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化、網絡化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發展科技中介組織方略談

●胡錦濤:“要建設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引導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2006年1月9日)
●溫家寶:“健全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為各類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社會化、市場化服務。”
(《認真實施科技發展規劃綱要,開創我國科技發展的新局面》,2006年1月9日)
●徐冠華:要大力發展中介服務機構。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重大的基礎建設。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強調它的作用?計劃經濟條件下,科技成果的轉化機制是政府安排項目、科研機構研發、再由政府組織轉化,因此,中介機構長期是空白。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信息服務機構、企業孵化器、知識產權機構、資產評估機構、投融資機構、共性技術服務機構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將千千萬萬企業和眾多大學、研發機構聯系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中介機構橋梁和紐帶作用,將極大地促使經濟和科技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的科技中介機構迅速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科技中介服務行業規模小、功能單一、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從法制建設到機構建設等還非常不足,還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關于自主創新的幾個重要問題》,2006年7月6日)
●“大力發展為企業服務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10年)
●盧展工:“抓好一批科技重點工程,加快技術研發協作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形成廣泛的創新合作與共享機制。”
(《在全省科技大會上的講話》,2006年9月20日)
●“我省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不斷發展,全省已有各具特色的生產力促進中心81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8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個,各類技術貿易機構1300多家。”
“要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其中包括組織網絡化、手段現代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圍繞我省主導產業和優勢傳統產業,整合技術資源,培育和發展具有資質和品牌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術市場和評估等科技服務機構,加快企業技術中心、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積極發展民營科技中介服務機構。”
“引導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提高知識傳播和技術擴散能力,更好地服務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福建省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10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