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棗的加工
http://www.dcyhziu.cn 2007/6/9 源自:中華職工學(xué)習(xí)網(wǎng) 【字體:
】

甘薯棗具有營養(yǎng)豐富、軟甜似飴、表面有霜晶的特點,別具風(fēng)味,暢銷國內(nèi)外。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充分發(fā)揮甘薯主產(chǎn)區(qū)的優(yōu)勢,大搞甘薯棗加工,成為山區(qū)人民致富的新門路。加工技術(shù)要點如下:
一、工藝流程:選料→糖化→上籠蒸薯→去皮攤晾→切塊曝曬→入模整形→分級包裝。
二、制作要點
1、選料:一般選用紅心或黃心、含糖量高、淀粉少、水分含量較高的夏栽甘薯品種作原料,要無蟲害、無病斑。
2、原料糖化:將選好的甘薯放入地窖貯藏半個月左右,待甘薯淀粉糖化。
3、上籠蒸薯:把糖化后的薯塊去頭去尾,用水洗干凈,放入蒸籠里蒸熟。注意要蒸至薯塊熟而不爛,內(nèi)無硬心時即停火出爐。
4、去皮攤晾:先將蒸熟的薯塊攤在干凈的席上晾冷,然后輕輕剝?nèi)ナ砥ぃ⒁獠灰獡p傷薯肉或碰爛薯塊。去皮后繼續(xù)攤晾,直至晾透。
5、切塊曝曬:用刀或切塊機把薯塊切成5-6厘米長,2-3厘米厚的長方形塊,也可用擠壓器(用木框、銅絲編成的,銅絲間距根據(jù)要求調(diào)整,一般寬在0.5-1厘米)將甘薯切成0.5-1厘米厚的長片。然后將薯塊放在陽光下曝曬,也可用烘房烘烤。注意經(jīng)常輕輕翻動,使其干度均勻一致,直到含水量下降到35%為止。
6、入模整形:把曬或烘好的干薯塊放入木制整形器上,用力擠壓成橢圓棗形,再進行曝曬或烘烤,當(dāng)含水量降到20%時,噴適量濃度為0.9%的山梨酸鉀防腐劑,晾干后即成甘薯棗。
7、分級包裝:將烘曬好的甘薯棗分級,把有硬白心、病斑的瓜片及邊角挑出,將形狀、大小基本一致,皮紅內(nèi)黃,外干里柔,色澤光亮,半透明,略有彈性的甘薯棗作為一級棗,進行裝袋,封口,包裝銷售。
一、工藝流程:選料→糖化→上籠蒸薯→去皮攤晾→切塊曝曬→入模整形→分級包裝。
二、制作要點
1、選料:一般選用紅心或黃心、含糖量高、淀粉少、水分含量較高的夏栽甘薯品種作原料,要無蟲害、無病斑。
2、原料糖化:將選好的甘薯放入地窖貯藏半個月左右,待甘薯淀粉糖化。
3、上籠蒸薯:把糖化后的薯塊去頭去尾,用水洗干凈,放入蒸籠里蒸熟。注意要蒸至薯塊熟而不爛,內(nèi)無硬心時即停火出爐。
4、去皮攤晾:先將蒸熟的薯塊攤在干凈的席上晾冷,然后輕輕剝?nèi)ナ砥ぃ⒁獠灰獡p傷薯肉或碰爛薯塊。去皮后繼續(xù)攤晾,直至晾透。
5、切塊曝曬:用刀或切塊機把薯塊切成5-6厘米長,2-3厘米厚的長方形塊,也可用擠壓器(用木框、銅絲編成的,銅絲間距根據(jù)要求調(diào)整,一般寬在0.5-1厘米)將甘薯切成0.5-1厘米厚的長片。然后將薯塊放在陽光下曝曬,也可用烘房烘烤。注意經(jīng)常輕輕翻動,使其干度均勻一致,直到含水量下降到35%為止。
6、入模整形:把曬或烘好的干薯塊放入木制整形器上,用力擠壓成橢圓棗形,再進行曝曬或烘烤,當(dāng)含水量降到20%時,噴適量濃度為0.9%的山梨酸鉀防腐劑,晾干后即成甘薯棗。
7、分級包裝:將烘曬好的甘薯棗分級,把有硬白心、病斑的瓜片及邊角挑出,將形狀、大小基本一致,皮紅內(nèi)黃,外干里柔,色澤光亮,半透明,略有彈性的甘薯棗作為一級棗,進行裝袋,封口,包裝銷售。
上一篇文章: 扁茶的炒制技術(shù)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