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檢驗人員與臨床醫護人員溝通的必要性

[摘要] 目的:探討檢驗人員與臨床醫護人員溝通的必要性及具體措施。方法:通過分析檢驗科由于缺少臨床溝通帶來的問題,逐一提出解決方法。結果:通過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采用多種辦法,增加與臨床醫護人員的交流與溝通,使由于缺乏溝通造成的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結論: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作為檢驗工作人員,應該主動與臨床醫護人員多交流溝通,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把由于缺乏溝通造成的誤解及醫療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關鍵詞] 溝通;檢驗質量;必要性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檢驗科的地位也日趨重要,檢驗科的工作越來越被臨床重視,很多疾病的確診都依賴于檢驗結果。檢驗科承擔著繁瑣而又重要的工作任務,可靠的檢驗結果是每一個檢驗人員所追求的共同目標。尤其是近年來,先進的實驗技術和儀器在國內逐步普及,不僅提高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精確性,還為臨床提供了數以千計的檢驗項目,如何將這些項目的方法原理、臨床意義介紹給醫護人員,使之在診療過程中能合理的選擇實驗,正確的分析實驗結果也已成為檢驗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檢驗人員與臨床醫護人員溝通不足,常常導致一些不該發生的錯誤發生。本人結合我院實際工作,談談我院檢驗工作者與臨床醫護人員溝通的方法與經驗。
1 由于溝通不足易導致的不良后果
1.1 檢驗標本收取不合格 隨著檢驗醫學的快速發展和檢驗方法的不斷改進,現代檢驗醫學對檢測標本的留取與收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本采集是直接關系檢驗結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標本采集不合格,即使最好的儀器設備也難以彌補在采集標本時引入的誤差和錯誤。但是,由于臨床其他醫護人員不懂得一些采集標本的常識,常導致標本留取失敗或者檢驗結果不符等等。除了合格的標本,準確的操作外,臨床用藥等治療措施也會影響檢驗結果。因此,檢驗人員要與臨床醫生定期交流、交換意見,可將他們的建議和涉及本專業的問題共同進行深入闡述,提出自己的看法,供臨床參考。這對我們以往檢驗只對標本負責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1.2 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開展不順利 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檢驗方法也在不斷的提高,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也在不停的應用于臨床。我院宣傳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的辦法主要是在醫院的宣傳攔上粘貼海報,但效果并不理想,臨床醫生和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不知道我科開展了哪些新技術和新項目或者對所開展的新項目不是很熟悉,不知道新項目的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等等。
1.3 給疾病的診療帶來的安全隱患 檢驗設備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檢驗結果的標準化報告問題和參考值的調整等等問題還不被臨床醫生所接受,有的醫生和患者看不懂檢驗結果的英文代碼,對新的參考值還不熟悉,對檢驗結果有時與病情不符心理存有疑問,這些都可能成為引發醫療糾紛的原因。
2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科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動員全體工作人員,深入到臨床,走進醫生,走進患者,聽取多方意見,采取一系列的有利的措施,問題得到逐步解決
2.1 編印《檢驗標本采集指南》 該小冊子全面系統的介紹了檢驗標本的采集及運輸的各種要求及注意事項。通過對血液、尿液、糞便等標本采集的規范要求和存儲條件等都有詳細的介紹,是一本很適用于臨床日常工作的參考書。檢驗科的工作人員是人手一冊,組織集體學習。我們還與護理部聯系,讓全院的護理人員共同來學習。通過這一舉措,我科由于標本采集送檢錯誤引起的問題大幅下降,這樣做不僅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而且保證了檢驗質量。
2.2 推廣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 首先繼續沿用原有的宣傳辦法,在醫院宣傳欄內粘貼海報。我們又組織專業人員編寫檢驗醫學通訊,定期印制。這個內部期刊的主要內容就是及時的介紹我科新近開展的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并詳細的介紹其檢測原理,檢測方法和臨床意義等等。這些宣傳資料由我科的工作人員及時的發放到臨床醫生和來門診就診的患者手中。讓他們及時詳細的了解我科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的情況。為了把宣傳工作做到位,我科建立了臨床聯系制度,要求每人每月作一次臨床聯系,聯系的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宣傳我科的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二是聯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需要與醫生聯系協商溝通解決的事情;三是征求醫生對我科工作意見和要求。臨床聯系定期檢查,并且于日常考核掛鉤。建立了健全的制度,還應有嚴格的考核機制,才能有效地發揮制度的作用,才能把宣傳工作做到實處。由于我們與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溝通,征求了醫生的建議,1 a來先后開展3項新技術:白細胞過濾技術;網織紅細胞定量和門診快檢;11項新的檢驗項目:BNP、BV、微量元素、肌紅蛋白、A群輪狀病毒、乙肝三系的定量檢測等等。在宣傳乙肝定量檢測的時候,我們醫院的醫生很多不理解,認為不需要而且價格偏高,我們工作人員在作臨床宣傳時就講到了乙肝的低滴渡感染的問題和乙肝抗體監測的問題,傳統的ELSAFA法對這兩種情況的檢查并不很理想存在著檢測灰區,而定量檢測就有很好的效果,通過我們的宣傳讓醫生有針對性的選擇。在開展新項目的時候還邀請廠家和業內專家來院講座,對新開展的項目的實驗目的,標本要求,臨床意義等進行講述。
2.3 規范報告單的報告格式,建立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 為了能讓臨床醫生和患者都能看懂化驗結果,我科運用計算機處理報告單,采用標準化報告方式,采用中英文對照,并附有正常參考值。我們對一些特別異常的結果都粘貼溫馨提示,以達到提醒臨床醫生和患者的目的。我科還根據衛生部相關資料,制定了我科的危急值報告制度,日常工作中,無論平診、急診,只要出現危急值,立即電話向臨床醫生報告結果,為臨床及時提出診斷信息。
2.4 配合臨床科研教學,提供檢驗咨詢服務 越來越多的患者想知道自己查了哪些項目、為什么查、結果怎么樣,單靠我們檢驗人員和臨床醫生單方面的解釋是不行的,需要我們和臨床醫生一起相互溝通和交流,更客觀更個性化的介紹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和治療計劃。檢驗人員應主動的向臨床醫生介紹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特別是新項目的解釋。對臨床醫生提出的任何疑問我們都及時解決,并給予回復。我科還積極參與其他臨床科室的科研課題,主動為他們服務,這樣做可以加深醫檢的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從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的轉變,使檢驗科的工作定位和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基礎醫學的發展與臨床醫學的密切結合,要求實驗室的工作更加密切結合臨床,不斷地與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信息溝通,把有限的檢驗數據變為高效的診斷信息。作為檢驗人員應該主動的與臨床進行溝通,向臨床醫生介紹新技術、新業務和新項目。對醫生提出開展新檢查項目的要求要及時反饋到科室,檢驗人員同時應加強自身的業務技能,注重臨床知識的培訓,讓每一個臨床醫生都能熟悉我科的檢驗項目,合理的選擇實驗項目,正確地分析檢驗結果,把由于缺乏溝通造成的誤解和醫療安全隱患降到最低,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顧可梁.加強醫學檢驗與臨床的溝通[J].臨床檢驗雜志,2003,21(4):246.
[2] 張美和.應重視檢驗與臨床的交流[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4,27(12):880.
(襄樊市中心醫院,湖北 襄樊 44102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