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線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設計與實現
http://www.dcyhziu.cn 2007/6/5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其交互性好、表現力強、信息量大、視覺聽覺效果突出等特點,逐漸成為現代教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峨娮泳路》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宗旨在于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枯燥、缺乏直觀性的弊端,力求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效果。
《電子線路》是一門概念多、頭緒多、復雜難學的課程,不僅涉及許多管子內部導電特性的物理分析,而且還有對放大器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交流特性、頻率特性等的分析以及工程計算方法等。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總體思路是:充分挖掘多媒體開發軟件Authorware的功能,在不借助其他軟件的情況下,將管子內部的微觀導電過程、放大電路的理論分析盡量用動畫展現,使難懂、難講的內容形象化并易于理解。 2制作步驟
2.1教學設計
制作電腦課件的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在制作課件時,應首先寫出授課教案,其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流程設計、問題和習題,并根據課程講授的要求確定課件演示的表現手法。
2.2腳本的設計
根據教學教案和表現手法,設計的課件腳本主要有課件簡介、前言、課堂主題內容、總結、習題和退出6大模塊。各模塊內部包含電腦板書顯示方式的過渡效果、畫面背景圖案、動畫演示、重點突出、細節描繪等,并使各模塊之間可相互連接和跳轉。
2.3課件制作工具的選擇
目前,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多種多樣,經比較,選擇了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 re 6.5。 Authorware是一個規模較大、功能豐富、高效的多媒體創作工具,利用其函數變量能完成一些復雜的控制功能,很容易實現人機交互的過程控制,作品結構也比較清晰。Authorware的簡單易學、易上手、效率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選擇Wi ndows自帶的繪圖工具和Photoshop軟件來制作電路圖,使電路分析的各個環節能更明確的體現,使同學們在課堂獲得更多的理性認識。
2.4課件的運行、修改和打包發布
當課件的制作告一段落時,就要檢驗課件設計的效果,可一邊運行課件看其效果,一邊進行針對性修改。為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在教學課堂多次讓學生觀看,找出存在的問題,設計出更加直觀的教學效果。在課件打包發布時,若發布的課件脫離Authorware平臺的運行環境,就無法單獨運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重組發布設置,生成可以單獨運行的exe文件,使課件成功發布。 3課件的結構特點,實際制作過程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3.1結構特點
本課件主要的流程結構如圖1所示。首先是初始化窗口,接著是課件題頭、封面顯示和歡迎界面顯示,之后是主要內容講解固定偏置電路
如圖2所示。介紹使用說明、課堂內容、最后退出。使用交互按鈕和熱區響應方式實現各模塊之間的鏈接跳轉,以便更好地提供人機交互的環境。顯示窗口背景統一設置為黑色。
3.2實際制作過程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3.2.1文字輸入和電路圖的繪制
(1)單純的文本輸入
單純的文本輸入是CAI課件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為CAI課件在課堂上的應用,可完全代替講授者在講臺上的板書,文本內容也是課件的主體部分。Authorware提供了文本輸入工具,可以在窗口中隨意輸入文字,字體風格與Windows的字庫相關聯,進而可 按制作者的需求設置。為了方便,將字體制成統一風格在課件中應用,這樣不僅節 省了很多時間,而且體現了課件整體效果(風格:楷體,大。20號,顏色:亮白色)。課件中許多符號的下腳標設置為正常輸入下腳標字體,一切都調整好后,選定下腳標字體,在【文本】菜單中將字體改為小號字即可。其效果如圖3的電路圖中所示。
(2)電路圖的繪制
