄游通道上,攔截河蟹的活動路線。可以在第一天晚上布設捕捉工具,第二天清晨起捕。在水溫適宜時,由于河蟹還在攝食,可以在上述工具中放入誘餌,引誘河蟹入內,效果更好。
3.干塘捕捉法
為了達到較為徹底的捕蟹目的,采用干塘捕捉最為合適。采取這種方法捕蟹時,首先應將塘水快速排淺。若塘中事先沒留有集蟹槽及集蟹溝的,應在水位排至30厘米~50厘米深時,臨時開挖。開挖時,第一步要將池底浮泥排去,再向出水口一側沿池底中央開挖一寬度約50厘米的集蟹溝,溝深不限,但要向出水口一側逐步傾斜。池塘面積較大,可開挖多條集蟹溝。第二步在出水口處,開挖一集蟹槽,長、寬、深各為1米左右,并與集蟹溝相通。由于水位逐步降低,池蟹就會順水流入蟹溝,最后進入蟹槽,這時,用手抄網捕捉即可。若塘內淤泥過多,河蟹可能會潛入泥中,不要直接下塘摸捉,可用微流水進行刺激。方法是進水口緩慢進水,出水口以相同的速度出水。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加水淹沒淤泥,第二天再將池水抽干,河蟹就會自動出來,再按上述方法捕捉。一次捕捉不完,可再加水反復進行,直到捕捉完畢為止。
4.燈光誘捕法
由于河蟹具有趨光性,捕捉大量河蟹,可以在塘口一角設置電燈,利用燈光誘集,待河蟹夜晚上岸活動,聚集在燈光下,再行捕捉。如在燈下挖上數個小坑,坑中放入鐵桶或網布,河蟹爬向燈光處,而誤入坑內,提起鐵桶或網布,河蟹即可捕捉。
5.掘洞捕捉法
塘中的部分懶蟹,活動能力較弱,對燈光及水流的刺激不太敏感,只有采取掘洞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應用小鏟等工具細心地在洞口旁挖掘,待河蟹顯露出來時,再捕捉。切不可見蟹時用手直接向外硬行拖拽,否則,不但會拽斷附肢,而且還會使洞中的河蟹貼泥更緊,增加捕捉難度。
6.搭巢捕捉法
冬天捕蟹,由于天氣寒冷,水溫較低,河蟹一般會穴居洞中及池底淤泥內,捕捉少量蟹,可采用搭巢捕捉法。采用這種方法,可事先在池底或池邊用磚塊、瓦片等搭建人工蟹巢,河蟹便可自動入巢。這時,在巢中捕蟹就容易多了。也可在蟹洞上放上浸濕的草包或稻草,由于草下溫暖,河蟹會藏身其中。捕捉時,只要快速掀開草包,即可捕捉。
二、幾點說明
1.上述幾種起捕方法因地制宜,綜合使用,便可達到省力、省時、快速、徹底的捕捉目的。
2.徒手、燈光、掘洞、搭巢等捕足方法捕蟹數量一般不多。大量起捕時,應選用工具捕捉及干塘起捕方法,事先要組織好銷售。
3.采用網具捕捉時,最好不用絲網捕蟹,因為絲網會纏繞河蟹附肢,附肢容易折斷使蟹體傷殘。
4.干塘捕捉時,若在冬天,應使池水快速抽干。否則河蟹會由于天冷而掘洞穴居或潛入泥底,給捕捉帶來難度。快速抽干池水的目的是使河蟹來不及打洞或入泥,也不會凍傷蟹體。
5.天冷結冰時,最好不要捕蟹,否則不但難以捕捉,而且還會凍傷河蟹,造成死亡。
6.大水面捕蟹應堅持宜早不宜遲的原則。一般可在每年9月初開始起捕,秋分前后結束。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捕上來的河蟹進行暫養,待價格高時出售,可大大地提高效益。
7.掘洞捕捉會損毀塘埂,一般不常采用。
一、捕捉方法
1.徒手捕捉法
利用成蟹秋季生殖洄游的習性,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河蟹會大量上岸活動,尋找洄游通道,這時可用手直接捕捉。捕捉時,用食指和大拇指緊扣河蟹背殼兩側,使其雙螯無法施展,既安全,又不傷蟹體。手上帶上手套,效果更好。
