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機關離退休干部失眠情況調查

【摘要】 目的 通過調查找出離退休干部失眠者的年齡及職務級別分布狀況,進而探討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方法 對359名離退休干部進行問卷與當面直接詢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結果 失眠罹患率占受調查人數的60.72%。結論 離退休干部發生失眠的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提高睡眠質量,不能單純依賴藥物,應盡量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 離退休干部;失眠
Investigation of insomnia for some ministry retired cadres
【Abstract】 Objective The distribution that age groups and positions level of retired cadres suffer from insomnia were found out by a survey and in order to excogitate the better therapy to aim at insomnia.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quires were carried on face to face among 359 retired cadres directly.Results The morbidity rate was 60.72% in 359 retired cadres all.Conclusion There are certain special causations in the retired cadres suffering from insomnia. To raise the sleep quality,the measure that to aim at insomnia should be taken as far as possible and can’t be depend on medicine only.
【Key words】 retired cadres;insomnia
失眠是困擾許多人的最常見的睡眠問題,也是發病最高的睡眠障礙[1],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失眠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2]。失眠更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臨床癥狀,其產生原因十分復雜,其中既與增齡因素有關,也與機體內、外環境變化和軀體或精神疾病有關[3]。本文通過對水利部機關離退休干部失眠情況的調查,找出這個群體失眠的原因,以期達到對因治療的目的。
1 對象與方法
對部機關386名離退休干部中的359人進行問卷與當面直接詢問相結合的方法調查。調查問卷根據2006年5月頒布的《中國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草案)[4]設計。
2 失眠的診斷標準
按臨床常見的失眠形式有:(1)睡眠潛伏期延長:入睡時間超過30min;(2)睡眠維持障礙:夜間覺醒次數≥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4)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于6h;(5)日間殘留效應(diurnal residual effects):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3 結果
見表1。表1 水利部機關359名離退休干部失眠情況調查統計表在單位的386名離退休干部中,接受調查的359人,其中有218人存在著形式不同、程度各異的失眠狀況,罹患率占受調查人數的60.72%,占全部老干部的56.47%,罹患率高于曾報告的國內為48%[1],美國為42.5%的比例[3]。
從表中老干部原職務層面來看,司局級的罹患率最高,為69.80%;其次為處級,達62.03%;部級占55.56%;科級最低,為25.58%。從年齡組看,90歲~年齡組罹患率最高,達100.00%;70歲~年齡組次之,為76.67%;60歲~年齡組為56.95%;80歲~年齡組最低,為43.53%。
在218例失眠患者中,失眠原因順位自高至低依次為:社會心理因素(從重要領導崗位離退后產生失落感且長期遺留;不能在較短時間內順利度過角色轉換關;對離退后工資、待遇的改變不適應;思想沒能與時俱進,對現行社會各項改革理解不夠;對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強烈不滿等)27%,疾病因素(同時患多種疾病;病程長、病情復雜;對疾病的恐懼感等)25%,家庭因素(空巢;喪偶或喪子女;遺產繼承;再婚糾紛;子女未盡孝道等)21%,環境因素(居住在鬧市、車站、歌舞廳、馬路附近;居民樓上下左右鄰居噪音干擾等)17%,其他因素(藥物影響;白天睡眠過量;季節、氣候等)10%。
4 討論
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5],老年人尤其如此。造成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很多,但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特點。部機關離退休干部屬于老齡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與一般老年人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他們在離退休前大都是各單位的主要領導,權責兼備。在離退休后,他們除了遇到與一般離退休人員相同的問題外,還要面對現實社會中在職與退休、有權與無權之間產生的反差,如何順利度過角色轉換這一關,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對這一特殊群體所產生的失眠,首要的工作是加強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使他們改變錯誤的認識和加強睡眠衛生教育[6],從而解決觀念問題。只有觀念更新,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保持良好心態,才能健康長壽。同時也是認真落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積極老齡化(active aging)的有力措施之一[7]。
【參考文獻】
1 葉瑞繁.失眠的評估.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2):207-208.
2 郭宏田譯.老年失眠的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美國醫學會雜志(中文版),2000,13(1):25.
3 趙忠新,葉晨靜.老年人的失眠及其治療.老年醫學與保健,2004,10(4):200-202.
4 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專家組.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中國神經科雜志,2006,39(2):141-143.
5 葉光華.老年睡眠障礙的現代診治及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8):2018-2019.
6 潘集陽.睡眠障礙臨床診療.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30-31.
7 陳香美,謝院生.第7屆亞洲/大洋洲地區老年學學術會議簡介.中國老年學雜志,2004,24(3):271-27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