在電子線路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對電路圖結構、電路內部導電特性的分析,也離不開電路圖的變化。因而在CAI課件制作中,繪制具體、形象的電路圖非常必要。電路圖中的 直線可以用直線繪圖工具繪出,結點可以用畫圓工具畫出,電阻可以用方框繪圖工具繪出,二極管、三極管、穩壓管和熱敏電阻等可以用以上幾種工具結合繪出來。電路圖最終制作效果如圖3所示。在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分析的電路中,近似正余弦線的波形圖,在Authorware利用繪圖工具無法直接繪出,可借助Windows自帶的繪圖工具來繪制,先繪制一半,再經過復制、旋轉、拼接、放縮等,繪出如圖4的曲線。
保存后,導入到所需頁面中,將圖片設置為透明,再調整大小即可。其他曲線可以利用不規則線條繪制工具來繪制,例如:伏安特性曲線的繪制(圖略)。
3.2.2各圖標間的組合運用,即重、難點的解決
(1)顯示圖標和等待圖標的組合運用
顯示圖標(display icon)接受用戶輸入的文字,讓用戶繪制圖形在展示窗口顯示圖形、文本等。
等待圖標 (wait icon) 暫停程序的運行,等待用戶響應。
文本和電路圖的顯示方式是人機交互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文本的表達內容在CAI課件中是固定有限的,不清楚的地方尚需講授者隨時講解。下一顯示內容,要等待講解者講完后再顯示,這就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來等待講授者響應。圖文顯示時過渡效果的設置非常必要,不同的過渡設置(如開門方式:推出、淡化、百葉窗等)可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例如在靜態分析時電路的虛斷,講到此處時單擊鼠標,則顯示虛斷位置,顯示虛斷后的電流流向,很生動地表現出了電路內部的電流特征,動態的顯示可以讓同學們對內容有全新的記憶和全面的了解。
(2)交互圖標、導航圖標、框架圖標和群組圖標的混合應用
交互圖標 (interaction icon) 向用戶顯示多種選擇或問題,等待用戶有所選擇或回應。
導航圖標 (navigate icon) 建立跳轉到某一指定頁的鏈接。
群組圖標(map icon)把流程線上的圖標合成一組,使程序結構清晰。
這幾組圖標在混合使用時,交互圖標實現了各頁面間的跳轉。章節化、條理化設計很容易實現,其中群組使程序結構簡潔、清淅、明朗。在人機交互過程中,點擊在導航圖標中設置的【上一頁】、【下一頁】和【返回】按鈕或在空白處單擊鼠標,就可以將整個課件內 容系統地顯示,講授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和使用。
(3)擦除圖標的運用
擦除圖標 (erase icon) 清除屏幕上的文字圖形。
顯示并講解過的內容,要在下一內容顯示之前擦除。根據課堂需要,設置不同的擦除方式,用以活躍課堂氣氛,增添課件的活力。擦除圖標和顯示圖標合用,可實現動畫效果。其擦除效果多用于關門方式。
(4)計算圖標的運用
計算圖標 (calculation icon) 用來編寫程序代碼,進行變量賦值,函數調用等。
在整個課件中,有4處應用了計算圖標,初始化窗口、返回、循環和退出,作用分別是固定演示窗口、跳轉到主頁面、固定循環次數和退出課件,如圖5所示。
(5)運動圖標的運用
運動圖標(motion icon)由用戶設定運動方式,制作簡單的二維動畫。
簡單動畫效果的展顯,讓同學們更好地學習,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例如,在穩定靜態工作點的過程這一節,利用小球沿曲線的運動,形象地表述三極管輸出特性曲線,及溫度變化對三極管的影響。如圖6所示。
(6)系統函數的調用
Authorware 6.5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系統函數,在此課件中用到的有:頁碼顯示格式為:{PageCount@"framework name"}-{CurrentPageNum@" framework name "},其顯示效果:12-1,即總頁數為12頁,當前頁為第1頁。在課件的按鈕制作過程中,也調用了該系統函數,作為按鈕的激活條件:CurrentPageNum>1和CurrentPageNum<>PageCount;解釋為:當前頁大于1時,按鈕【上一頁】激活為可用;當前頁不為最后一頁時,按鈕【下一頁】激活為可用狀態。Goto()函數的調用,可以實現各頁面之間的跳轉,以便更好地設置人機交互的控制點。
(7)其他細節的體現
(8)重點、難點的突出
用醒目的字體風格(顏色,大小等)設置重點難點字句,使之更易成為焦點。為豐富課件的內容,可將課件中出現的按鈕都重新制作:首先在Word 2000中用藝術字寫出用到的按鈕名稱(上一頁、下一頁和返回),再分別復制到Windows繪畫的畫板上,經調整大小,角度和背景顏色后,逐一保存,一個按鈕需要4個小圖片,圖片的大小為自己所設的藝術字大小為宜;最后在Authorware 6.5中選擇要修改的按鈕,分別將不同的圖片導入到“未按放”,“按下時”,“在上面”和“不允許”4個狀態中。除此之外,還可以將一些聲音導入按鈕中,比如在“按下時”或“在上面”時有聲音,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注意力。背景圖片的設置,是利用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功能將背景圖片淡化后,再導入到課件中,這樣既能渲染氣氛,又不爭搶焦點,如圖7所示。