2.工具捕捉法
大水面養蟹,在每年9月~10月,可用地籠、河套、蟹籠等工具捕捉。原理是捕捉工具的進口處有倒須,河蟹能進不能出。捕捉時,應將這些工具安放在河蟹經常活動的地方及洄游通道上,攔截河蟹的活動路線。可以在第一天晚上布設捕捉工具,第二天清晨起捕。在水溫適宜時,由于河蟹還在攝食,可以在上述工具中放入誘餌,引誘河蟹入內,效果更好。
3.干塘捕捉法
為了達到較為徹底的捕蟹目的,采用干塘捕捉最為合適。采取這種方法捕蟹時,首先應將塘水快速排淺。若塘中事先沒留有集蟹槽及集蟹溝的,應在水位排至30厘米~50厘米深時,臨時開挖。開挖時,第一步要將池底浮泥排去,再向出水口一側沿池底中央開挖一寬度約50厘米的集蟹溝,溝深不限,但要向出水口一側逐步傾斜。池塘面積較大,可開挖多條集蟹溝。第二步在出水口處,開挖一集蟹槽,長、寬、深各為1米左右,并與集蟹溝相通。由于水位逐步降低,池蟹就會順水流入蟹溝,最后進入蟹槽,這時,用手抄網捕捉即可。若塘內淤泥過多,河蟹可能會潛入泥中,不要直接下塘摸捉,可用微流水進行刺激。方法是進水口緩慢進水,出水口以相同的速度出水。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加水淹沒淤泥,第二天再將池水抽干,河蟹就會自動出來,再按上述方法捕捉。一次捕捉不完,可再加水反復進行,直到捕捉完畢為止。
4.燈光誘捕法
由于河蟹具有趨光性,捕捉大量河蟹,可以在塘口一角設置電燈,利用燈光誘集,待河蟹夜晚上岸活動,聚集在燈光下,再行捕捉。如在燈下挖上數個小坑,坑中放入鐵桶或網布,河蟹爬向燈光處,而誤入坑內,提起鐵桶或網布,河蟹即可捕捉。
5.掘洞捕捉法
塘中的部分懶蟹,活動能力較弱,對燈光及水流的刺激不太敏感,只有采取掘洞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應用小鏟等工具細心地在洞口旁挖掘,待河蟹顯露出來時,再捕捉。切不可見蟹時用手直接向外硬行拖拽,否則,不但會拽斷附肢,而且還會使洞中的河蟹貼泥更緊,增加捕捉難度。
6.搭巢捕捉法
冬天捕蟹,由于天氣寒冷,水溫較低,河蟹一般會穴居洞中及池底淤泥內,捕捉少量蟹,可采用搭巢捕捉法。采用這種方法,可事先在池底或池邊用磚塊、瓦片等搭建人工蟹巢,河蟹便可自動入巢。這時,在巢中捕蟹就容易多了。也可在蟹洞上放上浸濕的草包或稻草,由于草下溫暖,河蟹會藏身其中。捕捉時,只要快速掀開草包,即可捕捉。
二、幾點說明
1.上述幾種起捕方法因地制宜,綜合使用,便可達到省力、省時、快速、徹底的捕捉目的。
2.徒手、燈光、掘洞、搭巢等捕足方法捕蟹數量一般不多。大量起捕時,應選用工具捕捉及干塘起捕方法,事先要組織好銷售。
3.采用網具捕捉時,最好不用絲網捕蟹,因為絲網會纏繞河蟹附肢,附肢容易折斷使蟹體傷殘。
4.干塘捕捉時,若在冬天,應使池水快速抽干。否則河蟹會由于天冷而掘洞穴居或潛入泥底,給捕捉帶來難度。快速抽干池水的目的是使河蟹來不及打洞或入泥,也不會凍傷蟹體。
5.天冷結冰時,最好不要捕蟹,否則不但難以捕捉,而且還會凍傷河蟹,造成死亡。
6.大水面捕蟹應堅持宜早不宜遲的原則。一般可在每年9月初開始起捕,秋分前后結束。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捕上來的河蟹進行暫養,待價格高時出售,可大大地提高效益。
7.掘洞捕捉會損毀塘埂,一般不常采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