課件中立體效果字的設置可以先將該字復制粘貼,將下一層的字體顏色設為背景投影色(灰色),再將上一層的字置于該層之上,位置稍有不同即可顯示出立體效果。如圖7所示。課件中,為同學們的課堂休息添增了內容,即課堂休息。時間可以自由控制,有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有賞心悅目的自然人文風景畫幻燈片,使課余時間在欣賞中輕松度過。 4結語
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教師非常形象直觀地講述過去難以描述的課程內容,學生也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
多媒體課件以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為特征的多媒體教育正沖擊著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圖、文、聲、像等各種多媒體信息引入課堂,已成為現代教育的趨勢。
本課件的特點與課堂內容配套,能通過計算機把課堂內容按照課堂聽講的習慣演示出來;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多媒體特性,制作并利用各種多媒體素材演示課堂內容;具備較強的交互性,使師生間能通過課件進行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Authorware自身的功能比較強大,基本上可以完成該課件的全部制作內容,但是在電路圖的繪制過程中,比較麻煩,如果能借助EDA技術軟件Protel2003繪制電路圖,不僅可以改善課件的可觀性,而且可以更形象地分析電路各個部分的內部工作特性,從而節省大量的寶貴時間,提高課件制作的效率和效果。參考文獻[1]楊素行.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陳孟建,沈美莉.計算機多媒體CAI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 社,2002
。3]孫印杰,孟昭宏.多媒體CAI課件制作簡明教程[M].北京:清華大 學出版社,2003
。4]許振豐,趙小艷.Authorware 6.5課件制作指南[M].北京:希望 電子出版社,2003現代電子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其交互性好、表現力強、信息量大、視覺聽覺效果突出等特點,逐漸成為現代教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峨娮泳路》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宗旨在于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枯燥、缺乏直觀性的弊端,力求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效果。
《電子線路》是一門概念多、頭緒多、復雜難學的課程,不僅涉及許多管子內部導電特性的物理分析,而且還有對放大器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交流特性、頻率特性等的分析以及工程計算方法等。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總體思路是:充分挖掘多媒體開發軟件Authorware的功能,在不借助其他軟件的情況下,將管子內部的微觀導電過程、放大電路的理論分析盡量用動畫展現,使難懂、難講的內容形象化并易于理解。 2制作步驟
2.1教學設計
制作電腦課件的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在制作課件時,應首先寫出授課教案,其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流程設計、問題和習題,并根據課程講授的要求確定課件演示的表現手法。
2.2腳本的設計
根據教學教案和表現手法,設計的課件腳本主要有課件簡介、前言、課堂主題內容、總結、習題和退出6大模塊。各模塊內部包含電腦板書顯示方式的過渡效果、畫面背景圖案、動畫演示、重點突出、細節描繪等,并使各模塊之間可相互連接和跳轉。
2.3課件制作工具的選擇
目前,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多種多樣,經比較,選擇了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 re 6.5。 Authorware是一個規模較大、功能豐富、高效的多媒體創作工具,利用其函數變量能完成一些復雜的控制功能,很容易實現人機交互的過程控制,作品結構也比較清晰。Authorware的簡單易學、易上手、效率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選擇Wi ndows自帶的繪圖工具和Photoshop軟件來制作電路圖,使電路分析的各個環節能更明確的體現,使同學們在課堂獲得更多的理性認識。
2.4課件的運行、修改和打包發布
當課件的制作告一段落時,就要檢驗課件設計的效果,可一邊運行課件看其效果,一邊進行針對性修改。為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在教學課堂多次讓學生觀看,找出存在的問題,設計出更加直觀的教學效果。在課件打包發布時,若發布的課件脫離Authorware平臺的運行環境,就無法單獨運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重組發布設置,生成可以單獨運行的exe文件,使課件成功發布。 3課件的結構特點,實際制作過程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3.1結構特點
本課件主要的流程結構如圖1所示。首先是初始化窗口,接著是課件題頭、封面顯示和歡迎界面顯示,之后是主要內容講解固定偏置電路
如圖2所示。介紹使用說明、課堂內容、最后退出。使用交互按鈕和熱區響應方式實現各模塊之間的鏈接跳轉,以便更好地提供人機交互的環境。顯示窗口背景統一設置為黑色。
3.2實際制作過程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3.2.1文字輸入和電路圖的繪制
(1)單純的文本輸入
單純的文本輸入是CAI課件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為CAI課件在課堂上的應用,可完全代替講授者在講臺上的板書,文本內容也是課件的主體部分。Authorware提供了文本輸入工具,可以在窗口中隨意輸入文字,字體風格與Windows的字庫相關聯,進而可 按制作者的需求設置。為了方便,將字體制成統一風格在課件中應用,這樣不僅節 省了很多時間,而且體現了課件整體效果(風格:楷體,大。20號,顏色:亮白色)。課件中許多符號的下腳標設置為正常輸入下腳標字體,一切都調整好后,選定下腳標字體,在【文本】菜單中將字體改為小號字即可。其效果如圖3的電路圖中所示。
(2)電路圖的繪制
在電子線路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對電路圖結構、電路內部導電特性的分析,也離不開電路圖的變化。因而在CAI課件制作中,繪制具體、形象的電路圖非常必要。電路圖中的 直線可以用直線繪圖工具繪出,結點可以用畫圓工具畫出,電阻可以用方框繪圖工具繪出,二極管、三極管、穩壓管和熱敏電阻等可以用以上幾種工具結合繪出來。電路圖最終制作效果如圖3所示。在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分析的電路中,近似正余弦線的波形圖,在Authorware利用繪圖工具無法直接繪出,可借助Windows自帶的繪圖工具來繪制,先繪制一半,再經過復制、旋轉、拼接、放縮等,繪出如圖4的曲線。
保存后,導入到所需頁面中,將圖片設置為透明,再調整大小即可。其他曲線可以利用不規則線條繪制工具來繪制,例如:伏安特性曲線的繪制(圖略)。
3.2.2各圖標間的組合運用,即重、難點的解決
(1)顯示圖標和等待圖標的組合運用
顯示圖標(display icon)接受用戶輸入的文字,讓用戶繪制圖形在展示窗口顯示圖形、文本等。
等待圖標 (wait icon) 暫停程序的運行,等待用戶響應。
文本和電路圖的顯示方式是人機交互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文本的表達內容在CAI課件中是固定有限的,不清楚的地方尚需講授者隨時講解。下一顯示內容,要等待講解者講完后再顯示,這就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來等待講授者響應。圖文顯示時過渡效果的設置非常必要,不同的過渡設置(如開門方式:推出、淡化、百葉窗等)可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例如在靜態分析時電路的虛斷,講到此處時單擊鼠標,則顯示虛斷位置,顯示虛斷后的電流流向,很生動地表現出了電路內部的電流特征,動態的顯示可以讓同學們對內容有全新的記憶和全面的了解。
(2)交互圖標、導航圖標、框架圖標和群組圖標的混合應用
交互圖標 (interaction icon) 向用戶顯示多種選擇或問題,等待用戶有所選擇或回應。
導航圖標 (navigate icon) 建立跳轉到某一指定頁的鏈接。
群組圖標(map icon)把流程線上的圖標合成一組,使程序結構清晰。
這幾組圖標在混合使用時,交互圖標實現了各頁面間的跳轉。章節化、條理化設計很容易實現,其中群組使程序結構簡潔、清淅、明朗。在人機交互過程中,點擊在導航圖標中設置的【上一頁】、【下一頁】和【返回】按鈕或在空白處單擊鼠標,就可以將整個課件內 容系統地顯示,講授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和使用。
(3)擦除圖標的運用
擦除圖標 (erase icon) 清除屏幕上的文字圖形。
顯示并講解過的內容,要在下一內容顯示之前擦除。根據課堂需要,設置不同的擦除方式,用以活躍課堂氣氛,增添課件的活力。擦除圖標和顯示圖標合用,可實現動畫效果。其擦除效果多用于關門方式。
(4)計算圖標的運用
計算圖標 (calculation icon) 用來編寫程序代碼,進行變量賦值,函數調用等。
在整個課件中,有4處應用了計算圖標,初始化窗口、返回、循環和退出,作用分別是固定演示窗口、跳轉到主頁面、固定循環次數和退出課件,如圖5所示。
(5)運動圖標的運用
運動圖標(motion icon)由用戶設定運動方式,制作簡單的二維動畫。
簡單動畫效果的展顯,讓同學們更好地學習,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例如,在穩定靜態工作點的過程這一節,利用小球沿曲線的運動,形象地表述三極管輸出特性曲線,及溫度變化對三極管的影響。如圖6所示。
(6)系統函數的調用
Authorware 6.5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系統函數,在此課件中用到的有:頁碼顯示格式為:{PageCount@"framework name"}-{CurrentPageNum@" framework name "},其顯示效果:12-1,即總頁數為12頁,當前頁為第1頁。在課件的按鈕制作過程中,也調用了該系統函數,作為按鈕的激活條件:CurrentPageNum>1和CurrentPageNum<>PageCount;解釋為:當前頁大于1時,按鈕【上一頁】激活為可用;當前頁不為最后一頁時,按鈕【下一頁】激活為可用狀態。Goto()函數的調用,可以實現各頁面之間的跳轉,以便更好地設置人機交互的控制點。
(7)其他細節的體現
(8)重點、難點的突出
用醒目的字體風格(顏色,大小等)設置重點難點字句,使之更易成為焦點。為豐富課件的內容,可將課件中出現的按鈕都重新制作:首先在Word 2000中用藝術字寫出用到的按鈕名稱(上一頁、下一頁和返回),再分別復制到Windows繪畫的畫板上,經調整大小,角度和背景顏色后,逐一保存,一個按鈕需要4個小圖片,圖片的大小為自己所設的藝術字大小為宜;最后在Authorware 6.5中選擇要修改的按鈕,分別將不同的圖片導入到“未按放”,“按下時”,“在上面”和“不允許”4個狀態中。除此之外,還可以將一些聲音導入按鈕中,比如在“按下時”或“在上面”時有聲音,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注意力。背景圖片的設置,是利用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功能將背景圖片淡化后,再導入到課件中,這樣既能渲染氣氛,又不爭搶焦點,如圖7所示。
課件中立體效果字的設置可以先將該字復制粘貼,將下一層的字體顏色設為背景投影色(灰色),再將上一層的字置于該層之上,位置稍有不同即可顯示出立體效果。如圖7所示。課件中,為同學們的課堂休息添增了內容,即課堂休息。時間可以自由控制,有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有賞心悅目的自然人文風景畫幻燈片,使課余時間在欣賞中輕松度過。 4結語
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教師非常形象直觀地講述過去難以描述的課程內容,學生也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
多媒體課件以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為特征的多媒體教育正沖擊著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圖、文、聲、像等各種多媒體信息引入課堂,已成為現代教育的趨勢。
本課件的特點與課堂內容配套,能通過計算機把課堂內容按照課堂聽講的習慣演示出來;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多媒體特性,制作并利用各種多媒體素材演示課堂內容;具備較強的交互性,使師生間能通過課件進行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Authorware自身的功能比較強大,基本上可以完成該課件的全部制作內容,但是在電路圖的繪制過程中,比較麻煩,如果能借助EDA技術軟件Protel2003繪制電路圖,不僅可以改善課件的可觀性,而且可以更形象地分析電路各個部分的內部工作特性,從而節省大量的寶貴時間,提高課件制作的效率和效果。參考文獻[1]楊素行.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陳孟建,沈美莉.計算機多媒體CAI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 社,2002
。3]孫印杰,孟昭宏.多媒體CAI課件制作簡明教程[M].北京:清華大 學出版社,2003
。4]許振豐,趙小艷.Authorware 6.5課件制作指南[M].北京:希望 電子出版社,2003現代電子技術
|
|
|
|